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立秋可以喝什么茶(入伏后迎大暑夏天喝茶为什么不宜)

刚立秋可以喝什么茶(入伏后迎大暑夏天喝茶为什么不宜)(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时间飞快,转眼又到夏天最后一个节气。

三伏天的大暑,热到极致。

地面上的热量从立夏开始酝酿,历经初夏、仲夏后,眼下已是鼎盛时期。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日,以前人们常说“苦夏”,大暑与伏天,最能让人察觉到夏天的苦。

高温高湿的天气,着实令人酷热难耐。

刚立秋可以喝什么茶(入伏后迎大暑夏天喝茶为什么不宜)(2)

这么热的天气,大家难免总想穿着凉快些,吃得凉快些。

殊不知,炎热时令贪凉,令夏季成了四季里最易受凉的时节。

盛夏时令,不论地表如何炎热,从地里涌出来的泉水总是冰凉凉的。

人的身体也是如此。

苦夏难过,但越热的时候,越得在空调房内带上披肩,护住脖子。

日常饮食,不能贪凉;生冷之物,不宜多吃。

从细碎小事,才能体现生活态度。

刚立秋可以喝什么茶(入伏后迎大暑夏天喝茶为什么不宜)(3)

《2》

大暑炎热难捱,闷热到了极致。

酷夏之际,人人都有大量补充水分的需要。

近期在网上,大容量的墩墩壶喝水,颇为流行。

延伸至茶圈,容量升级版的超大泡茶壶,日渐受人关注。

这天在网上,看到个夏日饮茶的大壶泡法。

操作是,准备一个凉热两用的大容量茶壶,容量接近1L左右。

接着,往壶内投入适量干茶。

大壶泡茶的做法比较随意,茶叶随便投,水也随意加。

泡茶时,可根据个人所需,倒入热水冷水都可以。

热水泡茶的话,注水完成后,稍等片刻就能倒出一杯热茶饮用。

泡出一壶后,可供全家分享。

刚立秋可以喝什么茶(入伏后迎大暑夏天喝茶为什么不宜)(4)

当然,如果是为了提神,大可等壶内的茶水闷浓一些,再倒出来喝。

清早起来,泡上一大壶茶。

倒出三、四杯,壶内只剩半满时,再次添满热水。

如此一来,一大壶茶从早喝到晚,不成问题。

改用冷水泡茶的话,那就更多花样了。

喜欢喝口味丰富一些的,可以加点水果进去调味,自制一壶家庭版水果茶。

加满冷水后,放进冰箱冷藏3-5小时,待茶味浸出后再饮用。

如此在燥热的三伏天,随时打开冰箱门,都能喝到一杯冰凉凉的冷泡茶,特别舒爽。

然而,这种冷热两用的夏日大壶泡茶法,建议茶友们慎选。

在其背后,有不少细节问题值得一再思虑。

刚立秋可以喝什么茶(入伏后迎大暑夏天喝茶为什么不宜)(5)

《3》

大暑期间,一壶热茶泡上一整天。

从早泡开后,一直喝到晚上,着实不妥。

算一算时间,假设从早上7、8点将茶泡出来,一直喝到晚上8、9点。

中间的间隔时长,已经超过了12个小时。

论本质,这与喝隔夜茶无异,茶汤滋味一早就变得不再新鲜。

伏天气温虽热,但夜间气温好歹不如白天那么炎热。

比起前天晚上将茶泡开,放到第二天去喝隔夜茶。在白天高温期间,放置在常温条件下,久置超过12小时的茶水,更易面临变质变味的困扰!

大壶泡茶喝,适合多人喝茶场合。

一壶热腾腾的茶汤泡开后,一两个钟头内喝完,风味更好。

要是仅有两三人喝茶,满满1L的热茶短时间内喝不完,反而会造成浪费。

刚立秋可以喝什么茶(入伏后迎大暑夏天喝茶为什么不宜)(6)

再说了,闷一壶茶喝上大半天,属于典型的喝浓茶做法。

夏天消暑,浓茶不适合多喝。

滋味浓重的茶汤,含有较多咖啡碱、茶多酚等,空腹状态下大量喝入浓茶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常言说得好,温茶淡饮更养人。

茶味浓淡适中,鲜醇爽口,更能带来美妙的味蕾体验,这是浓茶苦汤远远不能媲美的!

最后,将好茶闷上半天再喝,实属浪费。

内质丰沛的好茶,不适合闷泡。

注水之后,稍等片刻,便能浸出充沛的茶味物质。

要是闷上半天,不仅会将茶味闷浓变苦,还会折损茶香。

毕竟,香气极易挥发。

刚立秋可以喝什么茶(入伏后迎大暑夏天喝茶为什么不宜)(7)

茶叶待在大壶当中,闷泡时间越长,香气飘散受损情况越是严重。

到头来,馥郁、鲜香、清新的袅袅茶香,一早就消失不见。

与此如此,在夏日喝热茶时,不如现喝现泡来得好。

打算喝茶时,将水烧热。

往盖碗里投入适量干茶,注入沸水后,倒出茶汤。

寥寥几步,就能享用到美妙的茶汤。

泡茶喝,讲究喝多少,泡多少。

泡出来的茶汤及时喝完,香气滋味体验更佳。

一直闷在壶内,茶味一早就变得不再新鲜,到头来只能白白浪费!

刚立秋可以喝什么茶(入伏后迎大暑夏天喝茶为什么不宜)(8)

《4》

伏天喝茶,冷泡茶不宜多喝。

天气越热,冷泡茶的受关注度就越高。

茶圈里,冷泡茶的冲泡方式五花八门,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除了冷水泡茶外,还逐渐延伸出冰块泡茶,将茶汤放进冰箱冰镇冷藏,加入水果蜂蜜糖浆进行调味等新奇做法。

不论冷泡茶的花样如何变,还是不如传统的热水泡茶好。

刚立秋可以喝什么茶(入伏后迎大暑夏天喝茶为什么不宜)(9)

首先,冷水泡茶的茶味浸出效率不如热水。

茶味物质的释放,与水温高低息息相关。

沸水泡茶,水温高,茶香茶味释放得更活跃。

之前有位北方茶友分享过她的经历。

茶友在家里养了不少盆薄荷,每次打理时总要掐下不少嫩尖,将其泡水。

经过多次对比,发现冷水或温水冲泡时,即便将薄荷嫩叶揉碎,出来的香气依旧寥寥无几。

某次意外发现,将沸水倒入后,馥郁的薄荷香气立刻升腾而出。

由此,再推及到茶圈。

所谓沸水泡茶会将嫩叶细叶的好茶烫坏一说,纯粹是无稽之谈。

好茶不怕沸水烫,温水或冷水泡茶,无疑是对茶味的辜负与浪费。

刚立秋可以喝什么茶(入伏后迎大暑夏天喝茶为什么不宜)(10)

其次,往冷泡茶里加料,实则是喝饮料。

喝茶,贵在喝茶叶本身的滋味。

而喝经过大量调味的新式茶,本质更像是喝饮料。

哪怕茶味再恶劣不堪,加入水蜜桃、鲜奶、蜂蜜等各式调味后,压根令人不易察觉。

类似茶界版的滥竽充数故事。

没有真才实学的东郭先生,一旦到了独奏环节,立马就露馅。

没有充沛内质的劣质茶,茶味寡淡,苦涩不堪,一旦脱离了调味遮掩,立马就会暴露出马脚。

为了看清一款茶的真面目,避免不明就里喝下大量劣质茶。

经过大量调味的茶饮料,慎喝为好。

刚立秋可以喝什么茶(入伏后迎大暑夏天喝茶为什么不宜)(11)

最后,将冷泡茶放进冰箱冰镇,容易刺激肠胃。

冷茶,不如热茶来得暖心暖胃。

大暑之际,天气炎热,室外温度就像火炉一般。

大量饮入冰冰凉凉的冷茶,容易出现“内冷外热”的局面,肠胃会受到刺激。

脾胃虚弱的人,面对冷泡茶时,更得慎喝、少喝、不喝。

对待网红新式的冷泡茶,偶尔泡茶尝鲜,那就罢了。

要是长期照此喝茶,实则对健康无益!

刚立秋可以喝什么茶(入伏后迎大暑夏天喝茶为什么不宜)(12)

《5》

消暑是贯穿整个夏日的主旋律。

虽说,大暑是夏天最后的节气,过了大暑,便是立秋。

但上天却在此时,像卯足了劲那样,将太阳的火气扇到最旺。

烈日炎炎,熏风席卷,几乎要将万物晒蔫过去。

千年之前,唐朝的白居易面临伏天的酷热,想出的消暑法子是心静自然凉。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古人那时没有风扇、没有空调、没有冰箱。

唯有绿树清风,整个人反而愿意慢慢静坐放松下来。

到如今,现代人的消暑方法,可谓奇招出尽。

甚至在喝茶上,也要抛弃热茶,改喝冷饮。

但冷茶伤脾,温茶淡饮更养人。

顺应自然,更能获得身与心的舒爽!

更多关于泡茶的知识

大壶泡茶、大杯泡茶、盖碗泡茶,谁才是中秋团圆夜喝岩茶的方式?

天热了,“冷泡茶”和“沸水泡茶”,谁才是喝白茶的最佳方式?

冲泡白茶的3大误区,茶具、泡茶水、泡茶方式,一次性说清楚

沸水冲泡白茶也要分季节?冬天合适沸水泡茶,春夏还是冷泡茶?

泡白茶3大坑,第一温水泡茶,第二泡茶坐杯,第三坑你知道吗?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