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重度污染最近(明起京津冀中重度污染)

新京报快讯(记者 李玉坤)根据最新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于3月9日-14日出现一次PM2.5污染过程3月9日白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经出现轻-中度污染,部分城市达小时重度污染,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京津冀重度污染最近?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京津冀重度污染最近(明起京津冀中重度污染)

京津冀重度污染最近

新京报快讯(记者 李玉坤)根据最新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于3月9日-14日出现一次PM2.5污染过程。3月9日白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经出现轻-中度污染,部分城市达小时重度污染。

受此影响,3月10日-11日,北京也将发生一次中重度污染过程。12日受降水和冷空气影响,空气质量将逐步改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定于2021年3月10日0时启动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

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区域内相对湿度大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及时组织专家,对本次污染过程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判。

未来一周以静稳高湿的不利气象条件为主,易造成污染物的累积和转化。根据最新气象条件预测结果,3月9日-1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地面主要受弱气压场控制,将出现静稳高湿的天气。夜间至清晨时段,区域内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且逆温强度逐日增强,大气扩散能力大幅降低,会造成污染物的累积。同时,区域内相对湿度逐日升高,普遍达到80%~90%左右,伴随后期弱降水天气,导致高湿条件持续,使气态污染物二次转化速率加快,促进颗粒物吸湿增长,造成PM2.5浓度快速上升。

根据最新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3月10日-1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部偏南风、高相对湿度和贴地强逆温等不利气象要素维持,大气扩散条件较差,京津冀中南部沿山城市可能出现持续多日的中至重度污染。

10日-14日,区域大部受持续偏南气流控制,叠加强逆温、高湿等气象要素,大气扩散条件极端不利。预计区域北部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山西中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中北部以轻至中度污染为主,京津冀中南部以中至重度污染为主。其中,12日受降水过程及弱东北向冷空气影响,京津冀中北部扩散条件略有改善,但污染形势总体维持。

15日-16日,受西北向冷空气过程影响,区域空气质量自北向南改善,预计区域大部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17日-19日,受可能的冷空气过程影响,扩散条件有利,区域大部空气质量进一步转好,以优良为主。

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结构没有根本改变

专家分析,京津冀地区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产业结构没有根本改变,污染物排放处于高位,遇到不利气象条件,极易出现污染过程。

3月全国经济发展平稳,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信息,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6%,连续12个月位于荣枯线临界点以上,表示生产活动水平较高。以钢铁行业为例,针对247家钢厂的调研显示,3月上旬高炉开工率为83.9%,同比增加6.3个百分点;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为92.3%,同比增加12.2个百分点,生产活动和污染排放水平总体处于高位。

此外,北方地区采暖季尚未结束,采暖带来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较高。目前,我国全年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主要发生在冬春交替时段,集中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等。“十四五”完成“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的目标任重道远。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也认为,要实现治理目标,华北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削减70%到80%。

他认为,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这四大结构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持续发力,采取措施构建长效的大气污染治理体制和机制。”彭应登说,要有一个区域概念,特别是在疏解污染产业的过程中,要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