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哪一年做自媒体(我看到了一个自媒体人的局限性)

昨天,发了一篇对司马南账号被封禁的一些看法,导致在网上遭到群嘲。

很欣慰,因为大家嘲讽我的原因,主要是他们支持司马南这位“爱国斗士”“社会正义”人士。

司马南哪一年做自媒体(我看到了一个自媒体人的局限性)(1)

到这里,我必须为自己辩解一下,纵观整篇文章,我好像都没有批评司马南的爱国情怀。

只是就事论事,对司马南账号被封禁发表了一些看法,就莫名其妙地遭遇一场无妄之灾。

因此今天,我有必要说一下我对司马南的一些看法,消除网友们对我的误会。

司马南哪一年做自媒体(我看到了一个自媒体人的局限性)(2)

我关注司马南老师,也有接近两年的时间了。

记得我刚关注他的时候,司马南总是对世界各地的局势侃侃而谈。

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社会现象、人生百态,等等等等。

说实话,作为自媒体人,我对司马南老师非常地钦佩。

无论什么问题,他都能通过现象看透本质,并得出自己思考的结论。

司马南哪一年做自媒体(我看到了一个自媒体人的局限性)(3)

我自认为做不到这一点,司马南的阅历,以及对人生的体悟,都站在了我达不到的高度。

除此之外,我最佩服司马南老师的,还是其心中一腔爱国热血,以及不畏强权、敢冲敢拼的精神。

例如他对美国贸易战的看法,对俄罗斯与乌克兰局势的看法等等。

他总是能从最刁钻的角度,揭露隐藏在事件背后幕后真凶的丑陋嘴脸。

那段时间,我看司马南的视频看得很爽,他的话简直要说到我心里去了。

后来,司马南又开始谈论联想的问题,专门出了十几期视频,讲述“贱卖国有资产”的事情。

其实对于联想,在这之前,我就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2006年,联想飞线门事件,全球紧急召回,却将中国排除在外。

2018年,联想投票门事件,在会议上,联想将自己手中的票投给了高通,而没有投给华为。

司马南哪一年做自媒体(我看到了一个自媒体人的局限性)(4)

还有联想的电子设备,在国内高价低配,引发网友们的高度不满。

一桩桩、一件件糟心事,实在让人无法对联想心生好感。

但人家家大业大,即使司马南这种体量的自媒体人天天吐槽,也无法对其造成实质性影响。

即使如此,我还是非常佩服司马南,虽无法改变现状,但最起码他敢冒着被限流的风险,站出来说这件事。

这是我对司马南最初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司马南的看法发生了一点点改变。

从司马南身上,我看到了一名自媒体人的局限性。

司马南哪一年做自媒体(我看到了一个自媒体人的局限性)(5)

促使我看法改变的,是司马南在2021年9月7号发布的一段关于游戏的视频。

当时相关部门刚刚出台相关政策,未成年人再次登录游戏,需要扫脸登录。

先说说我对这件事的看法,限制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我举双手赞成。

司马南哪一年做自媒体(我看到了一个自媒体人的局限性)(6)

游戏虽然不是孩子沉迷网络的主要原因,但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在这段视频中,司马南老师却将孩子沉迷游戏的所有责任,全部归到了游戏身上。

如此说法,实在是让我有些无法接受。

我身边亲身经历过一件事情,我的表弟,现在上高中,同样是一个游戏迷。

但他没有沉迷进去,拥有很强的自控力,之所以如此,跟我舅舅姨妈的教育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舅妈每次放假,都会带孩子出去旅游,有时候在市里,有时候则会出市、出省。

表弟见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后,不仅增长了见闻,也通过旅游的方式,成功分散了游戏的吸引力。

司马南哪一年做自媒体(我看到了一个自媒体人的局限性)(7)

因此,我认为,孩子沉迷网络的主要原因,还是家庭的教育问题。

游戏本身当然也有责任,但不应该全部一股脑地怪罪到它的身上。

从这段视频开始,我意识到,原来司马南也不是什么都懂,有时候也会对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侃侃而谈。

至于为何会这样,这就是自媒体人的局限性,为了生存,不可避免地要蹭热度、蹭热点。

即使对不那么熟悉的事物,也要能夸夸其谈,哪怕自己对这件事并不了解。

当然,我自己也是如此,也许错的不一定是司马南老师,而是我也说不定。

司马南哪一年做自媒体(我看到了一个自媒体人的局限性)(8)

促使我看法发生改变的,还有第二个视频,便是司马南老师对莫言的评价。

司马南老师从站队的角度去分析,称莫言小说用国人的悲苦去讨好外国人,因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司马南哪一年做自媒体(我看到了一个自媒体人的局限性)(9)

这本质上是一种崇洋媚外的行为,文学应该为社会导向服务,应该去歌颂,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

因此,司马南老师得出结论,莫言的文学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段视频发出后,评论区掀起了非常大的舆论,网友们都在围绕文学应该为什么服务而讨论。

有的网友认为,司马南老师说得对,文学就应该为社会导向服务,不符合的都应该被淘汰掉。

有的网友则认为,文学创作应该更加宽泛,不应为任何事物服务,呈现美和丑都是文学的一种表达方式。

个人在这个问题上,和司马南老师有些出入。

从写者角度来看,我更倾向第二种说法,社会环境应该给文学提供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

如果作者无法创作心中所思、所想,那文学创作便失去了灵魂。

行尸走肉般的文字,是无法打动读者的。

司马南哪一年做自媒体(我看到了一个自媒体人的局限性)(10)

如果文学只是一味地歌颂,为意识形态服务,那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跟大字报又有什么区别?

当然,文学也不能只是一味地批判,毕竟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

批判的最终目的,无非也是于极度黑暗中,去衬托那束贯穿一切的光。

但司马南却将莫言描述苦难,归责于他在讨好外国读者,方便获取诺贝尔奖,这种说法我是无法接受的。

我们不能因为莫言拿了诺贝尔奖,就认为他是错的。

给错者定义的唯一理由,应该是他做错了事,而拿奖并不是什么错事。

相反地,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个人拿了诺贝尔奖,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是对的。

给对者定义的唯一理由,同样是他做了正确的事,得奖并不代表一个人就是对的。

既然无法通过得奖定性是对是错,那我们就不能对一个人横加指责,给他扣上帽子。

司马南哪一年做自媒体(我看到了一个自媒体人的局限性)(11)

通过这两件事,我发现了司马南作为自媒体人的局限性。

司马南哪一年做自媒体(我看到了一个自媒体人的局限性)(12)

1、为了蹭热度和蹭热点,保持足够的关注度,无可避免要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侃侃而谈。

2、一定体量的自媒体人,在发表见解的时候,无可避免地会引导舆论和价值观导向,即使不是作者本意。

这样的现象,不止在司马南身上发生,同样也在很多自媒体人身上发生。

而作为一名老自媒体人,我想司马南对这些看得很透,但其本人却对此无可奈何。

不只是他,所有自媒体人对此都没有办法,只能勉强自保,这几乎相当于行业内的潜规则。

因此,我认为司马南是个市侩、正义、行走于刀锋之上游刃有余,也懂得自保的聪明人。

作为自媒体人,我佩服他,因为他说出了很多人不敢说的话,称得上是一名“斗士”。

但我们也应该承认,人无完人,司马南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缺点。

司马南哪一年做自媒体(我看到了一个自媒体人的局限性)(13)

因此,我的建议是,在如今的自媒体中,千万不要造神,也不要将任何自媒体人的话当成圣旨。

归根结底,自媒体人的话都是自己思考的结果,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我们还是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社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