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是为人处世的理想(浅解难得糊涂的真是意义)

一看到“难得糊涂”这四个字,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装糊涂很难吗?这不就是清朝年间郑板桥的传世名句,大家都懂得字面上的含义,心里明白,装着不知道,这是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很少懂得郑板桥之所以对“难得糊涂”这四字情有独钟。

难得糊涂是为人处世的理想(浅解难得糊涂的真是意义)(1)

郑板桥这是他的号称,原名郑燮,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官山东、县令,政绩显著,“得志加泽于民”的思想,使得他在仕途对连年灾荒的平民百姓采取了“开仓赈贷”“捐廉代输”等举措,这引起了贪官污吏、恶豪劣绅的不满,被贬官。之后客居扬州,靠卖画维持生活。

郑板桥一生酷爱书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对兰、竹、石的概括诗词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难得糊涂是为人处世的理想(浅解难得糊涂的真是意义)(2)

板桥先生的书法也可谓是独树一帜、风格独特,《难得糊涂》是代表作品之一,画中自注“聪明难,糊涂难,由糊涂转人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简中释解《难得糊涂》的感悟。

说了这么些,难得糊涂的真实意义就在于源于对当时朝廷官员的讥讽和其妻劝慰而铸就此句名言,其实际意义就包含在他的注语之中。

难得糊涂是为人处世的理想(浅解难得糊涂的真是意义)(3)

“聪明难,糊涂难,由糊涂转人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