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卖豆腐的经营模式(榆林85后沙盖妹卖野菜闯出致富路)

乡村卖豆腐的经营模式(榆林85后沙盖妹卖野菜闯出致富路)(1)

7岁开始做饭,13岁开始种地,15岁辍学照顾家人、18岁独自出去打工,收过破烂、摆过地摊、一人同时兼4份工作……生活对于1985年出生的女孩张红春来说似乎不够公平,但正是因为这些经历,再本着自己的辛勤善良、爱与责任,她用榆林土生土长的沙盖,从家庭作坊式腌制到生产厂房扩充,从一桶一桶的零售到百万订单供不应求,张红春白手起家,一步步打造出“沙盖妹”品牌,为自己装扮出一个精彩的世界。

父母残疾 15岁辍学回家

15岁是一个花季少女的年龄,但出生于榆阳区古塔镇赵庄村贫困农家的张红春,却已经挑起了维持家计的重担。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残疾的父母,供妹妹上学,15岁的张红春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选择了辍学,开始了种地务农的生活。

随着妹妹学费的增加,张红春开始独自外出打工。她曾因为多干一份工作可额外收入50块钱而同时兼职库管、出纳、采购、经理助理4份工作。后来,张红春去破烂厂称斤买来旧杂志,摆地摊销售。之后还开过店,卖过建材。

16年来张红春对家人的照顾从未懈怠,供妹妹上学至大学毕业,自己走哪工作都把母亲带在身边照顾。“我做所有事情的初衷,都是为了让家人过的好一点。”张红春给记者说。

白手起家 打造“沙盖妹”品牌

沙盖是榆林土生土长的野菜,只有毛乌素沙漠上才有,学名沙芥、沙萝卜、沙白菜。沙盖菜也是陕北一道本土特色名菜,这种菜纯天然生长,不需施肥浇水,有股很刺鼻的特殊味道,甚至呛得人掉眼泪。沙盖菜不长虫、不招蚊蝇,是最纯正的绿色食品。

“现代人把生猛海鲜吃腻了,吃碗沙盖拌疙瘩,既解油腻,又减轻肠胃负荷,这也是沙盖菜欢迎的原因。”张红春说,我就是瞅准了沙盖菜的这个特性。

说起事业刚起步时,张红春说:“腌制好的沙盖菜,刚开始都是批发给菜市场,一勺一勺的舀给顾客卖,后来她开着面包车跑销路,送到榆林城区各超市,有时超市并不情愿进货,费用都是超市卖完后才给她结算。”

有了一定的销量后,张红春就琢磨着如何让沙盖菜的生产销售也走上一定的规模。于是2011年,她创办了沙盖妹农业合作社,以“产业 农户 基地 合作社”的方式开展生产和营销,主要经营沙盖、苦菜、油葵、豌豆、杂粮等农副产品。农历5月到8月,三个月时间赚到纯利润8000多元,这是张红春的第一桶金。

祸不单行 30亩沙盖菜全军覆没

2013年,张红春四处借钱,建了一个60平米的生产车间,买了一辆面包车,并在榆阳区芹河乡马家峁村种了30亩沙盖菜,按张红春的想法,5月份种植沙盖菜,7、8、9月份就可以分块采摘沙盖菜枝叶。根据计划,50天里,不出意外,一年可赚15万元。 可是7月31日的一场大雨加冰雹让张红春一家陷入了绝境。

“30亩沙盖菜,一次暴雨和冰雹就全军覆没了,一年没有收入不说,借来的钱都全部打了水漂。” 想起当时的情景,张红春仍感慨万千。

面对各种指责,议论,张红春并没有倒下,她再次多方筹集资金,在农户手里收购沙盖进行腌制。原以为自己能掌握里面的诀窍,大规模生产,腌制的2万斤却全部坏了,这无疑又是对她当头一棒。

反复试验 独创腌制“0”亚硝酸盐沙盖菜

屡次失败,反复试验,张红春终于成功了。并且独创老坛发酵传统工艺方式腌制沙盖,其中不含任何添加剂,绿色健康。“沙盖是一种很干净的菜,在腌制中只要见一点油、化学用品就会坏。国家规定腌制品亚硝酸盐含量必须控制在≤20的范围内,但去年经陕西省质监局检测,我们的沙盖菜亚硝酸盐含量为0.3,而今年检测的含量为0。”张红春开心地介绍道。

对于未来,张红春满怀信心,“今年,我们修建了14亩的新厂区,生产车间600多平米,通过线上推广,线下销售的模式,截止目前,参加合作社的农户达150多户,遍布榆阳区各乡镇,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沙盖菜一定会走进更多的家庭,为更多人带来健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