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今年订单不足(中集模式如何复制)

关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改革思路:一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中集今年订单不足?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集今年订单不足(中集模式如何复制)

中集今年订单不足

关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改革思路:一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从改革工作序列来看,发展混合所有制处于优先推动的工作。这种安排并不奇怪,因为发展混合所有制是现有国有企业对其他资本放开投资,在人事、资本等方面的变动相对较小。而从“管企业”到“管资本”则是比较大的改革,需要建立新的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这涉及到利益调整、人员安排、资本安排、权力转移等等,不仅难度更大,而且需要进行系统设计,改革操作将更加复杂,而且还要超越国资委的权力范围。因此,在目前阶段,国资委自然会选择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改革。

但正如专家所言,优先推动股权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这项改革虽然看起来比较好推动,但实际执行中也更容易出问题,产生新的风险,其中最有可能惹来麻烦的就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国企要发展混合所有制,必然涉及到国有资产的交易;要进行交易,必然要对国企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在缺乏足够透明的市场和保证公平的机制之下,国企的资产评估和资产交易在中国都难免没有黑幕。

在记者看来,国企改革应该基于两个原则来判断:一是否促进了市场开放?也就是对民营资本开放了市场。二是否顺应了从“管企业”到“管资本”的改革方向?国企改革是最难啃的骨头,不能为完成任务而改,不能为了做样子而改,更不能用假改革来代替真改革!

事实上,记者通过对中集的深入采访后发现,中集已经成功实现了由“管企业”转变为“管资本”。中集的成功主要受益于股权结构清晰且均衡、国有股本占比低于50%、有着较为现代的企业制度和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团队。

如果把中集作为非典型国企的成功案例来研究的话,可以发现中集处理好了国有企业最敏感的两个问题,即所有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曾表示,“中集的所有权结构基本上是两股制衡,再加上社会公众及其他外资;治理结构方面它形成了一个职业经理人队伍。我们的大部分国企在这两方面都做得不够,首先是国有资产体系不明确,这几年不仅没有往前推,反而倒退。治理结构方面,一个职业经理人的队伍始终没有形成。”

从中集的股权结构图中可以发现,中集其实是由一家央企四级公司和一家央企三级公司合资控股,相对于不少从部委直接转制企业的央企而言少了很多包袱,且由于身处竞争性领域,无论是两家央企股东还是国资委,均未对中集有过多的“人、事、资产”等方面的掣肘。从某种意义上说,中集代表了国企改革的一个方向,中集已经实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国企改革目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