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怎么带刘禅 真实历史中诸葛亮七次北伐



诸葛亮北伐怎么带刘禅 真实历史中诸葛亮七次北伐(1)


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做了充分的准备,先是任命赵云、邓其为疑军,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市北),然后亲自率10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甘肃),并且任命了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可惜诸葛亮用错了人,马谡到达街亭后,骄傲轻敌,不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自作主张地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结果被魏大将张邰以火攻而打败,令北伐军失掉了进攻的据点和有利形势,诸葛亮不得已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

第一次北伐对蜀汉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失败军心民心都大为受损,要想再次北伐就难以调动兵士的积极性,所以诸葛亮用人失误后很内疚,自贬三级。但后主刘禅却安慰他说:“胜负兵家常事。”并没有借题发挥,趁机夺回大权。在这里可以看出刘禅对诸葛亮对于蜀汉的重要性是看得相当清楚的,本来第一次北伐失败,对整个蜀汉造成的损失影响非常巨大,倘若刘禅要夺回大权,以这个做借口是非常适宜的,但是他也知道蜀汉现在还处于危机之中,自己年纪也轻,对国家大事的决断能力比不过诸葛亮,而且诸葛亮手握党政军大权,自贬三级不过是形式上的,实际上根本没有动摇他的真正大权。

228年冬天,曹魏将领曹休在石亭被东吴将领陆逊打败,诸葛亮趁机再次率军北上,出兵散关,包围陈仓。但可惜与魏军激战二十余日未有胜负时因运送粮食发生问题,又闻讯魏援军快到,只好再退回汉中。

诸葛亮北伐怎么带刘禅 真实历史中诸葛亮七次北伐(2)

229年春天,诸葛亮进行了第三次北伐,遣陈戒进攻武都、阴平,曹魏大将郭淮领兵来救,可是被打败,蜀军顺利占领二郡。诸葛亮安抚了当地的氐人、羌人,然后留兵据守,自己率军回汉中。而因成功夺取二郡,刘禅及时恢复诸葛亮的职务。他的考虑仍旧是以大局为重,对诸葛亮对蜀汉的重要性也很清楚,所以并没有趁诸葛亮北伐失败自贬三级之际夺回大权,反而在第三次北伐胜利时恢复了诸葛亮的丞相职位。他如此行事,既得人心,也顺民意,从而保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只要自己一时不清醒,蜀汉内部必然发生战争,那时外患内乱一起,必然是要造灭国之难。刘禅那时虽然年轻,对此却能从长远着眼,得体地处理权臣问题,也可谓亘古未有。如此贤德的领导,统观整个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长河,实在是难能可贵。难怪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230年6月,曹魏反客为主,派大军进攻汉中。诸葛亮除加强防守外,又派遣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人。因蜀地艰险,天降大雨三十多天,魏军无法攻击蜀军,只好撤退。

诸葛亮北伐怎么带刘禅 真实历史中诸葛亮七次北伐(3)


231年春天,诸葛亮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流马运粮,包围祁山。而魏帝曹睿也立刻派司马懿为统帅,督军抵抗。司马懿深知蜀军远道而来,粮食后勤有限,便凭险坚守,做好防御措施,拒不出战。魏军将领见司马懿如此懦弱,十分不满,都讥笑他。在众将的一再要求下,司马懿只好派兵出战,诸葛亮则派大将魏延、高翔、吴班分三路领兵作战,大败魏军,杀掉魏军三千多人,获得战利品盔甲五千、角弩三千多。司马懿后又再不出战,静候蜀军粮草接应不上,到时趁机进攻。刘禅虽身在成都,心却关注着北伐的一举一动。他看出了蜀军粮草后勤有限,倘若再与魏军周旋,必然失败,所以及时下令北伐军撤退回朝。刘禅的这一举动,及时地挽救了蜀军之困。当时诸葛亮虽知粮草有限,但是大胜之后,仍想乘胜追击,歼灭魏军。但当时粮草储备实已不宜再战。司马懿正是想打消耗战,不料刘禅的诏令让他的计划落空。诸葛亮引军退回后,司马懿立即派张郃领兵追击,结果途中张郃却被蜀军伏兵在木门射杀。

诸葛亮北伐怎么带刘禅 真实历史中诸葛亮七次北伐(4)


234年春天,诸葛亮经过了三年准备,再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联吴攻魏。司马懿率领魏军背水筑营,又想再次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8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消息传到成都,刘禅心中焦急,因为诸葛亮一直以来亲力亲为,虽然真是为了蜀汉而鞠躬尽瘁,但是另一方面却也限制了蜀汉人才的培养,也限制了他对大权的掌握,北伐一事,诸葛亮更是将军权集于一手,无人可以分权。军政大事倘若没有了他便会出现短暂瘫痪,但在战争局势如此险恶之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失去一名统帅更是致命之击。于是刘禅立刻派李福去探望诸葛亮并让他询问此后国家大计,及时铺好后路。

诸葛亮北伐怎么带刘禅 真实历史中诸葛亮七次北伐(5)


诸葛亮也知自己命不久矣,对各将领交代后事,要杨仪和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并嘱咐在自己死后要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司马懿果然中计,被杨仪的诈计所骗,担心诸葛亮诈死引诱魏军出击,赶紧撤退,不敢再追赶。于是蜀军得以从容退去,直到进入了斜谷后才讣告发丧。

诸葛亮死的消息传来,刘禅连日伤感难忍,不能上朝,竟哭倒于龙床之上。当灵柩运回时,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但有朝中大臣提出为诸葛亮立庙于成都,刘禅却坚决不答应。刘禅的哭是对诸葛亮的情,情难自已,自然不需要假装的,但是立庙的大事刘禅却不同意,可见刘禅心中认为诸葛亮不配享有此等殊荣。诸葛亮的专权给刘禅以很大的刺激,而且他不听规劝劳民伤财地进行北伐也让刘禅心中早存不满。不过在朝臣的恳求之下,刘禅也做了让步。

诸葛亮北伐怎么带刘禅 真实历史中诸葛亮七次北伐(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