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角度怎么理解性格(什么是个性和性格)

心理学角度怎么理解性格(什么是个性和性格)(1)

什么是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个性对于一个人的活动、生活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前途有直接的作用。

个性的内涵、外延十分丰富,我们所提的“要强”、“固执”、“坦率”或“文雅”、“平和”、“柔弱”等只不过是个性的一些具体表现形式,而不是个性的全部内容。

心理学角度怎么理解性格(什么是个性和性格)(2)

个性因人、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互相排列组合,结果就产生了在个性特征上千差万别的人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中的个性特征的变化。

性格是人格的具体表现,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此相适应的习惯的行为方式。性格是组成个性的重要心理特征。其特点是性格的后天社会性;从态度表现出来的性格的内心深在性;从行为表现出来的性格的外在表露性。

1、性格可表现在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方面,如对个人、集体、社会、劳动、工作态度,对他人和对自己的态度;

2、性格的差别可表面在意志特征上,如决心的大小、行为的自学控制能力、对紧急或困难情况的反应及长期持久工作的毅力等;

3、表现在人的情绪上,如情绪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在支配一个人的经常心境等;

4、表现在感知、记忆、想像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方面。

性格是个性最鲜明的表现,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性格不仅与气质、智力(综合性能力)的关系非同一般,而且,性格还具有情感特征和意志特征。

更多精彩关注十分钟心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