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1)

还记得我们当初为什么选择入党么,还记得我们是以怎样的热血与壮志宣读入党誓词的么?

一 · 重温入党誓词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2)

他不仅是一段文字,更是一个承诺,一颗初心,一生信仰。

二 · 畅游红色基地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96周年之际,红旗渠景区为感恩党、回报老党员,利用自身红色资源和景观元素,特别推出“红旗渠见证·我是一名合格党员”优惠活动,带领大家回顾红色历史,畅游红色基地。

活动·政策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3)

1

活动意义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以杨贵为书记的林县县委领导下,苦战十个春秋,在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凿出了震撼世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的建成,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同时孕育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核心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干部作风、革命精神等十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她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发扬和光大,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她都是激励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大家相聚在巍峨的太行山麓、美丽的红旗渠畔,将近距离学习感悟当年参加修建红旗渠的共产党员、干部和群众战天斗地的豪迈情怀,学习感悟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2

活动安排

时间:

D1:早出发赴林州参观世界第八大奇迹——人工天河红旗渠,中午抵达林州,午餐后下午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展厅(时间2小时),看红旗渠电影(50分钟),讲党课(时间1.5小时),参观分水闸后自由活动。

D2:早餐后赴青年洞景区现场教学:走在悬挂在巍峨雄险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更使你领略到人工天河的无尽诗意,欣赏大自然的绝色风光(2小时)。参观凌空除险和铁姑娘打钎实景表演(时间0.5小时),然后赴红旗渠实践基地现场体验当年修渠项目:推民工车、抬太行石、抡开山锤,学员可分组比赛,感受当年修渠之艰苦(1.5小时)。

地点:红旗渠风景区

重温入党誓词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4)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5)

重温入党誓词。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红旗渠及其孕育形成的红旗渠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在中国共产党96岁生日到来之际,走在长渠之上,站到党旗之下,高声朗念入党誓词,来一次灵魂的净化和精神的洗礼。

参观红旗渠纪念馆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6)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7)

参观红旗渠纪念馆。作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的红旗渠纪念馆很好地向游客展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珍贵的历史图片、真实感人的故事、昔日修渠时的工具无不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参观者,让人感叹林县人民在极其困难的自然条件下修建这一伟大奇迹的豪迈气概和英雄壮举,更是鼓舞着各位参观者对未来美好的不懈追求。

看纪录片、听党课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8)

看纪录片、听党课。在分水苑多功能厅观看《红旗渠》纪录片,让人们追随生动鲜活的黑白光影,走进那段难忘岁月。听一堂党课,重温一段艰苦卓著,战天斗地的历史。忆苦思甜,比对今昔,获得心灵震撼,激发豪迈情怀(需提前48小时预订);

青年洞宣誓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9)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10)

青年洞宣誓。“七一”前,红旗渠景区内党旗飘扬,誓言铮铮,人潮涌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纷纷组织党员干部、优秀员工在红旗渠纪念馆学习红旗渠精神,在青年洞开展党性教育实践活动。

观看“凌空除险”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11)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12)

观看“凌空除险”。凌空除险是当年修建红旗渠最为壮观和惊险的情景。在青年洞天河亭,由当年“除险英雄”任羊成亲自指导培训的新一代“除险者”腰系绳索,在悬崖往复飞荡的“凌空除险”表演是红旗渠最为震撼惊险的节目。通过观演,可以真切感受到当年修渠者不畏艰辛的精神风貌和勇于创新的非凡勇气。

观看铁姑娘打钎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13)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14)

观看“铁姑娘打钎”表演。这是以红旗渠上铁姑娘的故事为原型创作的“铁姑娘打钎表演”。四人抡锤一人扶钎,当年,这种工作模式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凤凰展翅”。现在,你也可以在此抡上一锤扶上一钎,体验一下当年铁姑娘和男同志一起抡锤打钎,开山放炮,真正顶起半边天的感觉。

推民工车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15)

推民工车。中国很少有地方为普普通通小推车而专门写歌称颂的,林州市却把一首《推车歌》作为了自己的市歌。小推车,这个看似简陋的农耕工具,当年可是民工家里的半个家产。工地上山高坡陡,道路崎岖,小推车就成了当年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悬崖峭壁间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个人,排成一字长蛇阵的车队,推着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物料,人们弓腰胝足前行,不甘落后,场面甚是壮观。后边来的的要往前边放,正是林州人的脾气秉性所致。

活动工具:小推车

参与人员:2人或3人一组

活动场地:实践路(起点——荡桥下平台——起点)

评分标准:从实践场地起至荡桥下平台然后安全返回起点,用时最短者获胜。

抬太行石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16)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17)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18)

抬太行石:五十年前,林县人民不屈从大山的桀骜,不甘于命运的无耐,一个个血肉之躯,一双双百折不屈的手臂向太行山撞击,再撞击,奏出了一个时代的铿锵高音。1500千米红旗渠是一块块太行石头垒砌而成,把石头搬运至渠岸施工处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量。抬石头有规则,小石头背,大石头抬,能两个人抬的不用四个人抬、能六个人抬的不用八个人抬。在修建皇后沟渡槽时,由于要用大的石料来压住阵脚,32个民工抬一块巨大石料,正是当地工地上的一道雄壮的风景。抬“太行石”这看似简单的劳动,却不仅需要力量,还需要智慧、团结和勇气。今天,就让我们用这些铁绳,抬杠,团结一致,抬起石头,用心来感悟肩上的责任,用脚下的路来丈量红旗渠。

活动工具:抬杠 铁绳 小炮 柳帽 垫肩

参与人员:2人或4人一组

活动场地:叉子沟实践基地

评分标准:把垒好的石头自捆、自抬至目的地垒好,按时间计分。

打开山锤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19)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20)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21)

打开山锤。开山锤响,顽石低头。三千华里的红旗渠,是用一块石头一块石头砌成的!渠墙,是他们用石头砌的;渡槽,是他们用石头拱的;隧洞,是他们用石头券的……这些料石,有正方的、长方的,有三角的、有菱形的,每一块料石都是石匠们精雕细琢成的。如今,50年时间过去了,渠墙上的每一块石头都森严壁垒,严丝合缝,每块石头上的道道修饰性的水波纹图案一笔一画,美观齐整。这不仅是一伟大石工建筑,也是建筑美学的奇迹。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锤和钻,在“叮当”的响声中体验艺术创作的快乐,体验当年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精神信仰至上的时代,人们对生命,对生活的态度何其严肃、庄重,人们对于美,对于永恒的追求何其刻苦、执着!

活动工具:大锤 铁钎 柳帽 手套 钳子

参与人员:2人一组

活动场地:望漳崖下

评分标准:每人打十锤,以标准姿势打锤和命中率为计分标准。

吃民工餐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22)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23)

吃民工餐。红旗渠修建在食衣不果腹的60年代,民工生活始终是重点问题。当时县委给民工发补助粮,根据当时经济形势有几次调整,1960年5-8月,民工补1.8市斤,干部补1.5市斤;1960年9-10月,民工补1.2市斤,干部补0.8市斤;1960年11月-1961年5月,民工补1.5市斤,干部补1.2市斤;1961年6月-1966年5月,民工补1.8市斤,干部补1.2市斤。干部标准始终低于民工。当年渠修到那里就把灶盘在那里,一口大锅供几百人吃饭,场面壮观。今天虽无法还原当时修渠民工“早上糠,中午汤,晚上稀汤照月亮”的伙食 ,但在景区柴禾沟里,烧一把柴火,拉一把风箱,吃上一顿地道的林州大烩菜,准能吃出“节俭风”、“清廉味”。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24)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25)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26)

■ ■ ■ ■ ■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27)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28)

■ ■ ■ ■ ■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29)

纪念红旗渠的(七一红旗渠免费了)(3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