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重返影院(封面评论影院复业)

如何看待重返影院(封面评论影院复业)(1)

□ 李晓亮

终于,还是来了。一月底算起,影院关停,半年有余。一百八十天,至暗时刻,在今天迎来一丝曙光。

“国家电影局:低风险地区电影院7月20日可恢复开放营业”。闻听此讯,哪怕在一个两百股跌停的震荡日里,影视股都几乎垂直上扬,火线飙升一阵。如抽筋一样的涨幅曲线,映衬了半年来影视从业者心路历程。

太难了。早在几个月前,就曾有业内人断言,一直不开业,没一家影院能挺到明年——哪怕龙头企业万达院线等也不行。日前万达年中报,也证实亏损十五亿。大头或就是因影院不能复工,要支出如此庞大人力成本;而如“唐探三”等头部大片,积压难上映,资金难回笼。

行业大佬尚如此,小门小户的中小影院,更关停无数。此前报道,上半年光查询名字带“影院”二字的,注销量就惊人,遑论其他了。

影院不是没有过复工希望。三月底首轮复工潮时,部分院线曾短暂加入其中。有的复工半日,还有在准备当天,就收到紧急叫停通知。自此,再无准信。五一时,江西等部分地区有过申报通过可复工消息;五月初,国务院下发指导意见,对影剧院复工给出建议,一度再次点燃希望。可是,一等两月,再无动静。期间小道消息,谣传多次“复工在即”,但又一一寂灭。

“狼来了”听多了,已不是麻木,而是愤怒。把对复工遥遥无期的苦闷,转化发泄为对造谣传谣者的愤恨。其实,大家也都理解传言初衷,但当复工成为“玄学”,任谁都心焦难耐,爱之深,责之切——因对比商场、餐馆、网吧、歌厅、车厢等,影院显然不是最高危的。最后复工名单,却依然是影院、旅游、赛事等。

这里成了被遗忘的“隐秘的角落”,而如“寻梦环游记”所言,死亡不是最终的消逝,遗忘才是最大的杀伤。好在,好消息还是渐次传来。先是旅游界“跨省游”恢复,没两天终于电影局发声,低风险区影院开业。

当然,部分复工不等于全面恢复。一停大半年,上下游诸多栓塞待解。上到影视投资、制作、宣发供应端,下到影院招人、排班、消杀、复业的放映端,中间还有虚拟售票、隔座设位、防疫核检、放映时限等诸多运营限制。

最主要还片方和观众信心,这又是相辅相成的。老片复映,拉动力如何;新片定档,又信心几何。影片质量直接决定观众数量,这都是待复工后片方和主管部门需要考量的问题。

前几天,最大信心来自曾广泛获奖的文艺片《第一次的离别》定档“全国影院复业第一天”。这似一剂强心针,激活了危殆中的影市,直撑到此次复工令。其实,这个过渡期是此类国内外艺术佳片最佳放映期。

商业大片环伺时,艺术片注定“一日游”,只有这种青黄不接空窗期,才是口碑佳作最佳上映期。甚至此前未获市场回馈的旧作,也可回锅重映。好饭不怕晚,好片更不惧时间检验。

而影视人或迷影群体,更是早就许下宏愿,影院开门首日,不管排映啥片,一定从早到晚,坐一整天,一部不落,住影院里支持。电影是造梦的世界,是精神家园。特别这特殊年份,观影不是逃避,而是汲取能量。阔别半年,肝肠寸断。好久不见,恍如初恋。银幕再逢,如沐春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