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唐诗300首大全(干货唐诗诗体大致简介)


古人唐诗300首大全(干货唐诗诗体大致简介)(1)

宫体诗

《春别诗四首》其四

萧子显

衔悲揽涕别心知,

桃花李花任风吹。

本知人心不似树,

何意人别似花离。


古人唐诗300首大全(干货唐诗诗体大致简介)(2)

宫体诗产生于南宋齐梁之际,“宫体”之名,最早见于《梁书·简文帝纪》对于梁简文帝萧岗的评语:“然伤于轻决,当时号曰宫体。”萧岗做太子时,经常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诗歌内容多为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艺术形式上则追求辞藻靡丽,时称“宫体”。萧岗、萧绎、徐干、徐凌、庚信父子是宫体诗的代表诗人。

“宫体”诗一方面指这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另一方面又指在宫廷形成的一种诗风。宫体诗在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时期都很盛行。

人们历来对宫体诗褒贬不一,批评者多认为其中有不少作品以写宫廷中生活及妇女体态为内容。事实上,宫体诗的内容并非限于妇女生活,也不乏一些抒情咏物之作。但总的来说,宫体诗的格调流于轻浮,诗风比较柔缓靡弱,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它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在艺术形式上比永明体更趋于格律化。

(见《唐诗全解》第4、5页)


古人唐诗300首大全(干货唐诗诗体大致简介)(3)

五言诗

咏史

班固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古人唐诗300首大全(干货唐诗诗体大致简介)(4)

五言诗就是全篇每句都是五个字的诗体。最早产生于汉代,魏晋以后逐渐兴盛,经过六朝、隋代、唐代不同时期的发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主要的形式之一。

古代就有五言诗始于李陵《与苏武诗》一说,如韩愈的《荐士诗》曰:“五言出汉时,苏(武)李(陵)首更号。”白居易的《与元九书》也说:“国风变为骚辞,五言始于苏李。”清代赵翼《陔余丛考》中说:“五言诗,汉初郊庙乐歌但有三言,四言及长短句,无所谓五言者。”《文心雕龙》曰:“汉成帝品录三百余篇,不见有五言。盖在西汉时五言尤是创体,故甄录未及也。五言诗断以古诗十九首及苏李赠答为始。”从上述论著可以考察五言诗的产生时代。五言诗是吸收民歌的形式而形成的。汉代的乐府民歌如《白头吟》《江南》《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就是五言诗。最早由文人创作的五言诗,一般认为是班固的《咏史》。

唐人也作有大量的五言古风及无言律绝,如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品质上,都值得称道。

(见《唐诗全解》第10页)

古人唐诗300首大全(干货唐诗诗体大致简介)(5)

无题诗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古人唐诗300首大全(干货唐诗诗体大致简介)(6)

唐代诗歌中,常见以“无题”为题的诗篇。无题胜有题,之所以名“无题”,或是因为作者不便于直接用题目来表明诗歌的主旨,或是难以选择的一个恰当的题目来表现主旨。这样的诗,往往寄托着作者难言的痛楚和情思,执着的情怀和追求等。

“无题”诗的写作,以李商隐最为著名,但并非始于李商隐。中唐的诗人卢纶、张籍、李德裕等都各有无题诗传世,但是都没有像李商隐那样大规模地写作无题诗。李商隐的无题诗共17首,都是唐代有名的诗篇,后人作诗也常常沿用此题。

无题诗多以爱情相思为题材,后人就把无题诗作为爱情的别称。李商隐的无题诗有两种:一种是朦胧隐晦的爱情诗,另一种则是借恋情来寄托激愤、抒发感慨。李商隐的无题诗意境朦胧、情思婉转、文词瑰丽,部分诗歌有所寄托,寓意明显。

(见《唐诗全解》第15、16页)


古人唐诗300首大全(干货唐诗诗体大致简介)(7)

近体诗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人唐诗300首大全(干货唐诗诗体大致简介)(8)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形成于唐代,并得以盛行。唐代诗人为了与不受格律限制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将其取名为近体诗。

近体诗格律极为严整,篇有定句,即除排律外,每首诗的句数是固定的;句有定字,即每句诗的字数也是固定的;韵有定位,即押韵的位置是固定的,韵脚极为规范;字有定声,即诗句中各字声调的平仄也是固定的;联有定对,即律诗中间各联要求对仗。与古诗体相比,近体诗的形式更加整齐,节奏更加和谐,但同时,也增添了更多的限制和约束。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和排律(十句以上)三种。其中,以律诗的格律作为基准来看,绝句的格律相当于半首律诗,而排律则是律诗在句数上的延长。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近体诗在诗歌创作的格律方面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这有利于规范诗歌的创作;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增加了诗歌创作的难度,更有甚者,后来有人对不入律的诗歌一律予以否定,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宋代诗歌中窥见一斑。这种规定对诗歌的创作造成了较大的约束。

(见《唐诗全解》第24、25页)

古人唐诗300首大全(干货唐诗诗体大致简介)(9)

咏史诗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古人唐诗300首大全(干货唐诗诗体大致简介)(10)

咏史诗又叫怀古诗,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对象而咏写的诗歌。咏史诗大多是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悟而作。我国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是东汉班固所作的《咏史》。

咏史诗的特点首先是诗中或有历史人物,或有历史事件,或有历史遗迹。当然,由于是文学作品,所以诗中的“历史”不像史书中那么明确。如苏轼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提及赤壁之战,但是后人对苏轼是否真正到过赤壁古战场颇多争论。其实,单就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而言,这样的争论毫无必要,因为苏轼是在咏怀历史,而不是在如实地记述历史。正如《贞一斋诗说》所说:“咏史诗不必要凿凿指事实,看古人名作可见。”

诗人写作咏史诗,常常不是为了发古人之幽思,这类诗表面上是在凭吊古人,实际上却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他们往往把史实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来感慨个人遭遇,或是针砭时弊。借古讽今是最为常见的表现手法。

(见《唐诗全解》第172页)

古人唐诗300首大全(干货唐诗诗体大致简介)(11)

七言诗

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古人唐诗300首大全(干货唐诗诗体大致简介)(12)

七言诗是指全篇每句均为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的诗体。这是我国古代主要的诗歌形式之一。七言诗包括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七言排律等几种形式。

七言诗起源于民间歌谣。先秦时期《诗经》《楚辞》中就已经出现了一些七言句式。

到西汉时,除了《汉书》所记载的《上郡歌》《楼护歌》以外,还有司马相如所作的《凡将篇》、史游作的《急救篇》等七言韵文。

到了东汉时期,七言、杂言民谣数量更为巨大,如东汉末年出现的《小麦谣》《城上鸟》等都是非常生动、通俗流畅的七言或杂言的民间作品。

魏时曹丕所作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首由文人创作的完整的七言诗。后来的汤惠休、鲍照都有七言诗作。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把原来七言诗中的句句用韵变为隔句用韵,而且还可以换韵,为七言诗体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从梁代开始到隋代这段时期,七言诗的数量逐渐增多。直到唐代,七言诗真正进入例如繁荣期。

七言诗的产生,为诗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具有更大容量的表现形式,这对我国古典诗歌艺术表现力的进一步丰富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见《唐诗全解》第225页)

古人唐诗300首大全(干货唐诗诗体大致简介)(13)

注:图源于网络,侵权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