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县第三中学校长潘文智(苗乡师魂)

这是一个阴冷雾沉的日子,时间定格在2013年7月19日此刻,在台江县方召乡巫梭村这个古朴而历史久远的纯苗族村寨,一位从这里走出去的巫梭人回来了他卸下双肩沉重的包袱,终于回到了故土,回到了这片生养他的土地然而,回到这里的,只是他的灵魂,是儿子双手捧着的骨灰……,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台江县第三中学校长潘文智?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台江县第三中学校长潘文智(苗乡师魂)

台江县第三中学校长潘文智

这是一个阴冷雾沉的日子,时间定格在2013年7月19日。此刻,在台江县方召乡巫梭村这个古朴而历史久远的纯苗族村寨,一位从这里走出去的巫梭人回来了。他卸下双肩沉重的包袱,终于回到了故土,回到了这片生养他的土地。然而,回到这里的,只是他的灵魂,是儿子双手捧着的骨灰……

大地在流泪,因为她失去了为这片土地呕心沥血而生命枯竭的儿子;

群山在呼唤,因为崎岖的山道上再也看不到那位为苗山孩子们忙碌奔走的身影……

县里的领导来了,他们来送别这位名叫姬伟宏的老师最后一程;

方召乡15个小学的老师们都来了,他们来和曾经帮助过、鼓励过自己的老领导作最后的惜别;

台江县其他乡镇的许多老师来了,他们来送别这位名动全县教育界可敬可佩的同行;

姬伟宏生前的许多亲朋来了,他们来和这位心地仁厚、温和真诚的良师做最后的告别;

巫梭村的几乎所有村民都来了,他们来为自己的“才子”送行,为失去一位优秀杰出的同乡而扼腕痛惜……

许多人泪流满面,哀恸不已。他们惋惜,已化作一把骨灰的姬伟宏再也回不来了,而此时,他才满42岁,正是一个人风华灿烂的季节!

大家在心里无数次的呼唤:姬老师,你回来吧,方召的孩子不能没有你!

方召乡的教育工作,姬伟宏就是天,是引领所有老师和学校前行的灯。而现在,天塌了,灯灭了,怎不让人悲鸣!

巫梭村大山脚下的一抔黄土,成了姬老师永恒的归属,也成了方召乡教育界永久的痛……

时间回到三年后的2016年10月25日,这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我们得知姬伟宏老师的事迹后,驱车前往台江采访。

追寻姬伟宏老师的足迹,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在他22年的从教生涯中,他做过的事走过的路太多太多,他把一个人一生该做的事,高强度的浓缩在了22年有限的8000个日夜里。

车抵台江,我们没有按往常惯例先到教育局对接,而是出收费站接到陪同我们前去采访的方召乡中心小学副校长万正洋就直奔目的地。离开县城,汽车就沿着无数个急弯一路攀升。坑洼不平的公路和满天的尘土引领着我们向上翻越着一个个山岭。谁能想到,这就是姬老师生前步行走过无数次的路啊。一路上,万老师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讲起了姬校长生前的一些往事。他说,有一年的冬天,大雪封山,交通中断,已回到县城的姬校长担心还留在方召小学里的老师没有菜吃,就发动回到县城的几个年轻老师往山上送菜。当时的路上,已结满了冰,光滑得像玻璃一样,根本无法行走。大家只能从路的两侧踯躅而行。每人手提两大捆蔬菜,艰难的走了几个小时,硬是把一捆捆新鲜的蔬菜送到了学校。多少年过去了,可那一天的情景都还历历在目。万正洋老师自称是姬伟宏的弟子,他告诉我们,在方召乡,几乎所有的小学校长都是姬老师手把手带出来的。许许多多的普通老师,都得到过姬校长的指导和帮助。

他介绍说,方召,被人们戏称为“台江西藏”,一方面是这里不仅海拔高,而且常年阴寒雾浓,很少见到太阳;另一方面,本来台江就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国家级贫困县,而方召又是台江最贫困的乡镇。全乡经济极度落后,两万多苗民常年过着古朴艰难的生活。姬老师因为业务能力强,有多次机会走出大山调进城里工作,但他最后都放弃了,一直坚守在方召工作,直到拼尽最后一丝气息。

汽车一路颠簸爬行,终于达到达方召。虽然才十几公里路程,却让人感觉偏僻遥远。满目的破败景象,丝毫没有一点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气息和颜色。这就是姬伟宏老师坚守了22年的贫瘠苗山。来到方召中心小学,浇注在大门旁边水泥墩上镌刻着的校训却十分抢眼:“一字一句读好书,一生一世做真人”。据介绍,这个校训是姬伟宏校长生前拟定的,学校一直沿用。这个校训,植根于大地,执着、踏实、沉稳、低调、坚韧,完全不像有些城里学校的校训,深奥难解,高高在上。也许,这就是姬伟宏老师做人做事的风格吧!

为便于我们采访,学校特别安排了几位与姬老师生前同过事的老师一起座谈。走进学校简陋的办公室,两面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奖状。老师们说,这些奖状,大部分是姬校长生前带领大家获得的荣誉,是姬校长留给学校的宝贵财富。

座谈会开始,杨梅老师首先发言。她告诉我们,姬校长作为乡教辅站站长,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他总是在培养年轻老师上不惜花时间。他经常会和我们一起探讨教育教学上的问题,指导我们如何搞好工作。自己今天能在教学上良好自如的发挥,真是离不开姬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她还告诉我们,姬老师家在县城买得有房子,周末的晚饭后,常常会看到姬老师陪着爱人一起散步。这在还比较封闭落后的台江县城,是不多见的。姬老师很爱他的妻子张英,很爱他们的家,作为丈夫,他是有情有义的好男人,但因为工作繁忙,他经常都为没有为家庭为妻子尽到责任而深感歉疚。

方召乡教育工会主席邰秀权说起姬伟宏,就满含深情。他说,自己与姬老师有着多年的共事经历,他是一个务实、低调、温和的好同事,跟他在一起,常常能学到许多东西。姬老师虽然走了三年多,但过去的一切都还历历在目,每每想起就心里沉痛。姬校长是一个工作狂,每天清早六点就会来到学校展开工作,一直要忙到很晚才休息。作为全乡管教育的教辅站站长,十几所小学的一点一滴都装在他的心里。而他本人,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三尺讲台。每天忙完面上的事往往就很晚了,自己数学科的教学事务,大都利用深夜和周末来做。“两基”验收的那段时间,因为方召的民俗、历史、经济等原因,要过关难度极大,他就带着一帮人没日没夜的干,经常加班到半夜三四点钟。因为休息不好,他的头发一把一把的掉,大家劝他好好休息别太累,他总是轻描淡写的说句“没事”就过去了。最后,方召乡的“两基”验收以全县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

方召中心小学总务主任张德彪告诉我们,学校里的每一件小事,他都会亲自巡查,发现问题,他从不批评人,而是陪着你一起做好。他的平和、细致、执着、真诚,经常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位老师。学生们很喜欢上他的课,因为他上课特别注重和谐和互动,很少批评学生。他不仅讲课本知识,也讲做人道理。他上的课如涓涓细流,润人心田。全乡许多老师,都在姬校长的影响下大幅度提高了教育教育水平。他生病的那段时间,老师们见他气色极差,都叫他到县医院好好检查一下,他总说等忙完了这段就去。最后实在撑不下去了,是被县医院的急求车拉走的。没想到,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这成了我们方召小学难以磨灭的伤痛。

万正洋老师还告诉我们一件不太为外人知道的事。姬校长的爱人和孩子住在县城,可他周一到周五基本都住在学校,要到周末才回去,尽管学校离县城只有短短十几公里的路程。妻子为此有些怨气。为了能照顾家庭,2005年他偷偷报考了县城的学校,并获得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乡领导知道这个事后,十分着急,给他打电话,问他:“你走了方召怎么办?”就这一句话,他深知方召离不开自己,方召的孩子更离不开自己,就放弃了。这一留下,就是8年,再没动摇过,直到自己躺在急救车上离开。万老师接着告诉我们,自己以前在李子小学当校长,几乎每个月姬老师都会到学校来看看老师们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如果发现学校的问题,就会坐下来和大家一起商量解决。方召交通不便,他到下面的学校,大都是走路,经常一走就一两个小时。全乡的十几所小学,都留下了姬老师数不清的足迹和辛劳。

方召中心小学校长田腾,年轻帅气,教学能力也十分出众。他也自称是姬伟宏老师的弟子。他告诉我们,姬老师算是方召的“大才子”,1991年从凯里师范毕业时完全有机会留在城里,但他毅然回到故土巫梭村工作。他的选择,除了责任,还有对苗族同胞的使命和担当。那时,巫梭村不通水,不通电,不通公路,白天还好,晚上两眼一抹黑。看到孩子们晚上无法学习,他就自己买来煤油,自制煤油灯晚上给毕业班的孩子们补课。在他的辛勤辅导下,巫梭小学毕业班的数学成绩很快飙升上来,最后居然奇迹般的夺得了全县单科统考第一的佳绩,轰动的全县教育界。如果说,获得一次第一有偶然的因素,那么,接下来的四年,他教的科目都连续取得全县统考第一,就不能不让人口服心服了。这个“五年冠”至今还没有被其他老师打破过。在全县教育最落后的方召乡,能取得如此佳绩,几乎是个奇迹,不由得让全县的同行们对姬老师的专业能力和刻苦精神深深敬佩。2001年他调到方召中心小学任校长后,带领全乡老师硬是把在全县挂末的教学成绩拼到了全县较高水平,并长期保持在全县前列。难怪全县许多人都知道,方召乡有一位上课很厉害的姬老师。不过他们看到的,只是姬老师头上的光环,而我们这些与他朝夕相处的同事,却深知他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努力。田校长动情地说,姬校长的拼命和忘我,浓缩了人生,坚韧和执着,改变了方召,专业和刻苦,引领着教育,他是方召永不凋谢的师魂。田校长回顾起与姬老师相处的那些日子,总是满含真切。他告诉我们,2003年调入方召中心小学后,姬校长就把两个毕业班的数学课硬交给了他。为了让他尽快适应,姬校长就从繁重的“两基”工作中抽出时间给他“开小灶”。几节示范课下来,姬校长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就让他茅塞顿开,今后的工作豁然开朗。他说,自己今天能成为黔东南州数学骨干教师和全省乡村名师,离不开姬老师十年的指导和培养。田校长还告诉我们,在与姬校长相处的十年里,他都十分简朴廉洁,出差费几乎都不报。即使报,每学期也不会超过500元。在他的影响下,现在的学校班子也很少报出差费。在满是功利的当今社会,这不仅是一种精神和奉献,更是一种心胸和境界。他回忆说,十年来,他从未批评和指责过老师,而当我们工作有点小小的成绩时,他总是不吝惜肯定和表扬。不管我们有什么样的想法和建议,他从不反对,总是放手鼓励我们大胆探索,大胆创新。他的这种工作方法和作风,让方召的许多年轻老师都得以迅速成长,成为各校的教育教学骨干。姬伟宏校长,就是我们方召教育的天!

方召中心小学办公室主任万育智说,姬校长值得敬佩和学习的不仅是他的奉献精神,还有他的专业素养。他回顾说,自己以前在别的学校当校长时,每学期开始,姬校长都要求我们必须要上交“学期教研工作计划”,这是他最重视的事情。有的学校教研工作计划,都是姬校长和他们一起商量写出来的。方召的基础教育能取得今天的辉煌,姬校长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精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奉献精神和专业精神,一直引领着方召的教育走向,让方召成为台江乃至黔东大地的农村教育品牌。

结束了方召中心小学的采访,我们找到了方召乡党委书记根。他目前还担任着台江县人大副主任和县工会主席两项职务。说起姬伟宏,这位一米八的大个眼噙泪花。他说,在与姬校长相处的几年时光里,他的为人和做事,都让自己万分钦佩。他心中装着方召两万多苗族农民的孩子,尤其是苗族女童,更是他深深的牵挂。为了让苗族女娃能上学读书,姬老师总是千方百计,使出浑身解数,他的付出太多,事例太多,他感动着周边的人,也感动着我们。在教育工作上,不是我们推着他走,而是他推着我们走。以致在全县一些经费的安排上,我都会不自觉的对方召偏心。在封建闭塞、不支持女娃读书又有早婚习俗的方召乡,女童入学率能从2004年的26.5%猛增到现在的95.6%,这是不可想象的,确切的说,应该是个奇迹。这其中,凝聚了姬老师多少的心血啊!他生病住院期间,我去看他,他还在牵挂着学校的工作和孩子们。没想到,那次见面,竟成永别!姬老师虽英年早逝,却很好地诠释了作为一名教师生命的价值。他托起了一方孩子的未来和希望,更实践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誓言!姬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现在,方召乡已经出现了100多名苗族女大学生,这其中,姬伟宏老师居功至伟!

当这篇文字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已泪眼婆娑,字难成句。内心,是满满的感动和心酸。因为,要不是中组部办公厅派驻台江工作组组长、挂职台江县委副书记的赵凯明同志到方召时偶然看到小学门口的校训,觉得朴素别致,内含深意,于是进校了解,我们永远也不会知晓姬伟宏这位令人敬佩的好老师。我们想,也许是受姬老师生前低调做事、温和做人、不事张扬的品性影响吧,姬伟宏老师的事迹才会深埋大山两年多,这不由得让我们对更加对姬伟宏老师产生了深深的崇敬之情!赵凯明副书记了解姬伟宏老师的事迹后,满怀感动,当即向有关媒体作了披露。《光明日报》在今年9月12日教师节刚过,就在头版头条以《帮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题并配发短评介绍了姬伟宏老师的感人事迹。接着,《黔东南日报》、《今日台江》等媒体也做作了连续报道。贵州省省委书记陈敏尔了解姬伟宏的事迹后,当即批示:“姬伟宏同志20多年如一日,扎根深山苗寨默默奉献,为基础教育和脱贫攻坚事业付出了辛劳、才智和年轻的生命,他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品质值得全省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陈鸣明副省长了解姬伟宏的感人事迹后,也当即指示:“要大力宣扬姬伟宏老师先进事迹,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潜心教书育人,做爱岗敬业模范。要加大挖掘力度,组织集中报道。”当前,在台江乃至黔东大地,已渐渐掀起了学习姬伟宏老师的热潮。

下面是姬伟宏老师在他22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个人所取得的成绩:

1992年—1997年,他在巫梭小学、反排小学任教的数学科目连续5年荣获全县六年级数学单科统考成绩第一名;

1993年荣获县级先进教育工作者,1995年—1997年连续三年获年度考核优秀;

1997年荣获全县小学六年级数学优质课赛一等奖;1997年荣获州级优秀教师;

2004年荣获县级“两基”先进工作者;2004年带领方召小学顺利完成“两基” 各项指标验收,不断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

2006年7月被评为乡级“优秀共产党员”,他领导的方召小学被县委评为学习实践“党的先进性先进单位”、“五好基层党组织”;

2008年、2010年获县人事局、县教育局授予先进教育工作者;2009年带领学校在全县“健康、快乐”运动会中荣获团体三等奖;

2009-2012年分别获省级优秀论文二、三等奖3次,州级优秀论文一等奖2次;

2011年6月他任教的《品德与社会》获全乡小考成绩第一名;

2013年6月,他任教的《品德与社会》获全乡小考成绩第二名。

姬老师个人的这些成绩,也许算不了什么。但他带领全乡老师为了苗山的繁荣和文明进步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却令人震撼!他平和、低调、内敛、坚韧的品质,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特质;他的仁爱,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理念;他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堪称乡土教育家!在功利主义横行的当下,我们需要感动,需要改变,而姬伟宏,正是这样一位能够感动和改变我们的英雄!

人虽去,笑靥常在;身虽逝,精神永恒!

短评

本报今天刊发长篇通讯《苗乡师魂——追记黔东南州台江县方召乡中心小学原校长姬伟宏》,读来催人泪下。

姬伟宏,一位优秀共产党员,一生贡献于乡村教育,在苗乡方召这片热土上挥洒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姬伟宏,一位低调务实,坚韧刻苦,默默奉献的乡村小学校长,人生的责任让他坚守农村,砥砺前行,成为真正的耕耘者,以平凡坚守彰显不平凡的力量,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忠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姬伟宏,一位面对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让他远离繁华,固守一片故土。用爱心构筑和谐校园,用力量去点燃诗化般的校园,用人格魅力让“师德”二字熠熠生辉。

姬伟宏,一位一生坚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把自己一颗仁爱之心全部献给了学生,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事业。

“一字一句读好书,一生一世做真人”这是姬伟宏老师为学校写下的校训,这句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具有深深情怀的校训,是姬伟宏老师留给老师和孩子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省委书记陈敏尔指出,这个时代需要更多先进模范,需要用伟大的精神激励人,用崇高的榜样引领人。姬伟宏老师的事迹感动黔东大地,他的事迹已成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印记。这正是我省独特教育环境和时代发展相结合的价值体现,姬伟宏老师的感人事迹必将成为我省教育奋力赶超的精神支柱和力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