深圳美妆产业(美妆最强大脑汇聚广州)

5年支持各高校运营经费约1500万元;5年内免费提供场地,研究院“拎包入驻”;提供装修补贴用于实验室、人员办公等区域的设计装修;企业承接研究院的研发配方、原料等,可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对于美妆这一区内优势产业,白云区给予了大力扶持。

“中国美妆看广州,广州美妆看白云”,这句美妆行业内广为流传的话所言非虚。截至7月18日,白云全区共有持证生产化妆品企业1259家,数量占广东省的42.07%、全国的23.83%,化妆品商业企业有4200多家。

事实上,作为全国化妆品企业最为集聚的地区,白云化妆品产业曾一度遭遇了发展的瓶颈:80%的核心原料依赖进口,“卡脖子”问题突出;以代加工为主,高端自主品牌不足;研发成本高,中小企业研发能力弱……南都记者近日走访白云美湾国际化妆品研究院集群时了解到,为解决上述问题,白云美湾正通过畅通产学研合作,打破原材料国际垄断,以科技力锻造品牌力等手段,打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深圳美妆产业(美妆最强大脑汇聚广州)(1)

白云美湾国际化妆品研究院集群于近日正式发布。

畅通产学研

攻克化妆品原料“卡脖子”问题

走进白云美湾国际化妆品研究院集群华南理工大学国际化妆品研究中心,各种化妆品原料存放在瓶瓶罐罐中,研究人员根据它们的功效,将其应用于相关的产品;展厅内,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肤质、不同需求的洗护用品、护肤产品一一陈列。

此时的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付时雨正向科研人员了解研发进展。他拿起一瓶防晒小样,在手背轻轻涂抹。与市场上常见的以化学防晒剂为原料的防晒产品不同,这种新兴的防晒霜没有刺鼻的味道,反而有一股来自木本植物的清香。南都记者了解到,该款防晒产品添加了一种叫“木质素”的植物提取物。

“树是最不怕晒的。用树木造纸时,有用的成分是纤维素,没用的一种副产物叫木质素。我们就想,能不能把天然的、安全的木质素应用到防晒护肤品?我们发现,木质素制造的防晒产品完全可以实现很好的防晒效果。”付时雨说。经过多年的研究,如今木质素防晒护肤品已经成功打样,只要该原材料进入国家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就可以正式推向市场。

将木质素应用于防晒护肤品当中,是美妆产业努力实现原料自主的一个缩影。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化妆品的主流原料80%依赖进口,化妆品行业同样存在“缺芯”难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作为消毒凝胶的核心赋形剂卡波姆价格从160元/kg涨价至 700元/kg,仍一货难求。2021年,受到国外疫情的影响,进口原料价格普遍增长了20%~80%,一些基础原材料如甘油,1,3-丁二醇,硅油等,都是300%-500%的涨幅。

作为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数量最多、专业市场发展最早、产业链条最完整的产业集聚区,白云区选择了打造白云美湾国际化妆品研究院集群化妆品,让科研端和产业端无缝连接以突破原料“卡脖子”的困境。

深圳美妆产业(美妆最强大脑汇聚广州)(2)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白云美湾清研国际化妆品研究院的实验室。

据了解,研究院集群首创“研究院集群研发 服务公司技术转化”运营机制,下设研究院、美湾科技、美湾检测三大板块。各研究院聚焦六大方向错位研究,致力解决国内化妆品原材料“卡脖子”问题,提升化妆品配方创新能力。

目前,以江南大学为主体建设旗舰研究院,白云区已与22所院校(研发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南方航天科技转化研究院、浙江大学华南技术工业研究院等10余家国内顶尖院校纷至沓来,已有10家研究院、超过120名工程师入驻。

在以往,产学研联系不畅,是化妆品产业的痛点,“企业不知道院校有什么样的研究成果,院校也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的尴尬局面长期存在。为此,配套成立的广州白云美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则提供科技经纪服务,促使科技成果在白云本土转化。

“从前,我们论文发表了,专利申请了,最后却放在了抽屉。通过白云美湾国际化妆品研究院集群和美湾科技公司,产学研打通了,科研成果可以走向市场,产生效益,这是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心愿。”付时雨如是说。

多层次保障方案提升产业空间

白云美湾铺开千亿级发展蓝图

值得注意的是,在树立科技创新为发展引擎的同时,白云区升级化妆品产业的计划也早已铺开。8月23日,白云美湾大厦项目正式封顶,未来作为白云区千亿级美丽健康产业的重要载体和白云区化妆品产业“北产南贸”空间布局的重要一环,将吸引国内外知名化妆品企业总部落户。

“白云区的化妆品产销链条完整,从生产、销售、原料包材、半成品加工、展贸、设计、研发、检测、包装、物流、培训等一应俱全,是最适合化妆品产业发展的地方。”白云美湾产业发展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林志锋表示。

深圳美妆产业(美妆最强大脑汇聚广州)(3)

白云美湾国际化妆品研究院集群展出的部分自研产品

然而,由于白云区化妆品产业多年来由市场自发形成,产业空间一度成为行业发展的掣肘。“村级工业园的厂房是租来的,企业不敢投资升级生产线,甚至有企业发展壮大就离开白云。”一位业内人士点出了美妆产业的困境所在。

南都记者了解到,为保障化妆品产业发展空间,白云区根据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制定了多层次的保障方案。其中,白云区目前已出让针对化妆品项目出让国有土地20宗,总用地面积836亩,总投资额68亿元。娇兰佳人、芭薇、阿道夫等19家龙头企业已获得单独供地并开工建设、投产。

而对于中小企化妆品企业,白云区则为它们量身定制现代化美妆生产厂房。即将于今年11月达到交付标准的白云美湾五龙岗美丽健康产业园,已签约涵盖产业链生产制造、设备制造、检验检测等类型的入驻意向企业超过10家,全部投产后将成为市内首个百亿级现代化美妆生产园区。

此外,白云区“内功外拳”兼修。在“内功”方面,白云区谋划推动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赋能化妆品企业,正深入对接多家工业互联网供应商,力争形成一套工业互联网“白云美湾”标准。

在对外联系方面,白云区也打出一套“组合拳”。在原料采购上,建立化妆品原材料集采集购平台“众妆联”,协调国际原料供应商实施统一议价,防范采购风险,降低制造成本;在销售渠道上,依托本地电商企业、专业批发市场和直播平台,打造白云美湾国际化妆品展贸中心——白云美湾广场,实现“买全球”“卖全球”;在融资上,通过6支美丽健康专项产业基金、“政企银保投”合作贷款等方式,全年为化妆品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重点引导资本倾向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和众妆联平台等场景应用。

内外兼修,多管齐下,当前白云区化妆品产业正在迅猛发展。2020年,白云区化妆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总销售额实现“双百亿”;到2021年,这两项数据分别较2018年增长了120%、339%。未来,白云美湾的一幅千亿级产业蓝图正徐徐铺开。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卓睿

摄影:南都记者 何玉帅

通讯员:云宣 陈亮嘉 江阳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