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报国歌曲的由来(经典歌曲精忠报国背后的故事)

音乐是人类的灵魂,只有懂得音乐的人才懂得生活。让我忧伤、让我快乐、让我忘我、让我心醉,唯有音乐。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爱生活,爱音乐,逍遥小施主!

《精忠报国》是歌手屠洪刚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陈涛作词,张宏光作曲。出自中国历史人物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典故,歌曲内容反应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戎马一生,精心忠诚,报效祖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歌曲以震撼人心的旋律,悲戚雄壮的气氛,壮丽恢弘的气势,悲愤苍凉的基调,成功地塑造了伟大的爱国英雄岳飞的光辉形象,它是岳飞所处的那个年代的民族情绪和民族矛盾的体现,得益于它把当时人们的心理境况和怀怒未发的气愤表现了出来,成了那个时代的代言之音。

精忠报国歌曲的由来(经典歌曲精忠报国背后的故事)(1)

历史回到1127年,金国大举入侵北宋首都东京汴梁(也就是现在河南开封),宋徽宗、宋钦宗爷俩被俘,北宋灭亡,第九子宋高宗赵构逃到杭州建立南宋,岳飞立下收复河山,直捣黄龙,迎回二圣的大志,无奈奸臣挑唆,君臣不和,大业不成,反因莫须有罪名被害遇难,以后有机会和大家分享靖康之难这段屈辱的历史。

狼烟起,江山北望 ,当时北方战事再起,龙起卷、马长嘶、 剑气如霜 ,大战在即,将士们气势如虹、斗志昂扬,宝剑上都泛起了寒光,心似黄河水茫茫,心情像黄河水一样波荡起伏,难以平静。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岳飞从军20年,纵横驰骋沙场,谁与争锋?这首歌的词其实就是以岳飞的角度写的,恨欲狂 长刀所向,心里知带着亡国的家仇国恨征战沙场,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有多少忠义之士马革裹尸,战死在异乡他国,何惜百死报家国 ,我愿死上千万次以死报效国家,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怎奈外敌来犯,奸臣当道,欲言还休,泪流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皇帝一日间十二道金牌催回京,君命不得不受,只能策马南行,但是心系河山,不愿十年辛苦,毁于一旦,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国土,扼腕叹息!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含着恨依依不舍的踏过长江南下,一路尘土飞扬,却不忘回头看一下曾经的故乡,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我愿守护家园恢复河山,待国家强大,万国来朝!

精忠报国歌曲的由来(经典歌曲精忠报国背后的故事)(2)

整首歌作词配曲大气磅礴,表达了悲愤激昂的爱国情怀,岳飞,他生于南宋最为颓败的时候,国家正遭受着强敌金人的入侵。他义愤填膺,一腔热血杀敌报国,金兵被岳家军打败,大军一路凯旋,无奈皇帝不准,一纸求和的圣旨深深的挡在了他的面前,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收回的领土再一次被金兵占领。岳飞恨啊!他恨金兵的入侵,恨皇帝的屈辱求和,恨以秦桧为首的求和派,可是他只能恨,义愤填膺,却无能为力,他只能无声的叹息,他只是一介臣子,能奈何?

精忠报国歌曲的由来(经典歌曲精忠报国背后的故事)(3)

“直捣黄龙,迎回二圣”,是岳飞北伐的口号,老板宋高宗也点头默许,岳飞曾经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战事危急关头,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二圣是宋高宗的父亲和哥哥,他当时的口号,就是非打不可,准备一定要打到东北去,收复河山,把太上皇、皇兄两个人请回来。他这个口号很对、很慷慨激昂,但二圣迎回来,高宗怎么办?所以秦桧要杀岳飞,不过是替高宗做了他不方便做的事,因为高宗自己的意思,认为岳飞真逗,打尽管打,那是情势所迫,不打不行,但是迎回二圣来,他这个现任皇帝怎么办呢?而这个话,高宗又无法告诉岳飞,因为他有心机、有手段,我们也为岳飞惹祸上身,为他的死哀婉叹息,他在前方当统帅,硬要干涉皇帝的家务事,劝皇帝赶快立定太子,岳飞这些建议是忠,完全是好意,可是超过了他的职权范围,他好好打他的仗,直捣黄龙就好了,迎不迎二圣,是赵家的家务事,不要去干涉了。再次缅怀忠君爱国的英雄、一代战神——岳飞!

精忠报国歌曲的由来(经典歌曲精忠报国背后的故事)(4)

满江红·怒发冲冠

[宋]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