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解读(装在套子里的人)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晴天带雨伞,耳朵塞棉花,把脸缩进领子,坐车躲入车篷……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堪称响当当的文学经典。

这个叫别里科夫的小教员,生动地展现出一个人的胆小怯懦、古怪猥琐、迂腐可笑。

他像一只受惊的老鼠,惶惶不可终日,可在别人看来,却是个十足的小丑。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解读(装在套子里的人)(1)

读书时看《套中人》,对别里科夫也是极尽嘲笑之能事。可当我被生活催熟后,竟发现他身上重叠了无数人的困惑与无奈。

捉摸不透的命运、险象环生的日子,不也时常把我们逼入一个个“套子”?

生活暴击后的认怂、苦难腌渍后的怯懦、失败锤击后的颓废……让我们不知不觉活成了别里科夫,每天小声嘀咕着:“可别再出什么乱子。”

真是年少读不懂契诃夫,读懂已是套中人。

1

  • 生活突然狰狞起来,谁都会害怕认怂。

19世纪末,垂死挣扎的沙俄政府。

无数个秘密警察,像幽灵一般隐匿于大街小巷,窥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

稍有不慎,大家就可能被捕入狱,遭受一番严刑拷打,甚至被流放、处死。

日子本就贫困交加,一个个突如其来的意外,着实让人胆战心惊。

希腊语教师别里科夫,就在这样窒息的环境中,活得小心翼翼。

政府忽然出台禁止学生恋爱的法令,他便慌张地跑去校长室,要求把谈恋爱的学生全部开除;

城里新建了戏剧小组和阅览室,他立马断定聚众要出乱子,急匆匆躲回家中;

看着有人因反抗被捕,他更是吓得浑身哆嗦,抱头鼠窜。

动荡的生活,让别里科夫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

一天晚上,他刚睡下,就听见窗户被人撬开,斜眼一瞧,竟是个满脸凶相的小偷。

他立马装死般一动不动,本以为性命不保,可结果却是有惊无险,小偷溜达一圈就走了。

可别里科夫当时却被吓倒瘫痪在床上,一连几个月都不敢出门。

自从闹过小偷,别里科夫把家中的门窗全钉死,彻底成了一个怂包。

我们嘲笑别里科夫动不动就吓个半死,然而人到中年,谁又不是他呢?

碾压一个中年人,别说时代的巨轮、命运的磨盘,哪怕一点小小的意外,也足以让我们惊慌失色。

公司政策一变,“饭碗”怕是不保,自此单位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你敏感的神经;

面对职场陋习,本想仗义执言,却不想突来一波裁员,杀鸡儆猴般让你闭上了嘴;

关注客户脸色,迎合领导心思,刚庆幸自己周旋得开,可别人的一招算计,又让你瞬间绝望。

少年时,你骑马仗剑走天涯,敢怒又敢为,可历经生活的变故后,却越来越胆小怕事,畏首又畏尾。

没有人天生犯怂,所有的贪生怕死与自我封闭,不过都是面对意外的应激反应。

当生活突然露出狰狞的面孔,谁都可能被瞬间吓傻,慌不择路地躲入一个个套子。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解读(装在套子里的人)(2)

2

  • 别嘲笑那个胆小的中年人,认怂也是生存谋略。

别里科夫的胆小已人尽皆知,但他逆来顺受的丑态,却也是一种畸形的保护。

学生违反宵禁偷跑出去,他跳着脚地把人抓回来;同事参加聚餐舞会,他厚着脸皮上门劝诫。

为了不出乱子,他不厌其烦地四处游走,告诫大家想要活命,最好老老实实待在家里。

小说里,最精彩的一幕,是别里科夫恋爱的桥段。

他和一个名叫瓦莲卡的姑娘一见钟情,又在校长太太的撮合下走到一起。

瓦莲卡天性自由散漫,喜欢跳舞、喝酒、唱歌,还时常与男士结伴,去户外骑自行车。

她的每个举动,都几乎将别里科夫吓疯。

同样的,为了不出乱子,别里科夫上门苦劝,喋喋不休地给瓦莲卡和她的弟弟柯瓦连科讲道理。

虽然,大伙烦透了他,但不可否认,别里科夫为所有人编织的套子,让大家的确躲过了不少腥风血雨。

起码,秘密警察没带走这个学校的任何人。

一直以来,别里科夫作为封建制度的卫道者被钉死在耻辱柱上。

可当你把视角放回普通人身上,别里科夫的胆怯,也是一种生存谋略。

他见识过沙皇的残暴,知道小人物的无助,更明白想要不出乱子,人就得低头认怂,屈服听话。

不要嘲笑别里科夫,认怂也是一种规避风险寻求安稳的智慧。

活了小半辈子,人才懂得鲁莽行事只会吃亏,横冲直撞除了弄疼自己,压根伤不到别人。

有个很戳心的段子:

千万不要大声骂那些刚毕业的新人,他们可能一走了之,但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无论怎样,他们也不会离开。

我们为什么如此没脾气?

因为,吃过的亏早已帮我们脱去了坚硬的皮。岁月缓慢捶打下,谁都悟出了忍耐,才是以弱对强的解药。

受了委屈,宁愿在地铁站独自痛哭,也不去找人算账;遭到误解,哪怕怒火直冲脑门,也不会无休止地纠缠。

不再以卵击石,不再意气用事,每个胆小的成年人都练就了一副百毒不侵的躯体。

学会了认怂,受得住嘲讽,扛得住打击,能伸更能屈,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清醒。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解读(装在套子里的人)(3)

3

  • 一地鸡毛的生活,才是那个最大的套子。

一次,喋喋不休的别里科夫惹怒了年轻教师柯瓦连科,被对方像提溜小鸡一样扔下了楼梯。

他狼狈地逃回家,不出一个月,竟郁郁而终。

亲友们为他送行,本以为他的遗容会愁云惨淡,却不想躺在棺材里的别里科夫却面容温和,甚至带有几分喜色,仿佛“很高兴被装进了套子,从此再也不必出来。”

别里科夫结束了他担惊受怕的一生,而人们也因摆脱了他,内心洋溢着难以言说的兴奋。

几十年来,别里科夫就像一张蛛网,粘牢了所有人,使得大家不敢反抗、不敢追求理想,裹足不前,犹如困兽。

他死了,不少人心里翻涌着一股冲动,发誓要将人生重新来过。

谁料,就在别里科夫死后一周,所有人的生活回到了原来的样子,“依旧那么残酷且令人厌倦”。

小说最后,别里科夫的同事说出了大伙心声:

“我们忍气吞声,任人欺辱,为了混口饭吃,有个温暖的小窝,捞个一官半职,我们只会说谎、陪笑!”

发完牢骚后,他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像从前一样过活。

你看,困住大伙的根本不是别里科夫,而是命运与生活共同缔造的牢笼。

如今,别里科夫的时代早已远去,但我们仍被禁锢在各种套子中。

做销售的,拼命喝酒;坐办公室的,拼命熬夜;干小买卖的,拼命赔笑脸。

没人逼你这样,是你在与生活的交手中,被生存的问题裹挟着向前。

房贷车贷,父母的赡养费,子女的教育金,让人疲于奔命,不能撒手不管;

事业瓶颈、工作委屈,让我们在心里骂了一百遍,但最终不也得继续干;

理想破灭,活得蝇营狗苟,你比任何人都厌弃自己……

但面对这一地鸡毛的生活,你又能怎样?

想放弃,可生活的无数触角早已将你绑牢;想反抗,一家老小仿佛人质般钳制住了你。

曾经的我们叫嚣着人不能失去自由,可到头来想想,还是算了,自由换不来柴米油盐,撑不起躲雨的屋檐。

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我们只会越来越惜命。

在生存危机中凉拌死撑,不是某个人的困局,而是大家相似的命运。

谁也别看不起谁,我们都是生活的“套中人”。

这是妥协,是成熟,也是每个人中年人的责任。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解读(装在套子里的人)(4)

4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为我们画的一则讽刺漫画。

别里科夫如同一面镜子,一面照着他自己,一面照着你我。

我们嘲笑他,厌烦他,怜悯他,却也在生活的套子里,慢慢成为了他。

同是红尘悲伤客,莫笑谁是可怜人。

如今我们读懂了契诃夫,也理解了套中人,那是因为我们已经慢慢懂得了生活。

而这,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不幸。

点个赞吧 ,愿每个被套住的中年人,都能在和生活的交手之中,占据上风,护得一家周全。

作者:洞见·瑾山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