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清吹独奏经典(焦作王建老师带我们认识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相传埙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古时候,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抡起来一兜风能发出声音。后来人们就拿来吹,就慢慢地演变成埙。

埙清吹独奏经典(焦作王建老师带我们认识最古老的吹奏乐器)(1)

陶制的埙是古代就流行的乐器之一,属于吹奏鸣响乐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埙的演奏就很盛行,延续至今。埙在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现在有八孔,九孔,十孔,双八度等,六孔埙不常见)。亦称“陶埙”。

埙清吹独奏经典(焦作王建老师带我们认识最古老的吹奏乐器)(2)

春天的一个周末,来片焦作武陟小董乡的黄河泥埙大师——王建老师推出免费“听黄河泥埙课,赏千年天籁之音”活动,引起了焦作文化界人士的关注和喜爱。

埙清吹独奏经典(焦作王建老师带我们认识最古老的吹奏乐器)(3)

埙作为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声音幽深旷古,仿佛能深入你的灵魂。伯氏吹埙(xūn),仲氏吹篪(chí)。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古人吹奏埙和篪(均为古代乐器)发出的声音似乎依然在我们的耳边回荡,这大概是对埙最早的描述。

埙清吹独奏经典(焦作王建老师带我们认识最古老的吹奏乐器)(4)

王建老师家在武陟县小董乡,是个制埙、吹埙的能手,远近闻名,王建有着诸多头衔:中国民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竹笛葫芦丝学会副会长、焦作市葫芦丝巴乌学会名誉会长、武陟县音乐家协会主席……

埙清吹独奏经典(焦作王建老师带我们认识最古老的吹奏乐器)(5)

王建老师正在制作黄河泥埙

埙清吹独奏经典(焦作王建老师带我们认识最古老的吹奏乐器)(6)

王建自幼受音乐教师出身的父亲熏陶,对吹奏乐器情有独钟。后来,他考入某部队文工团担任笛子演奏员,继而到中国音乐学院进修,开始研究我国的传统乐器,埙就在这个时候进入他的视线。

埙清吹独奏经典(焦作王建老师带我们认识最古老的吹奏乐器)(7)

经过20载潜心钻研,王建老师用家乡武陟县黄河岸边的黄河泥精心制作了黄河泥埙,成为优秀的民族乐器。

埙清吹独奏经典(焦作王建老师带我们认识最古老的吹奏乐器)(8)

黄河泥埙选材自黄河边的胶泥,母亲河水滋养的黄河泥品质细腻、柔滑、粘连、杂质少、可塑性强而又不过于软塌。

埙清吹独奏经典(焦作王建老师带我们认识最古老的吹奏乐器)(9)

王建老师做出来的埙,造型各异、音准规范、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色泽自然、古朴淡雅、手感温润细腻,散发着黄河泥独特的幽幽远古气息。再配以精美典雅的绘画、古朴的文字,精心烧制后再涂漆上色,使黄河泥埙显得更加引人。

埙清吹独奏经典(焦作王建老师带我们认识最古老的吹奏乐器)(10)

王建老师精心烧制的黄河泥埙轻巧坚固,精致脱俗,集工艺品、民族乐器、旅游商品、玩具、纪念品于一体,凝聚着厚重大气、深沉悠远的黄河文化气息。

埙清吹独奏经典(焦作王建老师带我们认识最古老的吹奏乐器)(11)

2013年5月,在武陟县荣获首个“中国黄河文化之乡”称号的过程中,黄河泥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15年10月中旬在加拿大举行的中加文化节上初露头角,即荣获银奖。

埙清吹独奏经典(焦作王建老师带我们认识最古老的吹奏乐器)(12)

之后,黄河泥埙又登上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 栏目,被著名歌手白玛多吉精彩演绎。

埙清吹独奏经典(焦作王建老师带我们认识最古老的吹奏乐器)(13)

王建老师正在为焦作文化界人士讲述黄河泥埙的历史传承。

埙清吹独奏经典(焦作王建老师带我们认识最古老的吹奏乐器)(14)

黄河泥埙,其声原始古朴、浑厚悠远、深沉苍凉、大气凝重,黄河泥埙演奏的乐曲韵味袅袅,直抵人心,猎人魂魄,耐人寻味,回味无穷,给人以历史沧桑、人生厚重、意犹未尽、丰富多彩的美感。

埙清吹独奏经典(焦作王建老师带我们认识最古老的吹奏乐器)(15)

焦作黄河泥埙民间演奏团剧照

黄河泥埙,是一件沉思的乐器,怀古的乐器。黄河泥埙,是黄河文化的符号、载体,它演奏的是抑扬顿挫波澜壮阔的黄河音乐,传播的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

埙清吹独奏经典(焦作王建老师带我们认识最古老的吹奏乐器)(16)

焦作黄河泥埙民间演奏团剧照

黄河泥埙,声音可荡涤我们的心灵,可净化我们的灵魂。希望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黄河泥埙,加入到吹埙人的行列,把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埙清吹独奏经典(焦作王建老师带我们认识最古老的吹奏乐器)(17)

焦作黄河泥埙民间演奏团剧照

(本文参考江苏埙友文章《黄河泥埙王建——古韵悠悠埙中飘》,并部分采用焦作日报及曹欢、尚小西拍摄的图片,一并致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