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大意(东周列国志第二回中的成语)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大师冯梦龙所写,共计108回。该书描写了春秋战国500多年的历史变化,重点表述了作者“总观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历史观和政治观。笔者感于书中有很多经典的成语故事,写的有声有色,脍炙人口,现于书中选一些做一提炼,以飨广大读者及网友,如有兴趣,可以关注,精彩继续。

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大意(东周列国志第二回中的成语)(1)

叔带叹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吾不忍坐见西周有麦秀之歌!”

所谓《麦秀歌》,作于西周初年。箕子是商朝旧臣,他在劝谏纣王没有结果的情况下,离开了朝歌。若干年后,路过原来商朝的都城朝歌,看到城墙宫室毁坏,长满了野生的禾黍。感到非常伤心,写下了千古传唱的《麦秀歌》。

麦秀歌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麦秀:指麦子秀发而未实。

渐(jiān)渐:形容麦芒是形状。

禾黍(shǔ):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油油:形容浓密而饱满润泽的样子。

狡(jiǎo)童:美少年。应暗指国君。

翻译:麦子吐穗,竖起尖尖麦芒;枝叶光润,庄稼茁壮生长。

那个顽劣的浑小子啊,不愿意同我友好交往。

点评:自古以来,产生了很多爱国的仁人志士。如本诗作者箕子,以及后来的屈原,伍子胥等。他们对统治不听劝谏反而加害忠良的痛苦、愤懑心情溢于言表,心头更是别有一种滋味。这种可贵的爱国主义情怀,曾引起历代无数仁人志士的深切共鸣。

干父之蛊[gàn fù zhī gǔ]:意思是指儿子能继承父志,完成父亲未竟之业。干:承担,从事;蛊:事、事业。

孤掌难鸣[gū zhǎng nán míng]:意思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孤立无助,不能成事。

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大意(东周列国志第二回中的成语)(2)

骊山烽火:周幽王为博得美女褒姒一笑,点燃烽火,谎报军情,戏弄诸侯,招来祸患,亡身于骊山。骊山,在陕西省临潼县城东南。烽火:白天烽火台烧狼粪成烟报警,晚上举火报警。后常用烽火代表战争。

点评:幽王烽火戏诸侯,应该说不是偶然发生的事情,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在此之前,幽王将申王后退入冷宫,废太子宜臼为庶人。两班文武皆忿忿不平,太史公阳父叹曰:“三纲已绝,周亡可立待矣!”

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大意(东周列国志第二回中的成语)(3)

风吹草动[fēng chuī cǎo dòng]:意思是风稍一吹,草就摇晃。 比喻微小的变动。

废嫡立庶[fèi dí lì shù]:嫡,即嫡长子(正妻所生的大儿子),庶即庶子(除正妻而外其他姬妾所生的儿子),封建世袭制度的继承原则是通常把自己的爵位、封邑、官职、财产传给自己的嫡长子,若废除嫡子的继承权而传给庶子则叫废嫡立庶。

倾国倾城[qīng guó qīng chéng]: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东汉·班固《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后人延伸出成语“倾国倾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