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 surface 系列(这届微软的Surface新品)

如果你对Windows平板电脑、超轻薄办公笔记本、可变形PC有着持续的关注,想必就不会对微软和他们的Surface家族感到陌生。

微软 surface 系列(这届微软的Surface新品)(1)

尽管至今我们并不清楚,微软当年推出初代Surface时,是认真地想要进入办公PC领域,还是仅仅只是为了给触屏 Windows这一设备形态“做个榜样”。但从如今的结果来看,目前Surface家族俨然已经成为了微软整个硬件业务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在许多消费者的心目中,成为了Windows变形本、或者说Windows新概念硬件设备的“标准答案”。

然而当时间来到2022年10月12日,随着新一代Surface家族的正式发布,不得不说微软方面再次让我们吃了一惊。

因为这一次的新品里,实在有着太多与当前PC市场的“常识”、或者说与许多消费者固有认知不太一样的地方。但从这些细节里,我们又不难发现微软对于Surface家族的独特见解。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此次新品的重头戏,也就是全新换代的Surface Pro 9系列。

微软 surface 系列(这届微软的Surface新品)(2)

正如大家所见,其基本延续了自Surface Pro X时代开创的大屏 窄边框 圆润轮廓外观设计,在屏占比和机身尺寸上抛弃了以往厚重和有棱有角的印象。而13英寸的120Hz可变刷新率3:2比例大屏,9.3mm厚度的机身加上不足880克(不带键盘)的重量,也将“大屏”与“轻薄”发挥到了新的高度。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真正吸引我们的在于,Surface Pro 9此次还提供了x86与ARM两种不同架构的处理器方案,其中前者基于12代酷睿,而后者则是源自微软向高通定制、具备5G联网能力的“SQ3”计算平台。

微软 surface 系列(这届微软的Surface新品)(3)

当然,这并不是Surface家族首次搭载ARM架构处理器。但请注意,它却是Surface系列产品史上第一次明确地在产品造型、命名等方面,没有将“ARM版”与x86版本进行有意的区隔。

纵观如今的整个PC产业,诸如三星、惠普、华为、联想、华硕等品牌,也都曾推出过一些使用高通骁龙计算平台的“Windows on ARM”平板或笔记本电脑,但这些产品无一例外地都将此类设备列为一个单独的系列,赋予了它们明显不同于“主流产品”的外观。

虽然可以说是因为骁龙计算平台发热量更小,设备可以做得更轻更薄。但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种有意的区隔实际上也多少能让人看到相关厂商对于“Windows on ARM”生态缺乏信心,担心其影响到主流产品口碑的“心思”。

微软 surface 系列(这届微软的Surface新品)(4)

那么同样的问题,在微软身上是否也成立呢?老实说,当年选择Surface Pro X(而不是同期的Surface Pro7)来“首发”全新的家族设计时就已经能够看出,微软对于Windows on ARM是相当上心,甚至是在有意力推的。而这一点,在Surface Pro 9系列对x86和ARM型号“一视同仁”后,自然也就显得更为明显了。

说白了,微软方面正在试图用自身的产品影响力去告知整个PC业界,ARM处理器 Windows系统也可以“挑大梁”!

看完了Surface Pro 9,接下来我们来讲讲Surface Laptop 5系列。作为“常规笔记本电脑”形态的产品,Surface Laptop 5基本延续了前代的造型,也依然提供包括13.5和15英寸在内的两种可选屏幕尺寸。

微软 surface 系列(这届微软的Surface新品)(5)

这些其实都不奇怪,而真正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微软在Surface Laptop 5上使用的处理器。

正如大家所见,Surface Laptop 5采用的是与Surface Pro 9 x86版本相同的12代酷睿U系列低压处理器。乍看之下,这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只需横向对比当前的同类产品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个不太常见的选择。

微软 surface 系列(这届微软的Surface新品)(6)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13、15英寸笔记本电脑,配备的是什么处理器?答案是28W的12代酷睿P系列,或是45W的12代酷睿H系列。甚至还有些“很勇”的厂商,动辄在14英寸的轻薄本里塞进标压12核处理器,还要再加上一颗RTX3080Ti。

这样的设计真的有意义吗?虽然不能说没用,但此前看过我们三易生活相关内容的朋友就知道,我们其实不止一次批评过笔记本电脑领域处理器(向下)“虚标”功耗的现象。比如标称28W的6大核、8小核酷睿i7-1280P,笔记本电脑厂商实际在使用的时候很可能需要为其配备65W的供电,还得用上双热管、双风扇的散热方案才能压住。

微软 surface 系列(这届微软的Surface新品)(7)

这是一款14英寸的、没有独显的轻薄本的宣传页面,以“功耗高”为荣是不是有点奇怪?

这会导致什么呢?简单来说,如果有消费者是冲着低功耗、低发热购买了这类“轻薄本”很可能就会发现,虽然日常使用性能不差,但却是以高发热、大噪音,以及实际上并不见得好的续航换来的。

相比之下,微软在Surface Laptop 5上配备的、相对“少见”的15W U系列处理器,实际性能真未必就比28W的1260P、1240P这些型号差多少,但明显更低的功耗,却有可能让设备具备更“冷静”的使用体验。最重要的是,这也意味着微软不需要搞“反向虚标功耗”、“以更高供电(能耗)为荣”这类迷惑操作。对于时下的轻薄本领域来说,这多少有点“拨乱反正”的意味。

微软 surface 系列(这届微软的Surface新品)(8)

最后,我们要谈的就是此次发布、价格最贵,同时也可能是争议最大的新品:Surface Studio 2 Plus。

作为一款2022年10月发布、售价4000多美元的触屏一体机,酷睿11代四核处理器(11370H) RTX3060显卡的配置,乍看之下似乎没有什么“性价比”可言,甚至可能有些令人感到迷惑。

但如果到官网去查询这款新品就会发现,它其实就没打算面向普通消费者出售,而是专注于B端用户。

微软 surface 系列(这届微软的Surface新品)(9)

请注意,Surface Studio 2 Plus在官网就没有直接购买选项

在我们深究Surface Studio 2 Plus的相关技术细节时发现,它并不能兼容目前最新款的Surface超薄触控笔(也就是Surface Pro、Surface Laptop适配的型号),而是只能使用老款的、体积较大的Surface触控笔。

与此同时,目前的新款Surface设备不能兼容的Surface Dial辅助旋钮设备,在Surface Studio 2 Plus上则能够正常使用。

微软 surface 系列(这届微软的Surface新品)(10)

从表面上来看,这意味着Surface Studio 2 Plus明显采用了与其他现款Surface设备不同的底层触控设计。但更进一步来说,它之所以会这样设计,是不是因为它原本面向的就是那些习惯了老款Surface笔触、习惯了用Surface Dial进行辅助绘图,不远轻易改变使用习惯的专业用户呢?

或者说,Surface Studio 2 Plus可能压根就没打算卖给“新用户”。从一开始说不定就是专门针对至今还在使用着前两代Surface工作站,有现成Surface初代触控笔和Surface Dial不愿更换,同时又已经不满足于老款Surface Studio性能的人群。

微软 surface 系列(这届微软的Surface新品)(11)

这种“纯粹为老用户升级而生”的设备,如今可能确实已经非常少见了,但它在整个PC行业来说其实并不是新概念。比如早在上世纪90年代,Intel就曾针对80486的用户专门推出过不需要换主板,采用老式插槽的“奔腾overdrive”处理器。反倒是最近这些年,由于新电脑、新处理器基本都逼着用户需要换掉整套平台,大家反而对此“习以为常”了,以至于再次见到这种纯粹面向老用户升级的产品时,竟然会觉得有些“不适应”而已。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