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活动12年一次(潮汕人的七月半)

到了广东潮汕,你就知道民俗气息多浓郁,不管是阴历初一十五还是初二十六,哪怕是平时,也有很多民俗活动。

潮汕民俗活动12年一次(潮汕人的七月半)(1)

昨天,刚好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我感受到了潮汕中元节的特别。这些形式,这些初衷,其实是美好的。一起来了解吧。

潮汕中元节,的的确确与外地不同。潮汕人叫它“七月半”,因为这一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日。

潮汕民俗活动12年一次(潮汕人的七月半)(2)

中元节的必备粿品是“安仔粿”。

在潮汕地区,薯粉粿、面粿、无米粿、甜粿……各类粿品满目琳琅,它们是勤劳朴素的潮汕“姿娘”(女人)所创造的,当然,也有部分潮汕男人能够制作粿品。这是外话。

中元节的安仔粿,我来跟大家“科普”一下:

潮汕民俗活动12年一次(潮汕人的七月半)(3)

安仔,就是图案的意思。安仔粿,就是一种粿品,上面印着富有寓意的图案:石榴象征多子,鱼象征年年有余,荔枝象征生活甜甜蜜蜜,老仙翁象征多福多寿……这是节日的祭祀品,也代表了潮汕百姓祈求平安幸福的愿景。

潮汕民俗活动12年一次(潮汕人的七月半)(4)

潮汕民俗活动12年一次(潮汕人的七月半)(5)

中元节前后,潮汕不少地区还举行了相当规模的“盂兰会”。盂兰会俗称“施孤”,就是为没有后代的先灵(孤独的灵魂)超度,让他们“吃”得饱饱的。这也体现了人间大爱,也是一种忠孝仁义善心的美好伦理的体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