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课堂语言分析(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的现状)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英语教师课堂语言分析(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的现状)(1)

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展望

张金玲 胡萍萍

摘要: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作为教育评价中重要的一环,是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即时反馈,是旨在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教学言语。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6-2019年发表在中国知网上关于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期刊和硕博士论文从研究方法、研究焦点、研究发现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正日益丰富,在使用现状、影响因素和相关策略的提出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研究层次偏低、研究方法固化以及研究领域局限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文章最后探讨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对教师课堂评价语使用的培训;丰富研究方法,创新研究工具;拓展研究对象,深化研究主题。

关键词:课堂评价语;使用现状;中小学英语教师

一、引言

在倡导素质教育,应对国际竞争的背景下,2001年6月教育部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中将“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作为六大具体目标之一。评价的改革,主要是在评价的功能和评价的方式上有所突破,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而不仅仅是将其作为筛选与甄别的工具(钟启泉,崔允漷 等,2001)。

课堂评价语指的是: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Stiggins, R. J., 2005)。早在1966年,Bellecketal在研究课堂互动时发现,学生回答问题后,75% 的答案能得到教师的评价。而教师评价主要是用来纠正或解释让学生感到困难的教学内容(Thomas S. C. Farrell,2005)。随后,国外研究者从多种角度对教师评价语进行了研究。在我国,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2000 年以后,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相较于其他学科,英语学科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袁春艳(2006)首次在《广东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了题为“广东省高中英语教师评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的论文,对广东省高中英语教师评价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标志着英语学科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的开始。本文拟梳理述评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研究成果,探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英语教师评价语的使用,为改进中小学英语教学提供启示。

英语教师课堂语言分析(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的现状)(2)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文旨在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的现状如何?

2. 目前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研究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

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从2006年开始, 因此本文以“中小学英语教师评价语”“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和“课堂应答”为主题词,通过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总库搜索发表于2006至2019年间的期刊论文和博硕论文。通过浏览标题、摘要、关键词,剔除了会议报道、课例介绍、研究对象不符和重复的论文,总共甄选出十三年来发表于我国学术期刊和博硕论文中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论文57篇。

(三)研究方法

下载好相关的论文后,使用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首先,阅读每篇论文的篇名、关键词、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启示,将结果输入excel中进行频率的统计。主要包括:1.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的文献数量,以及在期刊和博硕士论文的分布情况;2.研究者使用了何种研究方法:属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混合研究还是思辨研究;3.研究者在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中的焦点集中在哪里;4.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堂评价语的使用现状(包括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内容、特点、有效性、存在的问题等)、使用课堂评价语的对象(包括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男教师和女教师等)、教师评价语对学生的影响(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影响等)。

英语教师课堂语言分析(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的现状)(3)

三、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的现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统计和分析,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的现状主要从研究的整体状况、研究方法、研究焦点和研究发现四个方面进行呈现。

(一)研究整体状况

从研究数量走势来看(见图3.1.1),期刊论文39篇,博硕士论文18篇(其中,博士论文1篇)。2006—2013年,相关研究初步兴起,相关论文发表较少,呈现出缓慢上升的态势。2013—2017年,相关论文发表数量略有起伏,2015年论文发表数量为7篇,达到阶段性小高峰。2017—2019年,研究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到2019 年发文数量达到了11篇。

英语教师课堂语言分析(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的现状)(4)

总体来看,该领域整体呈现出了一个积极发展的趋势。但具体发展的情况和研究水平还未可知,需从研究方法、研究焦点、研究发现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得到启示。

(二)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的性质,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实证研究和思辨研究。实证研究,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大量观察、实验和调查,总结从个别到一般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并获得客观的资料(龙立荣,李晔, 2000)。57篇论文中,实证研究论文共36篇(占63.2%) ,其中,有20篇论文采用定性研究,16篇论文采用定量与定性混合的研究方法,没有论文采用纯定量研究方法。因此,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研究基本上以实证研究为主。和实证研究不同,思辨研究是研究者根据个人理性的认知能力和直观经验,通过概念和命题的逻辑演绎推理来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的研究方法(彭荣础,2011)。在57篇论文中,采用思辨研究的论文有21篇(占36.8%) ,且全部都是发表在期刊上的学术论文。

在实证研究的论文中,采用访谈的论文有23篇(占41.8%)、采用课堂观察的论文有18篇(占32.7%)、采用问卷调查的论文有14篇(占25.5%)。通过课后对学生及教师的访谈,可以了解他们对课堂评价语的认识情况,探究使用现状背后的原因,因此访谈是课堂评价语研究中最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主要发生在课堂环境中,课堂观察能够记录真实课堂中的评价语使用情况。问卷调查法易于操作,适用于探索性、解释性或描述性研究。另外,有9篇文献中同时使用访谈、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收集。其他数据收集方式,如测试、有声思维、教学反思日志等则相对较少。

(三)研究焦点

十三年来,研究者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课堂评价语的研究内容上各有聚焦。通过对57篇论文的关键词进行整理排序,选取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进行统计(见图3.3.1)。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主要集中在跟主题相关的课堂评价语、英语课堂、问题、对策等方面。

英语教师课堂语言分析(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的现状)(5)

综合这些关键词分析,从研究的对象看,研究者会更多地把目光放在小学英语这一学段,相较之下针对初高中的相关研究较少;从研究的内容看,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是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会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如佟春梅(2009)和徐佳煜(2019)分别关注了初中和小学英语教学课堂评价语使用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从研究的角度看,有研究者探究评价语本身的使用方式,包括激励性、有效性等,如李文杰(2010)和高亚恋(2019)关注到了评价语的有效使用。也有学者则尝试对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进行相关性研究。金璟(2008)和杨少波(2015)分别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与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潘婷(2013)则使用礼貌理论分析了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

(四)研究发现

目前,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研究的发现可以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使用现状、影响因素和优化策略,这些方面能够帮助英语教师和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堂评价语。

1. 课堂评价语的使用现状

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使用整体水平较低,缺乏针对性、启发性、多样性,缺乏对学生的情感关注,存在负面影响的情况等。凌佳睿(2018)通过课堂实录观察到在小学英语的课堂上,评价性语言占教师课堂用语比例较小。在使用评价性语言时,英语教师一般用“good”“yes”“right”表达肯定,用“no”“think about it”“try it again”表达否定,很少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的表扬、启发和引导。廖治敏(2019)在两所初中的英语课堂进行实地调研时,发现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评价中存在较多意义表达不充分、不明确的现象,并且学生对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看法主要以“单调”“缺乏新意”“产生负面影响”“形式化”为主,存在一定的消极情绪。佟春梅(2011)对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研究表明,教师评价语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时间精力主要花在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比如在回答问题时答案正确与否。李文杰(2012)在全县中小学听课时,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以及和师生的交谈还发现目前英语课堂评价语存在应用“负效”的现象。“负效”评价语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评价语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发展或成长产生负面影响(2012)。由于中小学生自控力较弱,思维比较活跃分散等原因,他们的听课状态和课堂回答可能无法让教师满意。在这些时候,教师经常不自觉地使用“负效”评价,如“The answer is too bad, what are you thinking of?”“I’ve never seen a kid like you! ”这些评价语都会在无形中产生“负效”,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2. 课堂评价语使用现状的影响因素

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影响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使用现状的因素,主要分为教师个人因素和外部因素。

首先,从个人因素的角度,研究者关注了性别、职称、教龄等因素对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使用的影响。女教师要比男教师使用课堂评价语更加频繁。因为女教师更擅长沟通和表达,表现在课堂上是对学生的评价语会较男教师使用得更多(贾育涵,2019)。从评价对象看,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在课堂评价语的使用方面也有差异。新手教师重个人评价轻集体评价,专家教师对个人和集体的评价则比较均衡;从评价特点看,新手教师的评价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专家教师评价则科学、即时,有针对性、较灵活;从评价作用看,新手教师评价缺乏引导、激励作用,与专家教师恰恰相反。访谈数据表明,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新手教师缺少对课堂评价语的关注;教学经验不足;语言素养需要提高以及缺乏反思等(王丽君,2019)。英语教师的个人观念和能力也是影响课堂评价语使用的重要因素。原因有三:第一,一旦教师对学生缺乏关心和尊重,就会影响课堂评价的行为和目的;其次,陈旧的教师评价观念会影响课堂评价语的选择和使用;第三,教师职业素养的缺乏会对他们的课堂评价水平产生影响(范晶晶,2019)。从外部因素来看,研究者着重探究了课型、年级等因素对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使用的影响。教师课堂评价语在阅读课的使用比在听说课的使用更加频繁,因为教师在阅读课上有更多机会使用评价语去引导学生思考,补全学生回答。七年级使用课堂评价语的次数是三个年级中最多的;因为七年级较其他两个年级的学业压力相对较轻,教学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因此教师有更多精力可以用于课堂评价,也可以有更多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不单单是考试这一种衡量方法(贾育涵,2019)。

3. 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优化策略

针对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使用现状,大部分学者从教师和学校层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在教师层面,李文杰(2012)从意识和技术两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在意识层面要解决“为什么评”的问题,主要是指增强教师的评价意识。在技术层面上,应该集中精力解决“评什么”和“怎么评”的问题。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关于“怎么评”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实施:首先,可以使用真实准确的评估语来判断或纠正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其次,通过鼓励期待的评价语来激发或增强学生的情感态度;第三,运用总结性的评价语来培养或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第四,通过评价语启发或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刘西欧(2015)提出教师可以应用《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发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结合教学实际来改善和提高自身课堂评价语的使用情况。

要改善我国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使用现状,不仅需要教师自我观念的更新与评价语技术的提升,更需要学校层面提供外在的帮助和督促教师增强评价意识,提高评价能力。贾育涵(2019)提出学校管理者应重视教师的课堂评价语,并建立相应的教师进修长期培训体系。此外,学校管理者应该给教师更多的时间和减轻不必要的负担,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备课和研究课堂评价语。孙旭(2019)对小学高段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进行调查分析后,提出学校等相关部门需要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外部保障,包括组织相关培训和制定相关考核制度。借助相关的专题培训以及教研活动,让教师有进行专项提升的机会。学校要请相关的专家以及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制定出具体、科学、公正、客观的考核标准,使得对教师课堂评价语的考核有章可循。

英语教师课堂语言分析(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的现状)(6)

四、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前所述,目前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集中于英语教师评价语使用的情况、影响因素及相关策略的提出。然而,相关研究在研究层次、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研究层次偏低

在相关文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中发现,虽然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研究逐年增加,但是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相比,英语学科的教师评价语研究数量偏少。从文献分布来看,大部分研究刊于普通期刊,硕博士论文数量偏少。虽然近年来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逐渐进入全国不同高等院校研究生论文选题的视野,然而在相关领域的博士论文仅一篇。因此,虽然研究的数量整体是递增的趋势,但质量方面仍有待加强。

(二)研究方法固化

首先,已有的实证研究中主要采用了调查研究的方法,其它研究方法,如实验研究、行动研究和话语分析等基本没有。因此相关策略的提出对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改变效果究竟如何仍未可知,还有待更多的实证研究,尤其是实验研究来验证。在数据收集方面,前人研究多采用了课堂观察、问卷和访谈等工具来探究原因。其他数据收集方式,如测试、有声思维、教学反思日志等则相对较少。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有学者已积累了相对成熟的研究工具,包括课堂观察量表、调查问卷和相应的访谈提纲。后来者只需根据自己的需要稍作修改。但长此以往,研究方法方面不免显得单一固化。因此,在数据收集方面,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还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

(三)研究领域局限

1. 研究对象的选择

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小学英语教师,初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的相关研究偏少。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研究几乎都聚焦于在职英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使用情况,但对于职前英语教师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的养成仍鲜有研究(李永婷,2016)。

2. 研究内容的选择

教师评价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但是在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很少有研究将英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在分析文献关键词的分布时,也很少出现与学生相关的词。现有研究中,有一部分学者关注到了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与学生课堂参与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如杨少波(2017)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的评价语以及学生的参与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英语教师的肯定评价语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另外,张雪和刘禹(2013)在对英语写作课中教师评价语的应用情况开展研究后发现,教师评价反馈的写作主要集中在语法和词汇的准确性上。除此以外,在课堂这个场景中教师评价语对学生的听说和阅读能力的影响如何还未可知。

综上所述,目前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研究主要存在研究层次、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改进。

英语教师课堂语言分析(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的现状)(7)

五、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的展望

学者们对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研究在使用现状、影响因素、策略提出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而,未来研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加强师资培训,提高英语教师的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

加大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研究力度,推动研究队伍的建设。为中小学英语教师提供必要的评价语课程的讲座和培训,提高其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鼓励他们将理论与实际教学进行结合,同行之间也应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如此一来,研究者们可以跳出因收集的数据有限或有效性较低而导致的主题限制,从多个角度对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使用进行深度研究,从而提高研究论文的质量。

(二)丰富研究方法,创新研究工具

在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早期,研究者们多使用思辨研究,内容往往是自己的经验总结,因此对于使用问题的发现和策略的提出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近年来,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很多都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多数采用了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等工具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增加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对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研究仍停留在调查研究的层面,目的在于调查英语教师评价语使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但至于众多学者提出的策略能否改变当前英语教师评价语使用的现状的问题,则有待更多的实验研究来验证。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工具的梳理发现,硕士论文的研究工具往往参照以往学者,如课堂观察量是在“模板”上稍作修改,不同研究者的观察视角整体相似。这一做法固然节省时间和精力,但是在研究工具的创新性上显然有所不足。而且,也容易形成思维定式。“模板”虽然方便,创新却是推动研究深化和发展的重要一步。

因此,未来研究可以着眼于用实验研究或其它研究方法来验证相关的对策对英语教师评价语使用的影响,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创新研究工具,从不同角度对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另外,可以注重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结合,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也许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三)拓展研究对象,深化研究主题

目前有关课堂评价语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小学英语教师。相较之下初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研究偏少。考虑到学业压力、教材和课型等原因,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更多,评价的机会和类型也就更多。而初高中因为有升学和高考的压力,课堂主要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减少,课堂评价语也随之降低。在与初高中教师交流的过程中也发现,其中一部分教师认为课堂评价语对学生是有必要的,但是因为缺乏评价的理论知识,在应试考试的现实下,只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赶教学进度,无法改变现状。因此,高学段对于研究者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是一个挑战。另外,研究对象基本都聚焦于在职教师,对于职前英语教师的评价语使用则鲜有关注,如果能对其课堂评价语使用的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就可以根据结果对职前英语教师的课程计划和培养方案进行相应的改进。

现有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使用的现状、影响因素和优化策略等方面。在这些主题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的背景下,近年来相关研究仍然着眼于此,就显得研究主题的选择较为局限。问题既然已经存在,要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就更应该关注评价语的有效使用和问题背后的原因探究。

在研究内容上,未来研究可以探究其他影响因素对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影响,如教材的编写、学生的水平、学校教学的总体氛围、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用中文母语上英语课等。对学生的影响应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比如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使用是否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产生影响和改变等。

六、结语

从2006年到2019年,国内关于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研究在使用现状、影响因素、优化策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研究层次偏低、研究方法固化、研究领域局限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未来研究者可以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等方面进一步提高研究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为改善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使用和促进学生学习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英语教师课堂语言分析(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的现状)(8)

参考文献

[1] Richard J. Stiggins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 促进学习的学生参与式课堂评价 第4版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2] Thomas S. C. Farrell著;余艳译. 反思课堂交流 亚洲案例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3] 范晶晶. 小学课堂评价语的使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D].安庆师范大学, 2019.

[4] 高亚恋. 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评价用语的有效使用 [J]. 英语教师, 2015(4).

[5] 贾育涵. 初中英语教师运用课堂评价语的调查研究[D].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9.

[6] 金璟. 教师激励性口头评价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D]. 西北师范大学, 2010.

[7] 李文杰. 提高英语课堂评价语有效性的探索 [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28).

[8] 李永婷. 当代中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研究: 1990-2015年 [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28).

[9] 廖治敏. 藏区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语效研究 [J]. 林区教学, 2019(05).

[10] 凌佳睿.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语运用研究 [D]. 扬州大学, 2019.

[11] 刘西欧.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评价用语研究 [D].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12] 龙立荣, 李晔. 论心理学中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5).

[13] 潘婷. 礼貌理论视角下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分析 [D]. 海南师范大学, 2013.

[14] 彭荣础. 思辨研究方法: 历史、困境与前景 [J]. 大学教育科学, 2011(5).

[15] 孙旭. 小学高段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D]. 河北师范大学, 2019.

[16] 佟春梅. 浅析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有效使用[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6).

[17] 王丽君. 小学新手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 与专家教师的比较 [D]. 重庆师范大学, 2019.

[18] 徐佳煜.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D]. 渤海大学, 2016.

[19] 杨少波. “内初班”英语课堂教师评价语与学生参与度的相关性研究 [D]. 石河子大学, 2017.

[20] 袁春艳. 广东省高中英语教师评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06).

[21] 张雪,刘禹. 教师评价反馈语研究——《英语写作课形成性评价模式的实践研究》项目结题 [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08).

[22] 钟启泉,崔允漷等主编.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解读[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08).

Research on the Classroom Evaluation Language of English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Prospects

Zhang Jinling Hu Pingping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teachers’ classroom evaluation language is an instant feedback to students’ classroom performance, and it is a teaching language designed to influence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 Bas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classroom evaluation language used by English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ublished in journal article, master’s thesis, and doctoral thesis in CNKI database from 2006 to 2019, this study uses content analysi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from the aspects of methods, focuses and findings. Results show that related research in this field has increased, and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aspect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sage of English teachers’ classroom evaluation,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usage of English teachers’ classroom evaluation and the proposal of strategie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low level of research, solidific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limitations in research fields, which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Finally, the study discusses future directions of this field. Future research should strengthen teacher training on the use of classroom evaluation language; enrich the usage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innovate research tools; expand the object of research and broaden the research topics.

Key words: classroom evaluation language; current situation of use; English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0年第12期)

英语教师课堂语言分析(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研究的现状)(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