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人毛病越来越多(为什么现代人这么多复杂的身体问题)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五百八十九(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为什么现在的人毛病越来越多?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为什么现在的人毛病越来越多(为什么现代人这么多复杂的身体问题)

为什么现在的人毛病越来越多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五百八十九。(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五臟者中之守也。中盛臟滿氣盛傷恐者,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也。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黃帝內經·脈要精微論》

(接前文)接下来我们详细讲一讲每一段的这些关键词,关键句子的含义,我们先看“五脏者中之守也。”“中之守”有两种解释,分别是张景岳的解释,还有是《素问经注节解》的里边的解释。(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张景岳在《类经·疾病类》里面注解∶“五脏者,各有所藏,藏而勿失,则精神完固,故为中之守也。”五脏各有所藏,心藏神,脾藏意,肾藏精,肝藏魂,肺藏魄,五脏把人体的精华,还有魂神意魄志都藏好了,藏好了之后精神就完固,所以叫做“中之守也。”这是指的精气内藏。

第二种解释是《素问经注节解》里边所讲的∶“腑为阳,属表,藏为阴,属里,为属里,故曰中。守者,故云五神安守之所是也。”什么意思呢?六腑是阳,属于表,五脏属里是阴。因为属里,所以故曰中,中就是里边的意思,守是什么意思呢?守就是五神安守之所,五神是魂神意魄志,安守之所就是精神所安藏的地方,也就是神所安藏的地方,所以这两个解释互相可以参考。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所以“中之守”既是精气的内守,既包括张景岳所讲的,也包括《素问经注节解》里面所讲的神之安藏,二者可以互相发明,互相印证,互相参考,一起理解,这就是“中之守。”

从我个人看来,这个地方的“中之守”还有一种解释是中间的意思,五脏的气是往里守的,是永远守在里边的,不往外散,它不和六腑一样,六腑是以通为用,五脏以藏为用,五脏要往里收藏,就像存钱一样,我们要往银行里存钱,六腑是通畅的,六腑就是投资,就是往外花钱,是一个往里收,一个往外疏通,是不一样的。所以“中”我个人的理解就是里边的意思,不管是精气,还是神,都是往里归藏的这样一个概念,这个地方就跟大家解释一下,我们看古代的医书,《黄帝内经》是最古老的,像《类经》《素问经注节解》都是明清时期医家的注解,他们的一些理解也非常到位,但是不能像咱们现在讲《黄帝内经》讲的这么白话,古人写文章非常文雅。

所以我讲《黄帝内经》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古圣先贤注解《黄帝内经》的道理翻译成现在老百姓能听懂的话跟大家讲清楚,把这些原理讲通了,我们在生活中怎么去养生就能落实了,比如我们要想把五脏养好,我们的神得安定,神不安定,五脏气就虚了,这就为什么很多人的病,不是因为吃什么东西导致的,或者因为累着了,或者运动,古人叫饥饱劳役,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每天都要上地里干活,外在的这些都会伤到身体的精气神,但是现在人这种情况不多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病呢?而且病还越来越复杂。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很多人精神不内守,《黄帝内经》有句话叫做“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就是精神在往里守的时候,这个人的外在表现就是安逸安定,用我们老百姓话讲,就是没有什么操心事,天天的快快乐乐的,安安稳稳,心情非常愉快,内心非常清静,非常安定祥和,这样一种状态的话,他五脏之神就各安其所,这就叫做“中之守。”如果天天操各种各样的心,不仅自己的工作,同时还要操心孩子的事,甚至操心孙子的事,大家想想,人的心脏就那么大,就拳头那么大能装多少东西,装的东西越多,神就越不容易安定,不容易安定之后就外溢,外溢之后就容易伤肝、伤心、伤脾、伤肾,伤了心之后就容易精神出现问题,气血出现问题,影响睡眠,影响心态,伤了肝之后情绪就不稳定,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不高兴,一会儿生气,一会儿又乐呵呵的,感觉精神没有一个稳定性,这就属于精神没有守好,魂神意魄志不安守,不安守之后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情绪不安定,又睡不好,一天到晚还心烦,时间长了就容易得病,容易得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经常抑郁,或者高兴或者压抑,她是不是甲状腺就容易出问题,女性乳腺就容易出问题,甚至是妇科也容易出问题,这些问题一旦出来之后,肝气不舒,心气不稳,气血不安和,进而影响到全身的其他的一些问题,所以中医学看病不是单纯的看病,是看人,得把人给治好,人他就复杂了,人还包括精神。

所以我们在门诊上,在给患者治病的时候,通常也会叮嘱一下,对患者有些善意的提醒是什么呢?就是希望患者能够回家,服药的同时不要再继续制造疾病,不要再操心、生气、郁闷,不继续制造疾病了之后,咱们的药方给他安神才能安好,或者养肝养血才能养好,要一天到晚总发火,总熬夜,总生气,总操心,心气就安不下来,肝血也养不起来,所病就好不了,《黄帝内经》叫做“标本不得,邪气不服。”这个标指的就是病,本就是医生,标和本配合在一起。也就患者和医生也得相互配合,相互配合之后,一方面通过药物,另外一方面通过养生才能慢慢好起来。

有的人说彭博士我不操心不行,这么多事,这很正常,因为现在社会,只要出来工作,事情就非常多,都有压力,但是你在有压力的同时,不要增加更多的压力,就是你做事可以,但是不要内耗。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恬淡虚无”,就是做的时候就认真做,做完了之后,就把它放下,是这样一个状态,这是最好一个状态的,也是工作上效率最高的。从中医的养生观念来看,这也是对身体最好的一种心态和方法,这就是“五脏者中之守也”的这样一个含义。(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五百八十九。(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