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退休老领导(爷爷一辈子乡音未改)

2019-05-22 14:51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赵晶晶

马明义:1930年7月出生,山东平原县人。1946年4月参加革命,同年10月入党,任平原县刘屯区区委农会干事、组织干事。南下后,任绍兴县齐贤区委宣传委员、区长、区委书记,共青团绍兴县委书记,县委委员。1958年调任上虞县汤浦区委书记、东关区委书记。1968年,负责筹建上虞县最大的国有企业——上虞棉纺织厂,后任厂党委书记。1978年后,历任上虞县委副书记兼县纪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1990年离休。2015年2月19日去世。

金华市退休老领导(爷爷一辈子乡音未改)(1)

马明义生前与大儿子马列鹰的合影

70年前,为了支援全国解放,山东解放区的无数优秀青年积极响应组织召唤,义无反顾地告别了故乡和亲人,先后有八个批次,近十万青年干部加入南下大军,支援开辟新解放区的工作。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南下干部”。已故的上虞县委老领导马明义就是当年的南下干部之一。

“爷爷祖籍是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解放战争初期参加革命,最初是一名游击队战士。17岁入党,20岁不到就响应组织召唤,一路南下支援新政权的接受工作。当年爷爷他们飘篷千里,远离故土,最后把人生的大好年华都留在了上虞。”马明义的孙子,现任浙江自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铮回忆起祖父这段岁月,脸上充满了深情。

“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已经50多岁了,其实他很少跟我说起自己以前的革命历程,他从小教育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后来,我都是从父亲和奶奶的口中了解到他的一些革命历史。”马铮说。马明义渡江南下后,被分配到绍兴县接管新政权,在绍兴一待就是9年。后来还邂逅了同样从事革命工作的妻子王云芳。“奶奶是湖州人,他们从相遇到结合其实要归功于这段特殊的历史, 1958年9月,爷爷调到上虞汤浦人民公社,以后他就把上虞视作第二故乡,一家人在上虞扎下根来。”

解放初期,尽管反动政权已被推翻,仍有不少敌特分子活动猖獗。马明义南下熟悉环境后,与地方干部密切合作,宣传党的政策,团结各阶层人士,清除反动残余和地方匪霸,做好支前、土改等工作,维护新政权的稳定。“奶奶说,那时候爷爷出门工作,身上都带着配枪,敌我斗争过程中,个人、家人都会有生命危险,不少同志献出了宝贵生命,有的被土匪和特务暗杀,那是一段比较沉重的历史,但爷爷挺了过来。”马铮介绍说。

马明义来到上虞后,在汤浦、东关等地担任区委书记。他精心谋划,恪尽职守,成效颇丰,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1968年末,爷爷进入上虞棉纺织厂筹建处,参与了那个年代上虞第一大厂的组建工作,之后还担任该厂第一任党委书记,一干将近10年,从雏形到厂子变得欣欣向荣,他倾注了许多心血。所以他和厂里干部职工的感情一直非常深厚,很多年后,他还能叫得出许多职工的名字。”马铮说。

事实上,马明义主政上虞棉纺织厂时,适逢十年“文革”,当时他顶着巨大的压力抓生产、抓发展,确实很不容易。他对职工们说,办企业总是要讲效益、讲贡献的!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广大职工的拥护。上虞棉纺织厂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当时浙江省大型纺织企业中位列前茅。

爷爷一辈子注重为人民服务,那个年代出生、成长的他,心无旁骛,只想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手上的每一件事。马铮觉得爷爷传承给父亲和自己的东西很多,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反思,勇于否定自我,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他告诫我们不要与人争荣誉,而要与人比贡献。平时要学会和年轻人多接触,不断汲取新鲜事物。这是直到现在我父亲和我一直在践行的信条。

“爷爷身上拥有革命的乐观主义,他的离休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他一方面学着打门球,偶尔出门旅游,享受着离休后的闲散时光;另一方面,他时刻关注着上虞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关心革命老区的发展,也喜欢与文联、乡贤研究会等社会组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只要是有益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事,爷爷总是欣然接受,并且精神抖擞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 马铮最后说,我为有这样一个爷爷而感到自豪。

马明义的大半生都在上虞度过,直到2015年2月19日因病过世,并长眠上虞。一辈子虽乡音未改,却把最美好的岁月献给了上虞。在几十年的奋斗中,南下干部为上虞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的顾全大局、不怕吃苦、踏实工作、无私奉献的“南下精神”,为上虞的建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