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经典剧(秦腔十大名剧解析)

秦腔经典剧(秦腔十大名剧解析)(1)

通渭新媒体平台

吃喝玩乐在通渭

一座美丽的小城,一个温暖的人

新朋友订阅通渭圈子请加tongweiquanzi

通渭圈子评论功能已开启,请到文末发表观点

秦腔经典剧(秦腔十大名剧解析)(2)

十大名剧

秦腔剧目唱段内容极其丰富,数量众多,题材广泛,有周、秦至清的各代前史故事戏、神话戏、民间传说戏以及社会风情戏等。1959年陕西省剧种介绍编委会计算约有2000个以上。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和实际艺术研究所保藏和保存的西安秦腔剧目抄本与刊本,各有1029本和1600本,备受观众喜欢的秦腔剧目为数不少。依笔者之见,下列妇孺皆知的剧目可谓秦腔10大经典。

秦腔经典剧(秦腔十大名剧解析)(3)

1.【火焰驹】亦名《卖水记》。原为清代剧作家李桂芳的碗碗腔根本,后卫秦腔传统名戏。是小生、武生、小旦、花旦、二净的唱做偏重戏,行当完全,情节复杂,布局谨慎。其间的《卖水》、《传言》、《打路》、《哭杀场》为闻名折子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谢迈迁改编,1958年参与陕西省表演团赴京表演,誉满京华。同年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照为五颜六色戏剧片,享誉全国。

秦腔经典剧(秦腔十大名剧解析)(4)

2.【三滴血】范紫东编剧。取材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是一本以小生、小旦、花旦、老生、正旦、大丑为主的唱做工戏。剧情弯曲,故事生动。易俗社于民国8年(1919年)首演。1960年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照成电影艺术片,遭到广泛期待。

秦腔经典剧(秦腔十大名剧解析)(5)

3.【周仁回府】亦名《忠义侠》《鸳鸯泪》。秦腔传统戏。取材于明《忠义列传》及清小说《大红袍全传》、《小红袍全传》和弹词《大红袍》。原是碗碗腔皮影剧目,流行于陕西东府和渭北。清末时,由陈雨农、李云亭将其间《周仁回府》一折,移植成秦腔表演。民国29年(1940年)冬,易俗社剧作家王绍猷将全本重新整理,搬上秦腔舞台,改名《新忠义侠》。此剧系小生、正旦唱做重工戏,其间《悔路》、《夜逃》、《哭墓》为闻名折戏,广为流传。

秦腔经典剧(秦腔十大名剧解析)(6)

4.【赵氏孤儿】亦名《八义图》。秦腔传统戏。取材于《左传•宣公二年》和《史记•赵世家》。此剧为中国古代闻名悲剧之一,昆曲、京剧及各较大的膀子剧种都有此剧目。英、法等国也早有译本。秦腔传统剧本对故事情节和人物作了大幅的取舍和紧缩,集中刻画了主要人物,其间《盘门》、《拷卜凤》、《挂画》为闻名折子戏。易俗社刘立杰、刘毓中父子及三意社苏育民以老生应工程婴,皆誉满三秦。

秦腔经典剧(秦腔十大名剧解析)(7)

5.【夺锦楼】高培支编剧。易俗社民国6年(1917年)首演。此剧生旦净丑,行当完全,唱做偏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易俗社重新整理排演此剧。

秦腔经典剧(秦腔十大名剧解析)(8)

6.【五典坡】亦名《五家坡》、《大登殿》、《彩楼配》。前后本。秦腔传统戏。此剧以农人的对错善恶标准和审美原则,刻画了一批生动的艺术形象。生旦净丑,行当完全,唱做偏重,情趣横生。其间《三击掌》、《别窑》、《探窑》、《赶坡》、《算粮》为闻名折子戏,广为流传。

秦腔经典剧(秦腔十大名剧解析)(9)

7.【游龟山】亦名《蝴蝶杯》。秦腔传统戏。马健翎改编,1952年易俗社以西北表演团参与第一届全国戏剧观摩表演,获表演一等奖、剧本改编奖。1956年易俗社参与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表演,获表演一等奖。

秦腔经典剧(秦腔十大名剧解析)(10)

8.【铡美案】亦名《抱琵琶》《三官堂》。秦腔传统戏。原秦腔传统簿本内容繁琐,唱词重复。后以王少猷改编本流行,删掉秦香莲抱琵琶等情节,突出了包公的清凉刚正、为民作主的形象。此戏为清衣、净角及正生唱做工偏重戏,其间《杀庙》、《三对面》为闻名折子戏。

秦腔经典剧(秦腔十大名剧解析)(11)

9.【血泪仇】秦腔现代戏。1943年秋,由闻名剧作家马健翎创造的新秦腔剧目。经过王仁厚一家从国统区河南到解放区延安的遭遇和不一样待遇,深刻地揭露了***反抗统治的漆黑实际,歌颂了中国***领导下的解放区人民群众的夸姣幸福生活。

秦腔经典剧(秦腔十大名剧解析)(12)

10.【西安事变】秦腔现代戏。杨克忍、李哲明、范角、段肇升编剧。西安市秦腔一团1978年首演。1979年赴北京参与国庆三十周年献礼表演,获创造、表演一等奖。曹禺、吴雪、张庚、郭汉城等闻名艺术家认为,用戏剧形式刻画领袖形象,秦腔《西安事变》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戏剧体现现代重大事件,关系新戏剧开展的出路。

此外,《三娘教子》、《软玉屏》、《游西湖》、《下河东》、《黑叮本》等也可谓秦腔经典。

秦腔经典剧(秦腔十大名剧解析)(13)

通渭圈子综合编辑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丨王勇 营销丨大鹏

通渭圈子合作微信 18153929863

秦腔经典剧(秦腔十大名剧解析)(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