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散文家乡的茶楼(故乡年糕香味浓)

乡情散文家乡的茶楼(故乡年糕香味浓)(1)

乡情散文:故乡年糕香味浓

文:盖吉忠

  岁月的脚步声又萦绕在我的耳边,一年一度的春节迈着矫健的步子向我们姗姗走来。传统的春节是我们制作美食的高潮。其中年糕是传统美食闪亮之点,这是千百年来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悠久的历史在人生的长河中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

  年糕的制作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一进腊月,家家户户忙着制作年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

  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制作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将上好的糯米和水磨成水浆,加入红糖,玫瑰糖或者白糖、火腿、芝麻、花生混合好,将模具抹一层油后倒入混合好的浆,上锅蒸熟好,脱模包装好就可以了。起初蒙自年糕都是呈碗状的,现在在街边可以看到有宽沿的平底锅支在大炉子上,锅沿摆满了用油煎过的片状年糕,年糕表面被煎得焦黄油亮,还会有大个大个的泡泡,小孩子见到了都忍不住诱惑,拉着爸爸妈妈去买,当零食吃。年糕烤出来外焦里糯,香甜可口。

  年糕也可用架子支撑着直接放在煤炉子上烤,当一边出现泡泡时翻烤另一边,烤得年糕鼓涨时即可。年糕也可用糯米和大米按6:4的比例混合后制作,现市面上见得较多的就是非纯糯米年糕。

  年糕色泽鲜艳,像穿上了金黄色的,闪光发亮的外衣。年糕上面均匀地撒上了红色的芸豆,把年糕装饰得漂漂亮亮,增加了艳丽的色彩。年糕散发出的芳香,真使人垂诞三尺,外边的人还没有走进屋里,就能溴到耐人的香味,浸入人们的心灵深处,永远不能释怀。除夕的早上或中午餐桌上摆上一盘盘的年糕,一边谈笑风生辞旧迎新,欢乐幸福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糕”与“高”谐音,吃着年糕企盼生活步步登高,全家人无论干什么,都要比前一年高出一筹,更上一层楼。倘若你在屯里走一圈,红红的对联,饭菜的香味,色彩斑斓的佳节气氛浓,家家户户乐在其中,村子里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那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处处渗透着计划经济的影子。春节前后的几天我们可以随意地吃年糕,但好景不长,破五一过,吃年糕的次数就减少了,年糕这种美食又要用来走亲访友,而且还要根据亲情关系和玉米面搭配来招待客人,以表达一种亲情的盛意。

  一到腊月,吃年糕历史悠久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风俗。吃年糕不仅是一种美味佳肴的享受,而且它富有广义的深刻内涵。五六月份,农忙时节,乡邻吃年糕,能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抗饥饿。妇女生孩子“闹满月”过生日要吃年糕,它象征着家族兴盛,人丁两旺,孩子能茁壮成长,期盼着向高境界的人生之路起步。每到腊月,家家户户撒年糕,预示着生活美满,开启美好的生活。也是对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的庆贺!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吃年糕更有它深刻的内涵,也意味着全家和睦,享受美好生活,也意味着老年人能欢度晚年健康长寿,他们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为国家做一些老有所为的工作。

  年糕的香味不仅满足了对美食的需求,同时也使我感受到了合家团聚的欢欣。现在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如今我们也在吃年糕,但总感觉儿时的年糕味更醇,思乡之情更加浓烈。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土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