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

原创 千寻麻麻 东西儿童教育 2022-10-17 发表于四川

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1)

大家好,我是千妈。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

“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随着年龄增长慢慢觉得是神作的书?”

最高赞的回答是: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教育部推荐的中小学必读名著,100年前,老舍先生写下了这部最早的北漂奋斗史,时至今日,仍对世人影响巨大。

主人公祥子,从一个努力上进的小伙子,变成游手好闲的社会垃圾。

巨大的命运落差,看似个人悲剧,又是时代的必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精读这部伟大的作品。

读之前,先啰嗦几句,交代下背景。

之所以开始做名著精读,是因为之前上过我“绘本精读课”的孩子长大了。

随着阅读能力增长,加上学校要求,孩子们从绘本过渡到了大部头,便有越来越多家长私信问我,什么时候出大孩子的精读课。

课程开发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想,在这之前,还是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大龄段的精读经验。

到了小学中高年级,精读的重点就不再是技巧,而是深入理解,是站在作者背后看他的写作意图,代入时代背景的思考与感受。

对家长来说,是要多跟孩子交流,把融合你认知的阅读纬度在交流中传递给孩子,提供给他不同的理解角度。

这个前提,当然是家长自身要对作品有所了解。

这就是我写文的初衷,想为大家提供一个简略版的“精读雏形”,至少孩子学到这部作品时,你还可与他做些碰撞和延伸。

除此之外,也是因为这些年我有种感受,我们这代人,年轻时读书多为了考试,高压束缚下囫囵吞枣,难品其味。

反倒是现在,没有现实压迫,读书成了相对纯粹自由的事,才读出更多丰富的况味。

所以,读书不仅仅是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也是自我的愉悦。

多了解些经典作品,不能赚更多钱,但可以让我们把人生过得更辽阔。

#1

舍小我、入尘世, 方能成就大我

读《骆驼祥子》时,我们多半会有这样的感受:

整部作品几乎没有一处掉书袋的地方,连成语都极少使用,遣词造句如同日常聊天般通俗,质朴简单的语言,却句句戳中人心。

这就是老舍的厉害之处,也是他的写作风格:

接地气。

要理解这种写作风格,得先了解一些关于老舍先生的趣事。

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2)

你知道老舍这个名字从何而来吗?

老舍原名并不叫老舍,而是叫舒庆春,因为在立春时出生,意思是庆贺春天的到来。

上学后,老舍自个把名字改成了舒舍予,意思是要舍弃“我”。

老舍是他后来的笔名,这个“老”,也不是我们惯常认知里年长的意思,而是一直、永远的意思。

这是老舍给自己的忠告:要一直、永远忘我。

这种人生态度贯彻了他一生,也体现在他的创作中。

老舍从不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作家,即使出名后,他也仍会在家门口摆出桌椅茶壶,请路过的车夫小贩喝茶聊天。

他称呼自己为写家,把平民百姓的故事写下来而已。

恰恰是这种“舍小我,入尘世”的格局,最终成就了老舍,使他成为人民的艺术家。

这也解释了,为何老舍笔下的人物总是那么真实、鲜活,就像《骆驼祥子》里的祥子,容易引人共鸣。

因为,这些人物原型就是尘世里普普通通的我们。

#2

三起三落, 悲剧的人生是否必然?

除了理解写作风格,把握故事起伏,也是读懂《骆驼祥子》的精髓。

去年中考有道关于《骆驼祥子》的阅读理解题,题目就是:

为什么老舍说祥子的命运是必然?

如果仅仅读完故事,不加思考,很难准确作答。

只有把握住故事起伏,理解祥子的变化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经过了三起三落,这三起三落中有祥子个人的原因,也有时代的因素,才算读懂老舍的话中深意。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祥子是如何经历三起三落,从一个怀揣梦想、努力上进的好青年,变成了一个失去希望、被黑暗吞噬的社会垃圾。

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3)

▲ 电影《骆驼祥子》剧照

主人公祥子,是个壮实憨厚的乡下小伙,乡下没了土地,活不下去,只好到城里来谋生。

他没有别的本领,只能靠力气赚钱,就做了一名洋车夫。

车夫这行跑一天赚一天的钱,很辛苦,但祥子不觉得苦,因为他心里有梦。

祥子的梦想,是攒钱买辆属于自己的车。

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4)

▲ 电影《骆驼祥子》剧照

他从早到晚,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

有了自己的车,他便可以不再受栓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那时候的祥子,就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为了省钱,祥子寄宿在刘四爷的车厂,车厂里管事的就两人,一个是老板刘四爷,一个是刘四爷的女儿虎妞。

刘四爷见祥子勤快,常支他帮自己做杂事,祥子也不计较,为了买车的梦想,他可以忍受老板的压榨。

终于,省吃俭用三年后,祥子买了车。

拉着属于自己的新车,跑起来脚下都带风。

这是祥子人生的第一起。

但好景不长,新车刚买半年,就被军阀给抢走了,祥子自己也被抓了壮丁。

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5)

▲ 电影《骆驼祥子》剧照

这是祥子人生的第一落,这一落,一定要结合着时代背景来看。

祥子的故事发生在二三十年代的北平,当时的中国大地风雨飘摇,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祥子的梦想,也是很多老百姓的梦想。

老百姓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有片赖以生存的田地,有份稳定的工作就可以。

但在时代的洪流中,即便是这样简单朴素的梦想,也不容易实现。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祥子趁士兵们打败仗逃了出来,还机缘巧合拉走了军队用来运输物资的三匹骆驼。

回到北平后,祥子把骆驼卖了三十五块钱。

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6)

▲ 电影《骆驼祥子》剧照

因为这件事,祥子被其它车夫戏称为骆驼,这也是书名的由来。

其实,“骆驼”还有另一层含义,老舍曾说过:

“骆驼因为负重惯了,是走不快的,并且骆驼怕滑,一汪水、一些泥,都可以叫它瘸腿。骆驼的价值全在四条腿上,腿一完,就全完了。

祥子何尝不是如此,自己的价值全在一身力气上,只能靠勤劳努力过活,稍遇意外,便可能失去一切。”

祥子下定决心,一定要再攒出来钱来买车。

为了攒钱,他比以前更拼命了,连碗茶也舍不得喝。

后来祥子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给一位姓曹的大学老师拉包月,曹先生为人和善,全家都对祥子很好。

这段难得的岁月静好,便是祥子人生中的第二起。

可是很快曹先生也遇到了麻烦。

因为不肯给一位学生及格,学生诬陷曹先生在课堂上散布政治言论,政府就派出侦探来抓曹先生一家。

曹家得到消息,连夜出去避难了,但祥子没跑掉。

侦探自然不会放过敲诈祥子的机会,他逼祥子拿出所有积蓄,否则就要把他当逃兵抓走,老实的祥子没办法,只好把自己所有钱都给了侦探。

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7)

▲ 电影《骆驼祥子》剧照

就这样,祥子买车的梦想又一次破灭,这是他人生的第二落。

身无分文的祥子,只好回到刘四爷的车厂,刘四爷的女儿虎妞趁机引诱祥子,假装怀孕逼婚。

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8)

▲ 电影《骆驼祥子》剧照

虎妞告诉祥子,只要娶了自己,就能送祥子一辆车,以后还可以继承刘四爷的车厂,所有车子都是他们的。

刚开始祥子并不想妥协,因为他想凭自己努力吃饭,而不是依靠虎妞。

祥子内心发生变化,是因为一位姓马的车夫。

老马的儿子当兵走了,儿媳妇也跑了,留下一个小孙子与老马相依为命。

祥子遇见老马时正值寒冬,老马刚走进茶馆就晕了过去。

善良的祥子给爷孙俩买了十个热腾腾的羊肉包子,让他们免于饿死。

这晚,从茶馆回去,祥子心里一片荒芜。

他一直以为,只要拥有了自己的车,就可以成家立业,拥有安稳的生活。

却眼睁睁看见,有车的老马,面对命运的捶打,依然毫无还手之力。

祥子明白了,一切反抗和努力都是没有用的。

他放弃抵抗,接受了虎妞。

这时候的祥子,和之前那个一心想靠自己把日子过好的祥子,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9)

▲ 电影《骆驼祥子》剧照

为了和祥子结婚,虎妞跟父亲闹崩,刘四爷卖了车厂,揣着钱远走高飞,虎妞原先想要继承车厂的计划落了空。

余下积蓄,只够给祥子买辆车。

不过,好歹祥子又实现了有车的梦想。

买车后,虎妞也真的怀孕了。

生活依然艰难,但也还过得去,想到不久的将来就有个孩子叫自己爸爸,祥子又有了力气。

这是祥子人生的第三起。

然而,上天的打击并没结束,虎妞因岁数大难产,抢救无效母子双亡。

为了安葬虎妞,祥子只好把车卖了,他再一次失去了梦想。

三起三落,除了这些年受的委屈,便什么都没有了。

这时祥子发现还有一个人默默支持着自己,她就是邻居小福子。

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10)

▲ 电影《骆驼祥子》剧照

小福子虽然干着低贱的活,但勤俭善良要强,就像另一个自己。

正好曹先生也回到北平,他答应祥子,可以继续来家里拉车,并且同意让小福子来家中做工,这样祥子和小福子就能生活在一起了。

然而,就这三起三落后的最后一点希望之光,也终被掐灭。

待祥子带着好消息,鼓起勇气去找小福子,小福子却已不堪生活折磨离世。

祥子来到安葬小福子的坟地,看着十几个坟头,不知道哪一个下面是她。这一刻,祥子彻底绝望了。

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11)

▲ 电影《骆驼祥子》剧照

之后的祥子,变成了什么样呢?

老舍先生有几处精彩的描述:

他的脸不像原先那么红扑扑了,脸色发黄...眼睛很明,可是没什么表情,似乎什么也没看见。

他的神气很像风暴后的树,静静的立在阳光里,一点不敢再动。原先他就不喜欢说话,现在更不爱开口了...除了必须开口,他简直的不大和人家过话。言语是人类彼此交换意见与传达感情的,他没了意见,没了希望,说话干吗呢?经验告诉了他,明天只是今天的继续,明天承继着今天的委屈。

还记得作品最前面,老舍先生对祥子的形容吗?

同样是树,曾经的祥子,是坚壮、充满生气的树。

如今的祥子,是风暴后的树,一棵不敢再动的树。

前后呼应你细品,这况味是不是就出来了?

更精彩还在后面这段直击人心的总结~

祥子心里有句话:

“当初咱倒要强过呢,有一丁点好处没有?”

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12)

▲ 电影《骆驼祥子》剧照

这句话没人能够驳倒,没人能把它解释开。

那么,谁能拦着祥子不往低处去呢?

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着一些公理。

读到这里,你才能充分体会,为何《骆驼祥子》又被称为时代的悲歌,对祥子这个人物的理解,也就深刻了许多!

EASTWEST

大家可能不知道,《骆驼祥子》其实还有一个版本。

1945年它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售,为了迎合当时美国民众的心理,原来的悲剧结局被改成了祥子、小福子幸福生活在一起。

这样的结局似乎更为讨喜,但我仍钟情于原版。

每次有家长问,《骆驼祥子》结局会不会太凄惨不适合孩子读,我都会反问,为什么你觉得孩子不能读悲剧。

我们的文艺作品,从来就不缺大团圆,甚至很多时候,还有没来得及缝合的裂纹,就匆匆圆满。

圆满,有时是对现实的弱化,也是对代价的弱化。

我相信,若是老舍先生在世,也断然不会接受改编的结局。

因为,很多东西不是一个大团圆就能打发的。

最后说说家长朋友们关心的版本问题。

这部作品不建议看删减版,大家可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全本。

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13)

如果担心孩子阅读有障碍,也可以选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的“名著导读版”,这本里对疑难字词和部分北京土话做了注释,方便孩子自主阅读。

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有哪些初看不以为意年纪越大越觉得是神作的书)(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