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东风青柳斜(春城无处不飞花)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寒食》诗,是唐代诗人韩翃最知名的作品之一。因着这首诗,人们记住一个古老的节日:寒食。

几百年过去了,寒食几乎被大家遗忘了。

寒食节是的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两天。在古时,寒食节是重要的节日。

寒食东风青柳斜(春城无处不飞花)(1)

寒食来源

追溯寒食的起源,需要回到远古时期。

寒食节也称“禁火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

春秋时期,“禁火节”成了“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文公的名臣介子推。

据说,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时,臣下介子推曾经割股给他充饥。晋文公归国后,分封群臣,介子推不愿受赏,于是携老母隐居于绵山。

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还是不愿为官。晋文公放火烧山,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寒食东风青柳斜(春城无处不飞花)(2)

自此,寒食节一直沿袭。到唐代时,寒食节成为了全国性法定节日。

唐代诗人张说的《奉和圣制寒食作应制》就描写了唐代宫廷过寒食的热烈景象。

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介子推早已沉入历史长河,不过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却是千年如一的流传了下来。

寒食东风青柳斜(春城无处不飞花)(3)

寒食习俗

禁火、吃冷食

寒食节不能起火,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

寒食东风青柳斜(春城无处不飞花)(4)

祭祀祖先

祭祀扫墓是寒食节主要内容。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到了唐代,寒食扫墓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

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寒食东风青柳斜(春城无处不飞花)(5)

踏青郊游

寒食节,正值春天,天朗气清,春和景明,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

蹴鞠、荡秋千、踏青、咏诗,在这一天,古人尽享春日风光。此时的热烈欢快不输清明和上巳。王维曾作诗咏叹: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寒食东风青柳斜(春城无处不飞花)(6)

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渐渐被清明节代替。

许多传统节都消逝在时间中,花朝、寒食、寒衣……都成为了记忆。

但是,我们依然能从诗词文赋中,领略到千年前、百年前的寒食风味。

而这,就叫传承。

今天是寒食,诗词君愿你在这个特别的节日:春和景明,岁月静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