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第45篇解读(品读不一样的诗经第三篇)

传承经典、从诗经开始,以文会友。

诗经第45篇解读(品读不一样的诗经第三篇)(1)

在经典的文字里慢慢走,以一颗沉静的心,一种沉思的姿态,共同穿越一段孤独、寂静但又无比丰盈的读书时光。

诗经第45篇解读(品读不一样的诗经第三篇)(2)

《诗经》第三篇卷耳是名篇中的名篇,郭沫若诗经译本曾用卷耳作为书名

诗经第45篇解读(品读不一样的诗经第三篇)(3)

对于《诗经》中的“卷耳”篇里的主人公是男是女的三大猜想

《卷耳》是《诗经》中名篇的名篇,现代注本一般都释义为一位妇人为思念他的丈夫而做的一首民歌,但实际上这首诗歌的含义却是非常复杂的。

  第一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周行”相当于现代的工作调动,而这整句话的意思是:“形容女子在采野菜,想起自己的夫君被征调走了,不知道情况怎么样,所以无心采摘,只采了半筐子野菜。”从这一句看,这首诗的主角应该是一位女性,

而从第二句话开始,里面描写的场景应该是坐着马车,去登山喝酒,有些借酒消愁的意境,据此推论,这应该是一位男子的行为。

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种不出版本的猜想:

第一种猜想:

来自于钱钟书先生的一种说法“话分两头,双管齐下”的表现手法,第一节是以一位正在思念夫君的妇人的口吻,第二节以被思念的男方的口吻来写。如王维的《陇头吟》有两句:“长安少年游侠客,关西老将不胜愁”,诗篇以老将为国征战的生活描写为主,以少年楼上看星吹笛为引,相互照应,是一种新颖的艺术手法,《卷耳》也是如此,分别写了一对男女的思念之情,各自抒发自己的感情,然后合成了一首诗。

第二种猜想:

诗经源于生活,后又被采纳至宫中进行完善,用来当教育后妃的思想品德的课件,所以每首诗都能影射到后宫的生活中去。诗经里有很多采摘劳作的场景,但是用在教育后妃时,肯定也不是让后妃去身体力行的劳动,于是这首诗便释义为:后妃辅助周文王以求贤士等等。从此就有了一个“明君任用贤良”的主旨。

第三种猜想:

这首诗是合二为一,原本是两首诗,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错简,把本来的两首诗混合成了一首诗。《卷耳》的第一节和后三节似乎存着明显的矛盾,让后人大费猜想,而如果第一节原本是单独一首诗,主旨就是女子思念征夫,而后三节是另一首诗,主旨是征夫思家,这个矛盾便迎刃而解了。孙作云在《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一书中承袭了这个观点,并推测这两首诗的原始形式如下:

第一首: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采采卷耳,不盈** 。嗟我怀人,置彼** 。

采采卷耳,不盈** 。嗟我怀人,置彼** 。

第二首: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诗经第45篇解读(品读不一样的诗经第三篇)(4)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

除了这些有趣的,作者是男是女的猜想,《卷耳》同样包含着许多当时的人文器物的描写。

如:

  • 1,卷耳:一般人都认为卷耳就是如今的苍耳,但是显然这是不对的,苍耳并不是野菜,不能采来吃的,另一种解释是山西这边的野菜地蔓,形状象木耳,可以晒干后存放起来,吃的时候泡到水里就会像木耳一样舒展开。
  • 2,金罍:是金饰的一种酒具,大肚小口,是诸侯上卿宴享时用的贵重礼器,“我姑酌彼金罍”用得起这种器物的就不是平民百姓,所以《卷耳》应该是西周早期的作品。
  • 3,兕觥:兕是犀牛,兕觥是用犀牛角做的酒具,一说是木刻的,做成犀牛角的造型,这种酒具容量特别大,所以推测为一般用于宴会上的罚酒,后考古发现的罍和兕觥大都是青铜制品。
  • 4,周行:在普通释义里应该是形容远征的丈夫的,但是根据《鹿鸣》有“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大东》有“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来看都是大道的意思。据《大东》记载:“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这是形容周代的国道又直又平。可见周代时期人们很重视道路建设,有相当高的水平,周建成后有“帮畿千里”的说法,所以“周行”极可能是对道路的形容,一条笔直宽阔的官道。

诗经第45篇解读(品读不一样的诗经第三篇)(5)

圆涡纹罍,牛首铸有菱形族徽铭文,罍与兕觥都流行于商代中期至周代早期。

小结:

从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卷耳描述了两种不同层次的百姓生活,所以也可以解释为,一个皇孙贵族,受到了官场排挤被远远调任,心中烦闷,借酒消愁,在路途中,他看到一个采卷耳的女子,只采了半篮子的卷耳坐在官道边哭,他一时好奇就询问了因由,这个女子因为思慕被远征的夫君而发愁,让这位贵族触景生情,同病相怜,写下了这首诗,所以诗里就包含了两种不同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场景。

《诗经》被尊为儒家六经之一,地位尊贵,虽然形式上是诗歌,实质上却是讲政治的,里面除了这些简单的表面意思,都还隐隐包含着一些影射之意,是臣下向君主的劝谏之书,很长一段时间被用于在后妃的德行教导之上,就是所谓的“后妃之德”,儒家特别重视榜样的作用,所以周文王便成了男人的最高榜样,而他的妻子作为第一夫人自然就成了女子的榜样,于是政治统治者不但是统治者,更是人民的道德楷模,而他的皇后“母仪天下”,也成了女性们效仿的对象:树典型,学典型,没典型,立典型。

政治和道德统一,政治领袖总要身兼道德导师的角色,久而久之,老百姓也就习惯仰望,习惯效仿了,这实在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政治技术。

诗经第45篇解读(品读不一样的诗经第三篇)(6)

同样的在《卷耳》里“置彼周行”原意为:征夫被弃置在那条大路上,引申为征夫久在军旅,迟迟不归。这里的置应该解释为:废弃。

《晏子春秋》“置大立少,乱之本也”, 是说一国之中废弃嫡长子而立少子为君,这会在将来引发动乱,这里的置就是废弃的意思。《国语》也有“以小怨置大德”,是说因为一点小小的怨愤就弃大德于不顾。

“置彼周行”也是同样的用法,是说弃置了平坦的大道,后面才有了辛苦的登山之途。第一句话也可以翻译成:“茂盛而鲜艳的卷耳菜呀,装不满一个浅筐。可叹我这个伤心人啊,放着平坦的大道不走,偏偏去走崎岖的山路。接下来的三节全是在写登山,山越登越陡,人和马也越来越累

《诗经》以小见大,以底层仰视贵族,流传千年,包罗万象,需要沉下心来细细品读。今天就讲到这里了,如有所帮助欢迎关注评论,谢谢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