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云端育人更育心)

“通过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让我懂得了养成乐观积极的心态是多么重要。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霾,而积极乐观的心态正像是一束不可遏制的强光,必将刺破阴霾,化为希望与力量。”平顶山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的李旭同学在谈起参加学校举办的春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这样说道。

自3月23日以来,平顶山学院学生处主动探索疫情下、春季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积极开展以“拥抱春天 温暖同行”为主题的春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努力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实施春雨计划,分层次开展心理辅导。

平顶山学院在3月25日——4月5日期间积极组织全体在校学生(包含所有在校应届毕业生)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摸排疫情期间学生心理状况,组织学生线上填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问卷》,共收到有效问卷20340份,参测率97.4%。在心理普查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全校专兼职辅导员和心理咨询专职教师,通过与学生谈心谈话,及时、精准地了解学生情况,做到“一人一档、一人一案”,进而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春雨计划,重点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从“学校-学院-朋辈-自我”分层次开展心理辅导,计划实施以来,共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400余人次。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云端育人更育心)(1)

开展主题教育,打开云端育人新模式。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平顶山学院利用网络开创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结合当前疫情突发、延期开学、线上教学、春季来临等情况,面向学生和家长线上推出《共抗疫情,心理关爱,平院在行动》《国鼎育心讲堂》等心理健康教育系列专题13期。文章内容贴近实际、贴近师生,有效解答了居家期间情绪调节、疑病、家庭关系处理、学习拖延等问题,累计获得15000多次转载量。各二级学院也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QQ群、钉钉直播等网络媒介开展主题班会,紧紧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专题文章,以读书会形式,通过领读、朗读、读后感征集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自我调试方法与技巧,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组织云端活动,创新方式方法求实效。

平顶山学院各二级学院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结合当前实际组织开展了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在本次春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读”,即阅读心理学优秀书籍、名篇佳作200余本;“写”,即书写心理健康主题网文、书法作品304副;“拍”,即拍摄富有感染力的图片、英语短视频、微电影437部;“画”,即创作直击心灵的画作、动漫、表情包280个;“唱”,即唱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歌曲27首;“看”,即观看心理学经典电影13部。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不断吸引学生们积极踊跃参与其中,有效增添了学生们的居家乐趣,提升了心理防护意识,更好地帮助他们以更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面对疫情、面对生活、面对学习。

平顶山学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关于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多措并举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疫情危机化为教育契机。在春季心理问题高发的特殊时期,学校主动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将传统的“面对面”的线下工作形式转变为“键对键”的线上形式,并针对当下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分析、创新方式、迅速行动,积极推进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田晓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