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

  • 原书精彩内容非常多,有喜欢的朋友请在评论区留下邮箱,休息日的时候我会把完整电子版发给大家!!!
  • 威尼斯的双窗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1)

哥特式风格对威尼斯的影响就是此地所建造的一些尖拱的建筑,拱券形式在这里与拜占庭式的穹顶相结合,变化为各种奇特的造型。哥特式风格中的先进建筑结构与独特外形在此被分开使用,还与拜占庭式建筑风格融合在一起。图示为一种具有哥特式尖拱券的威尼斯双窗形式(Venetian)。

  • 棋券立面与剖面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2)

这是在墙壁内侧上小拱券(Rear vault) 的底部与内侧都采用的简单直面,而外侧则是复杂的圆形、中圆形线脚。这种向外凸出的线脚形式可以使拱券显得更加饱满,而线脚的变化则直接导致拱券表面的丰富变化。

  • 小圣玛丽教堂窗户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3)

这种称之为曲线风格( Flowing tracery) 的窗棂形式揉合了英国晚期哥特式与法国火焰式两种风格的特点,用极富于变化的曲线创造出可随意组合的图案,以S形线条为主的曲线风格本身就源于窗棂的制作上。图示为1350年英国剑桥小圣玛丽教堂内的窗户(Little St. Mary's Cambridge c.1350)。

  • 圆窗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4)

早期的哥特式圆窗( Circular Window)都采用这种轮式的窗棂结构,因为只有这种细密的结构才能支撑圆形的窗框。圆窗外锯齿形的装饰也是一种与车轮式窗棂相配合的传统图案,图示圆窗来自英国肯特郡帕翠河教堂( Patrixbourne Church, Kent)。

法国哥特式教堂建筑

从法国著名的四大哥特式教堂中,大概就可归纳出法国哥特式建筑盛期的特点。博韦主教堂的大厅高达48米,是哥特式教堂中最高的大厅,但这座教堂的尖塔却因高达152米,在建成后没多久就倒塌了。哥特盛期的亚眠主教堂、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都十分高大,教堂中已经使用附在一根圆柱上的四根细柱形式的束柱装饰,教堂立面主要由大面积的玻璃花窗组成,内部异常明亮。联式的发券已经由单一的高尖券发展为三心发券,表现力大大增强,由于顶部的尖塔改用金属外包皮,内部也用木架构支撑,所以在保证高度的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总体的重量。这些教堂外部结构已经成熟,内部装饰也向繁复和精美发展,标志着法国哥特式建筑已经发展成熟。经过了百年战争之后,法国哥特式建筑进入火焰式时期,束柱已经取消了柱头,并且从底部直通顶部成为肋架,肋架也演变为星形等其他装饰性复杂的图案,增加了内部屋顶的观赏性。

  • 装饰性风格的窗子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5)

装饰风格又被称为盛饰风格( Decorated Style),表现在窗户上的改变是更加复杂的窗棂与更多装饰性元素的加入。这是一种双层窗的装饰手法,真正的尖拱窗略凹进墙面,而在窗头部分的墙面上又雕刻了一个精美的都铎式钝角拱,拱内还有连续的尖拱装饰。图示窗户来自伯克郡法里顿教堂(Farington, Berkshire)。

  • 火焰式柱头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6)

法国哥特式发展到后期进入火焰风格( Flamboyant)阶段,其主要特点是装饰图案向着华丽和复杂发展。表现在柱头上的变化是柱头装饰图案更加自由,打破了单柱的限制,而且花式与图案也都变得更加夸张,柱头部分的装饰也开始出现不对称的构图形式。

  • 早期法国哥特式柱头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7)

早期法国哥特式( Early French Gothic) 的雕刻装饰无论是装饰元素还是雕刻手法,都还遵循着罗马式的表现方式。这种双层的叶形装饰来自于简化的苕莨叶柱头,只是涡卷变得更小,叶片由上下两层组成。

  • 早期哥特式中楣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8)

沙特尔大教堂是初期哥特向盛期哥特过渡时期的代表性哥特教堂建筑,中楣(Frieze)这种样式简洁,但雕刻手法精细的花枝图案也带有早期辐射式的些特点,如线条简练、叶片舒展,图案风格大方。图示来自13世纪的法国沙特尔大教堂(Chartros 13th cent.)。

  • 哥特式大门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9)

这座教堂的大门形式也是哥特式教堂大的普遍样式,即由多层拱券和壁柱组成,大门有雕刻精美的中心柱,大门上部拱券的三角形区域也布满雕刻装饰。大门上部有一个类似于三角形的大门山花,这个区域又被称为“大人字墙”。图示大门来自科洛涅大教堂( Cologne Cathedral)。

  • 夸张式面具装饰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10)

哥特式建筑中的一种突出墙面的装饰物,多以人的面部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加入各种奇特的元素,组成夸张的面具(Mascarons, Mask) 形象。

  • 怪兽式面具装饰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11)

面具装饰(Mascarons) 也是西方建筑的传统样式之一,虽然可以隐约见到人脸的形象,但大多已经被扭曲或改造,成为极富有浪漫色彩的装饰品。

  • 奇异式面具装饰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12)

有些奇异的面具装饰(Mask)是以神话或圣经故事中所描述的形象制成的,因此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经过不断变化,有些人物形象还固定了下来,如爱神丘比特通常就被塑造成带翅膀的可爱男孩形象。

  • 椭圆形光轮装饰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13)

建筑的影响在雕刻的图案中也有反映,这种两头略尖的椭圆形图形(Vesica piscis) 也可看作是两个尖拱券的组合,而人物因为采用了高浮雕的制作手法而显得更加立体。

  • 山羊雕刻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14)

羊在基督教中有着很深的寓意,被称为神的小羊(Agnus dei), 通常与牧羊人或十字架相组合,为了突出羊的尊贵地位,在其头部还设置了光环。

  • 鸟形怪兽状滴水嘴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15)

滴水口处的怪兽身体呈S形,大鸟两边的翅膀与胸前的两只小鸟形成三角形受力点,保证整个雕像的稳固。

  • 大体积怪兽状滴水嘴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16)

雕刻较大体积的滴水口,其难度也相应增加,最重要的是设置好雕刻物的主要受力点,还要能通过巧妙的设计将这个承重点遮盖住。图示滴水嘴来自英国德邦的圣阿卡曼德教堂(St. Alk mund's,Derby )。

  • 鹿面形怪兽状滴水嘴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17)

滴水嘴实际上是墙面上出挑的石材雕刻而成的,滴水口内部是中空的,积水就从这些怪兽张大的口中喷出。图示滴水嘴来自1450年英国德贝歇尔郡的霍斯利教堂( Horsley Church, Derbyshire C. 1450)。

  • 人形怪兽状滴水嘴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18)

滴水嘴是哥特式建筑外部精彩的建筑小品,多被雕刻成出挑的动物或人物形象,但这些形象都被塑造得极其夸张。图示怪异的滴水嘴来自公元1277年英国牛津默顿学院小礼拜堂( Merton College Chapel,Oxford c.1277)。

  • 圆雕形怪兽状滴水嘴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19)

设置在屋檐端头的怪兽是纯粹的装饰部分,而真正的滴水口则是屋角延伸处的花饰。这是另一种在滴水口设置怪兽装饰的方法,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结构作用,但怪兽的身体与手臂形成了一个加固的三角形,也起到了保护屋檐的作用。

  • 怪兽状滴水嘴的功能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20)

这种怪异的滴水嘴( Gargoyle)大都是预先雕刻好然后安装到屋顶处的。滴水兽的身体内部是中空的,屋顶上的积水顺着水槽集中到这里,再通过怪兽张大的口部排出。

  • 怪兽状滴水嘴的设置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21)

滴水嘴可以不设置在建筑的端头处而设在墙面上,怪兽状的滴水口不仅成了活跃墙面气氛的装饰元素,同时滴水兽向外伸出的设计也使墙面免受排水的冲刷。

  • 怪兽状滴水嘴的出挑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22)

为了使顶部的积水迅速被排出,就要求滴水口向外延伸的管道要略低于根部,而滴水兽也因此呈现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是整个兽身微向下倾,一是滴水兽身体保持平直,而在凿制兽身内的水管时使其微向下倾,但后者的制作难度要大得多。

  • 兽面人身式怪兽状滴水嘴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23)

在大型建筑尤其是教堂建筑中,从屋檐突出的滴水嘴通常都雕刻成怪异的形式,包括屋顶栏杆的端头、尖塔的端头,也常被雕刻成各种怪兽的形式。

  • 拱肩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24)

拱门与方形门头之间也会产生三角形的拱肩(Spandrels),拱肩的出现不仅为拱券上部增加了一个专门的装饰区域,同时也令拱券产生丰富的变化,直线、曲线、方形、尖拱形、三角形,这些变化本身就是一种装饰。

  • 拱肩装饰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25)

这是一种在连拱廊中出现的拱肩装饰,顶部横向的花饰带突破了拱券的限制,贯穿整个拱廊,而底部四个圆形装饰图案也采用了统一的图案。 虽然整个拱肩所采用的都是较为细碎的图案,但都有明确的边界,而使整个拱肩不至于给人繁乱之感的原因则在于不规则的留白部分的设置。图示为法国14世纪拱肩样式(Spandrel, France 14th cent.)。

  • 祭坛内的圣坛隔板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26)

教堂内部连通的空间被这种隔板( Rood scroon) 划分为圣坛、坐席等不同的使用区域,隔板大多由木材或石材做成,规模可大可小。大型的隔板可以设置成隔墙的形式,并设置拱券、壁龛和各种雕像装饰,小型的隔板则只是块木板或石板,板身和端头处也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装饰。图示教堂隔板来自法国特罗耶地区圣玛德莱娜教堂(Church of S.Madeleine, Troyes, France)。

  • 门的石雕装饰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27)

在巴黎圣母院北立面的一座边门, 这座大门的中心柱(Trumeau)上雕刻的是圣母与圣婴像,而其上的三角形拱券山面上则分层雕刻了以圣经故事情景为题材的浮雕。两侧的门洞和上面的拱券都采用了多层次的退缩形式,这使得每一层上都可以雕刻精美的天使与各式人物雕像。图示大来自法国巴黎圣母院北侧立面( The north door of the west front,Cathedral of Notre dame C. 1210)。

  • 木塔顶结构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28)

为了使教堂的尖塔造得更高,尖塔内部都采用木结构,再在这层结构外加上石头的外衣。这样做出的尖塔大大减小了对建筑底部的压力,还有效地避免了尖塔遭受雷击。这种木结构尖塔的底部由复杂的桁架、椽、梁和支架等构成,各部分结构以三角形为主,因为三角形是最为稳固的结构形式。图示为巴黎圣母院尖塔与耳堂顶结构(Spire and Transept roof)。

法国世俗哥特式建筑

除了教堂建筑以外,城市中的世俗建筑也向着哥特式发展,但世俗建筑无论结构还是形象都与教堂不同。由于战争不断,此时的世俗建筑大都带有很强的防卫性,城市外围高大的城墙上设有雉堞、塔楼,通道,城外有护城河、吊桥等设施,比如法国南部中世纪建造的卡卡松城还有罕见的双层城墙护卫城内由于人多地狭,所以高层建筑密布,有钱的人家用砖石建造,普通的民众的房屋则多为木构架结构。建筑底层多为作坊或店铺,为了增加使用面积,建筑二层大多出挑阳台,建筑中也使用教堂中的一些哥特式风格装饰手法进行装饰。

  • 大奖章的装饰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29)

这是一种装饰性的标志物,大多位于建筑的中心位置,而且与其他装饰图案相隔离开,也可以由多个大奖章图案(Medallion)组成连续性的花边装饰。图案外围的花框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但也可以有方形或其他图案。

  • 垂饰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30)

这是一种哥特式建筑中木屋顶或拱顶上出现的悬垂式装饰物,除了拱顶与拱券上的装饰以外,其下垂的端头也是装饰的重点,通常都被处理成上大下小的锥形。图示垂饰来自1500年英国威斯敏斯特的亨利七世小教堂的内部(Henry VII's Chapel,Westminster 1500)。

  • 怪异图案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31)

除了用做滴水口的各种怪异形象以外,有时还要在建筑屋顶部分单独设置一些怪异的动物或人物形象,这些动物虽然来自于真实生活中的形象,但大多被赋予人性化的表情。还有一种将几种动物形象互相组合的形式,使得这些形象更加怪异。图示怪异图案来自14世纪法国建筑中(Grotesque form,France 14th cent.)。

  • 天窗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32)

这种高耸的塔状天窗(Lanterne des morts) 通常设置在墓地当中,塔状的柱子为空心形式,多建在以平面为主形的基座上。这种塔状天窗的形式在中世纪的法国比较多见。

德国哥特式建筑

德国的哥特式建筑也以教堂为主,虽然受法国哥特式影响较深,但德国早在罗马式建筑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方风格,其教堂内中厅和侧厅高度相等,所以没有侧窗的设置,内部完全靠侧厅的窗户采光。另外,德国教堂还有只建造一座高塔的形式,著名的鸟尔姆主教堂的高塔达161米,如一把利刃直刺苍穹,气势磅礴。同德国的哥特式建筑一样,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发展也相当具有地区特色,受浓厚的古典建筑风格的影响,意大利并未完全接受哥特式建筑风格,哥特式在意大利只不过是被作为一种装饰风格而影响了少部分地区而已,尖拱券和小尖塔被作为装饰与其他风格的建筑混合在一起,这种混杂性和不明显性是哥特式风格在意大利发展的突出特点。

  • 圣芭芭拉教堂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33)

位于科特博格的晚期哥特式教堂,由于教堂结构的发展成熟,教堂的墙面被大面积的玻璃窗所代替,而且外部林立的扶壁也变得越来越精美,尤其在后殿的外部,主体建筑仿佛建在一个石尖塔的丛林之中。位于底部尖拱窗上的老虎窗将尖塔连接起来,这种新形式的窗户显露出文艺复兴风格的气息。图示圣芭芭拉教堂位于科特博格地区,1358 ~ 1548年修建完成( Church of St. Barbara, Kuttenberg)。

  • 花束顶部装饰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34)

这是一种不对称式的花束端头装饰( Bouquets),虽然端头的花朵图案繁多而不对称,但也要通过形态的变化使整个端头达到一种视觉上的平衡。这种通过形状、颜色、样式上的改变而使人产生一种视觉平衡的构图方法也是最难把握和应用的。

  • 叶束装饰的栏杆柱头顶端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35)

叶子被雕刻成两边对称的形式,这种装饰通常位于栏杆顶端或作为扶手、拉手使用。

  • 花束装饰的栏杆柱头顶端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36)

这是一种花束形式的顶端装饰( Bouquets),总体呈十字形,早期这种顶端的花束多由石材雕刻而成,到了后期则出现了铁制品的花饰。

  • 石棺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37)

在石棺(Tomb chest)上雕刻死者生前的相貌也是石棺雕刻的一大传统,同时还要在石棺上雕刻清楚死者生前的职业、地位以及所取得的成就等,而石棺雕刻的精巧程度往往也预示着墓主的经济状况。图示石棺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圣神降临学院小教堂托马斯主教坟墓中(Sir Thomas Pope, Trinity College Chapel, Oxford 1558)。

  • 纪念碑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38)

这种纪念碑(Monument)通常设置在陵墓或教堂建筑当中,由底部的基座与上部雕刻的人像组成。人像大多是按照所要纪念人物的形象雕刻而成的,但要通过。一些带有隐喻意义的雕刻赋予人物神圣的形象,有时还要雕刻些带有情节性的场面。底部的基座可以雕刻各种纹饰,并雕刻铭文等作为纪念。图示纪念碑来自英国沃里克郡摩尔登教堂(Meriden Church, Warwickshire c.1440)。

  • 方形门楣滴水石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39)

这种正方形线脚与尖拱券相结合,并且在方形线脚结尾设置装饰端头的线脚形式,被称为标签形线脚(Label molding)。方形线脚与拱券的对比使拱券上的图案更加丰富,整个大门的装饰部分集中于门上部。图示线脚来自于英国威斯敏斯特的圣,爱斯姆斯大教堂(St. Erasmus Church, Westminster)。

  • 博斯

哥特式建筑图文(六-哥特式建筑-02)(40)

圣母子的形象是基督教最普遍表现的题材之一。 在结构交叉处雕刻的人像被花朵图案所包围,仿佛在交叉处形成了一个类似于花叶镶嵌的小神龛,明显地突出了圣母子的中心地位。图示博斯图案来自牛津市大教堂修道院(Chapter House, Oxford Cathedral)。

自己学习的同时陆续分享给大家,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尽量做到定期分享一个章节,分步学习,让所看到的知识能够吸收并在工作中应用。本书作者为王其钧老师,有性急非要一次看完的朋友可以自己购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