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 刘弗陵(汉武帝选定的接班人刘弗陵)

太子刘据自谥后,汉武帝破格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两天后汉武帝驾崩,七岁的刘弗陵登基为帝,史称汉昭帝。

汉武帝 刘弗陵(汉武帝选定的接班人刘弗陵)(1)

刘弗陵登基后,由于年龄太小,所有国家事务都由4大辅政大臣决定,而4大辅政大臣之一的霍光可是权倾朝野,把持天下。因此有人说汉昭帝刘弗陵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毕竟所有大事都由霍光决定。

然而让你想不到的是刘弗陵在短短的十三年里为西汉所做出的贡献可比文、景,甚至在有些方面还超出了高祖刘邦和武帝刘彻:

“汉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书之诈,诛桑弘羊、上官桀。高祖、文、景俱不如也”。

汉武帝 刘弗陵(汉武帝选定的接班人刘弗陵)(2)

这或许也是汉武帝放弃成年儿子而选中刘弗陵的最深用意吧。而且刘弗陵陵出生时颇有传奇色彩。他的母亲钩弋夫人是汉武帝晚年最宠幸的妃子,她的地位仅次于皇后卫子夫。钩弋夫人怀刘弗陵时整整14个月。

而在古时只有尧帝是母亲14个月怀胎而生,汉武帝也因此把钩弋夫人的产子门赐为“尧母门”。刘弗陵小时候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机智,汉武帝认为刘弗陵将来必有一番作为。当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自缢而死时。

汉武帝 刘弗陵(汉武帝选定的接班人刘弗陵)(3)

当时刘彻还有刘旦和刘胥二个儿子,两个儿子能文能武也不是孬种。但在汉武帝心中刘弗陵才是理想的接班人。6岁的刘弗陵身体强壮,机智可爱。可是他毕竟太小,刘彻为了替幼了扫清障碍,亲自赐死了他最宠爱又年轻的钩弋夫人,以免出现吕后临朝专制。

同时精心为刘弗陵挑选了辅政团队。任命冠军侯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为4大辅政大臣之首,金日磾为车骑将军,上官桀为左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连同丞相田千秋,共同组成了托孤团队。

汉武帝 刘弗陵(汉武帝选定的接班人刘弗陵)(4)

二天后汉武帝驾崩,7岁的刘弗陵登基,他就是汉昭帝。刘弗陵继位时,汉朝由于多年对匈奴的战争,国力消耗殆尽。于是在辅政大臣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的利国利民之策,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

让汉朝的经济逐渐恢复,也许这些政策并不是他亲自所为。然而历来辅政团队篡权更改朝代的也不是没有。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不正是由辅政大臣转变为皇帝的吗。那么刘弗陵的辅政团队难道就没有这样的人吗?

汉武帝 刘弗陵(汉武帝选定的接班人刘弗陵)(5)

有,肯定有。可是刘弗陵虽然年幼,却在成长的过程中表现出异常的天赋,他能妥善地处理复杂的宫廷纠纷,这才让西汉得以正常运行下来。所以说他位13年,堪比文、景厉害得多。文、景之治可都是在他们成年以后所做出的贡献。

历朝历代的辅政大臣都是位高权重,而在长期的权力撑控中,因为利益之争就会发生派系争斗,刘弗陵的辅政团队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上官桀与霍光为了利益结成了儿女亲家,上官桀的孙女(也就是霍光外甥女)是汉昭帝的皇后。

汉武帝 刘弗陵(汉武帝选定的接班人刘弗陵)(6)

上官桀的儿子仗着女儿是皇后,在朝中为所欲为,这让耿直的霍光极为不满,最终处置了上官氏,上官桀于是和霍光结下了梁子,上官桀为了除掉霍光联合燕王刘旦,欲置霍光于死地,进而逼迫汉昭帝退位,立燕王为帝。

然而上官桀的阴谋却被14岁的刘弗陵轻松化解,并且成功除掉想要谋反的燕王和上官桀。当上官桀诬陷霍光想要谋反的奏章递到刘弗陵手上时,刘弗陵有意压下折子并且询问霍光为何不来上朝。

汉武帝 刘弗陵(汉武帝选定的接班人刘弗陵)(7)

第二天霍光上朝时知道自己被诬告,只有主动脱下官帽请罪。谁知刘弗陵却说,大将军何罪之有,您如果想要谋反还用等到现在吗?而且燕王远在千里之外,他又怎么会知道霍光要谋反呢?

众臣听完刘弗陵的解释,都深深佩服他的睿智,一个小孩子居然能把问题考虑得如此清楚,难怪汉武帝看准了他。上官桀因为不死心,还想借宴请霍光趁机将其诛杀,逼刘弗陵退位,结果均被刘弗陵识破,借机拿下上官桀一党,并且下诏书责问刘旦,逼其自缢。

汉武帝 刘弗陵(汉武帝选定的接班人刘弗陵)(8)

至此西汉政权完全被刘弗陵撑握。遗憾的是刘弗陵英年早逝,不然西汉可能是另外一个全盛时期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