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搞笑游戏场景(气十足系列之山东济宁方言识趣)

儿童搞笑游戏场景(气十足系列之山东济宁方言识趣)(1)

1、弹杏核

弹杏核分为庄家和来家,两个人或俩个以上的人都可以参赛。首先庄家在地上划一个方框,在方框对角划两条线,成四个三角形,在上下三角形里写上一二两个字,在左右两个三角形里写上三四两个字,作为赢杏核的数目。再在方框上方划一条横线和一个半圆,在方框三四米远划一条横线,博赌前几个来者以包袱剪子锤定先后,之后庄家分别把来家的杏核扔到横线以外。来者蹲下来在线外把杏核分四步弹向方框,弹第一步念一句“弹弹一”第二步念:“逮住个鸡”,第三步念:“砸死它”第四步念:“熬熬吃”。或“一老弹,二老玩,三瞎子鼓,四老虎。”如果把杏核弹到数目区域,数字是几庄家就要给几个杏核。如果没弹进去,或压了线,这枚杏核就输给庄家了。

2、弹豆豆

“豆豆”就是玻璃球,质量差的不透明是纯色,好点的透明,球内有各色的西瓜瓣。弹“豆豆”非常简单,可以两个人玩,也可以多个人玩。一般的基本规则是:在地上挖一个拳头大小、五公分深的“窑”,另外在“窑”外三四米处划一条横线。开始后,玩友每人都要把自己的“豆豆”扔向横线外,离线越近名次越高。接着按名大把“豆豆”朝窑的方向弹去,大家轮着一人一把的弹,谁的“豆豆”先进了“窑”,就拿出来“豆豆”在窑沿叩三下,这就取得三次把别人的“豆豆”开的远离“窑洞的资格,减少对自己的威胁,如果其他人的“豆豆”也入了窑,也会取得同样的资格。自己能把别人的“豆豆”击进窑里,并用自己的“豆豆”把它击出来,那个“豆豆就是胜利品归自己,击不出来的话,要把“豆豆”放到“窑旁,由对手击得远远的了。最后“豆豆”被一个人或几个人赢光了就从新再来。

3、驱“房子”

首先在地上划一个两米多长的长方框,再在框内划一条直线三条横线分成八份,成为八“间”。赛前以包袱剪子锤定先后。开局后第一名用约八厘米的圆瓦盆片或圆瓦罐片扔到第一间房子里,再单足蹦着把它一间一间的往前驱,驱完八间房后就算赢了。如果中途驱到线外或压住了线,或超过了房间就算瞎了。要从头再来。驱“房子”看似简单,要消耗很大体力,还要有技巧,一只脚蹦跶着驱完八间房子很不容易。

另外还有六瓣型、八瓣型、和中间一个口型、四角四个口型的,房子内写上数目的,其难度更大,更难驱完它规定的房数。谁的积分最多为胜。

4、大官打衙役

赛前在地上竖起一排高低不平的砖头,中间的要高些。再在离砖头三四米处划一条横线,包袱剪子分先后,几个竞争的玩友都脱掉鞋子站到线外,背对着砖头,拿着所有人的鞋子往背后扔去,这时有人问吃菜吃馍,他答复后再叫他转过身来看。鞋邦扔朝上叫“菜”,反则叫“馍”。这时根据他得的数和别人比数来定先后名次,随后拿着固定的一块半头砖朝前面一排砖头掷去,看谁掷倒的砖头多少来定名次一—中间最高的是大官,紧挨的较小,外边的最小。如果砸中了大官那塊砖头便当成大官,要惩罚失败者,“弹巴”、“瘸子端灯”、“学驴叫”,或被罚围场地爬一周。受罚后重新再开始比赛。

5、藏“毛猴”

藏“毛猴”多在夜晚活动,因为藏起来不容易被捉住。这项活动不分男女,人数多少,只要愿意玩就可以参加。玩之前组织者摘一些洋槐叶杆,并把叶杆摘的只剩一个叶,两个叶,三个叶……直到剩十多个叶,光杆的是小字辈。然后把这些叶杆揉搓揉搓,捂在手里,大家挨号来抽,抽到叶片最多的是帮主,皇帝级别。帮主捂住小字辈的双眼,这时大家都藏起来到树底下,屋旮旯,草堆里……待一会当小字辈的冤大头要问“开了吧!”大家说“开了”这时帮主要刹开他,让他四处找人,没被逮住的人只要回到帮主哪里摸一把帮主,就是“收家了”,

只有逮住没被“收家”的人才有了替身,这替身要背着双手被押送到营地上,在下一轮游戏当小字辈。

6、推铛啷环

铛啷环就是铁环,因为大环上套有许多小环,推起来“咣啷咣啷”的响,让人精神振奋,疾跑如飞,所以叫“铛啷环”推起它上路觉得路很短了,似乎有骑自行车的豪迈风采。如果十多个“铛啷环”在疙瘩路上你追我赶,笑声连连更显得兴趣盎然。在坑坑洼洼坎坷不平的路上继续前行。


7、小猴磕头

“小猴磕头”人数可多可少,帮主喊“小猴磕头”众人问“哪里?”帮主说“到某某处”。于是大家便飞快的跑到某某处跪在地上磕头后再返回来。帮主或者喊:“荞麦秸,砸白菜。”众人问:“摸摸哪里再回来。”帮主要告诉在哪里。众人就到哪里磕头或摸摸。有时帮主会独出心裁的叫给某一个行人磕头,一群小孩子纷纷的跑到那人面前,像下饺子似得嘭嘭的围在他身左右磕头,往往弄得行人莫名其妙,待明白过来会哈哈大笑,特别有趣。

8、走“四子”

棋盘长八格宽八格共六十四格,双方在自己边放九个棋子,双方以猜拳定先后,每次可走一步或多格,只许以直线进退。当在一条直线上两子紧逼对方一子便可吃掉,吃完对方的子者为胜。

9、啧,啧!

这种游戏别具一格,一群玩友以包袱剪子锤找出最后一名,游戏开始后他站到一块石头上当“山”,众人四散,他离开“山”去捉人时嘴里要不间断的念着“啧”。如果捉住替身就解脱了,如果没捉住人而气力不足时,要赶快回山,口里不停地哈“啧”。但回程中大家都追着他打,回到山上后再如此这般的捉下一个人。

10、天下太平

二人对坐在地上,每个人都要划一个方框,方框内划个十字分成四个小方块,以猜拳分先后,赢者在方格内划一划,再继续猜拳,赢者依然先写一划,最后谁先写完“天下太平”,谁就获胜了。

11、憋死牛

二人在地上画一个区字型棋盘,各选两个坷垃头为棋子,以猜拳定先后,一直能把对方堵死者为胜。

12、鸡毛蒜皮

在方框内横竖划两条线成九个格,二人对坐,每方格线上摆四个子,猜拳以后胜者先走口念:“鸡毛蒜皮”,连走四步。当第四步踩到对方棋子时,才可以把对方棋子吃掉。二人交替走子,先把对方棋子吃光为胜。

13、打拉子

打拉子比较危险,要在宽阔地带进行比赛。“拉子”是用大拇指粗的硬树枝锯成中指长短,两头削尖。是游戏就要有规则,打拉子也不例外。打拉子玩法多种,其中之一最为常见,具体玩法是在地上划一个一米见方的框子,两个对角再划线分成四个区域,上下相对的分别为3号2号,左右相对的则为4号和1号。发棒时以包袱剪子锤来定先后。上场后将“拉子”放在方框右侧一拃长的地方,再用打板敲打拉子头部让它跳起来,跳进框子里那个号区就是你可以击打的次数,同时那里也就是你可以击打的起点。再次轻敲拉子的头部,弹起后迅速用打板猛力将它打向远方,紧跟着在落脚点连续重复击打,最后凭你的感觉及目测报出一个数目字,这成为“快”。其他伙伴就跑到终点,用你的打板倒着往后丈量数目,最后若是量的数目和你报的相同,而打板的末端正好与方框的左边重合,你得的分数便是打板丈量的数目。而如果打板压在线上,你就必须来个胯下敲“尖”将尖放回原来区间,执板的那只手斜向背后,从胯下前伸,再次进行敲击,蹦出方框后才算过关,机会只有一次,否则就谓之“瞎”了,被判为零分。这是最让人惋惜懊恼的了,这一步难度最大,让人提着一口气。

打“拉子”具有强烈的挑战性和较大的误差性,玩友面对“拉子”,双腿弯曲,屁股下蹲,瞄准尖部,打跳起来,再一鼓作气迅速地用打板猛抽,只听得“啪”的一声,拉子飞出几十米开外,落入有利区间,动作舒展自如,观者齐声叫好,那架势气势实在刺激潇洒豪迈。所以参赛者不在乎输赢,只为开心痛快。

14、猜兜的跑马的

也叫捧香炉的,儿歌:猜兜的跑马的,不知回头在哪里。这种游戏比较文雅。不分男女大小都可以玩。主持人捂住另一个人的双眼,其他玩友当过客,做着各种姿势从他面前走过去,主持人随着过客的装扮动作念道:捧香炉的过去了,瘸子过去了,跳绳的过去了,孙猴子过去了……”大家都过去后,主持人放开他的眼问他:做什么动作的是谁,他可以根据某人的笑声,平常好做什么动作判断是某人,如果猜对了,再由被猜中的人接替他进行下轮游戏,否则再由他再猜。猜时大家蹦着跳着高唱着:跳跳不是我,跳跳不是我。

15、骑大马

对战这种游戏比较激烈,属于武戏。每组四个人一个人扮作“马头”,他左边的人用左手挽住“马头”的左手,右手扶着“马头”的右肩;右边的人则用右手挽住“马头”的右手,左手扶着“马头”的左肩,前面的四只手当马镫背后的两只手当做马鞍。将军骑上大马后便与另外一位

将军激战起来,如果把对方击败,或把将军拉下马来就胜利了。这种游戏要靠“马头”的体力,和将军的配合。骑白马、挎洋刀。双方都要有坚毅的韧性耐力,敢于战斗的精神才能持久的玩到大人来喊了,才肯回家睡觉。

16、好人坏人

纸条上写上好人坏人大官捉人打人等角色撒在地上任人挑选,“大官”有权命令“捉人”,去捉来那个“坏人”,再由“好人”出来作证,“打人”呢,负责动刑——瘸子端灯、菜合揖(双手指节击后脑勺)、趴在地上当马驮大官转一周、弹巴、学动物叫等等处罚。

17、打行头

打行头和扔沙包差不多。‘行头’的叫法是从古代留传下来的,行头是‘鞠’的别称,古代蹴鞠游戏所踢的球叫行头。行头的做法是用破布揉成一个拳头大结实的布团,再在外部用韧性好的线绳,一圈圈的绕起来,绕的要均匀结实,最后绕成一个拳头大小的实心球就可以玩了。行头的游戏规则是:队友分成两队,也可以用包袱剪子锤的方式分出输赢两个队——甲队乙队双方商定划好界线。甲队的一位选手走到线内,其他队给他加油助威,乙队的全部队员要跑到较远的地方,备接住甲队选手击来的行头。甲队选手站在界线以内左手抛起行头,右手猛地一击,行头飞驰而去,乙队队员力争接着这个行头,若接住了就胜利了,乙队选手就要到界线以内去击打行头,甲队就要到远处接行头。如果乙队没接住行头,就要把行头掷回去,掷回去的行头如果甲队的人没接住,就换上甲队的下一位选手击打行头。如果接住了,就仍由他继续击打‘行头’,一把一把的玩下去。

18、雉鸡翎

甲乙两方人马对站,甲方大喊:我们要你一个人!乙方唱:雉鸡翎,耍大刀,我的人马随意挑。这时甲方要的乙方那个人和甲方的一个人手拉手把对方拉过来,如果谁被拉过去,他的一方要派一个人闯入对方解救他,对方则以手拉手进行防御。闯阵者若能撞开对方一个环节,解救就算成功。能救回自己的一名伙伴战友。

19、乌拉牛大撅腚

两人或几人都拿出相等量的乌拉牛(螺壳),按先后把乌拉牛撒在地上,螺壳屁股朝上的归自己。一直到乌拉牛全部被赢走为止。

20、老鹰抓小鸡

一个小朋友当老母鸡,背后的一只小鸡扯住他的衣襟,再后的小鸡依次也扯着前边小鸡的后襟,组成一长队小鸡,游戏开始后,凶猛的老鹰左旋转右旋转地捉小鸡,而老母鸡左挡右挡保护小鸡不被捉住。欢快激烈有趣,不分男女大小都可以参加这项娱乐活动。

21、跳马

跳马运动因简就简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一个或几个人弓腰低头,双手按膝盖当马,其他玩友从马屁股跳过去。也可以轮流着当马,省事简单,是一顶激烈方便的健身游戏。

22、蹬紧紧

二人手拉手拉紧,脚尖相抵,身体后斜,边转边唱:蹬蹬,蹬紧紧,腰里别着花手巾,待开不开,吱溜过来。这时二人则要把头从两臂组成的圆圈中穿过去,再背对背的拉住两手,继续唱。炸炸炸课子,腰里别着铁锁子,待开不开,吱溜过来。反复地玩,直到尽兴。

23、弹弓

弹弓是最常玩的玩艺,可以练眼力,可以比力气,比准确度,更多的用处是打鸟,1958年打麻雀可派上了用场,使鸟类受害非浅,是人为的一场灾难。单从娱乐的角度来讲,还是很好的游戏,趣味横生,矫健钢毅。

24、打陀螺

用四指长的圆硬木一头削尖,再在尖上嵌上一粒钢珠,陀螺中间刻一周洼高。另取一根尺多长的木棍上头拴一根麻绳,用绳把陀螺缠紧,再放到硬地上猛一拉它就会飞转起来,待它转得没劲将停下来时,再用鞭子猛抽它,口里还念着口诀:小陀螺,转得欢,要是不倒是好汉,倒在地上是王八蛋。

25、碰腚

四个人架起来两个人撞屁股,也叫碰腚,属于恶作剧,驾起两人碰腚,不雅观。

26、铁锁

用铁条做成铁锁和钥匙,通过几个动作可以锁住又能开开,是开发智力的好玩意。

27、翻盖绨

把线钩在双手手指上,另一个人可翻成两条牛槽、面条、盖体等各种形状,特别有趣,也很文雅。

28、斗拐

单腿站立,用手搬住另一只脚,两人互斗,是锻炼身体的好办法。

29、鼻子鼻子眼

两个小朋友,一个人抓住另一个人的一只手,然后用另一只手拍击他的手心同时喊他脸上的一个部位,被抓着手的人用另一只手即快指定对方喊的方位,检查反应能力,指不对就算输了,如果全对了就要换人再继续来。

30、打手掌

两个人各出一个巴掌分上下而晃动,趁对方不注意而猛翻手,拍击对方的手,看谁敏捷反应快速。

31、挑挑夹夹

在地上划一个方框,再画一些横竖斜线。每个人都有相同数量的石子,以包袱剪子锤分先后,先者放一枚石子在方框内任何一处,后者再放一枚,后来越放越多,如果两子夹住对方一子,这石子就归夹者,如果一子放在两子之间就叫挑,那两个石子就归挑者,最后按每个人手里的石子多少定胜负。

32、冰糕化水

几个人相互追逐,追的喊化水,前面的人就快跑,如果即将被追者捉住,他就喊冰糕,追的人就不能捉人,追的人接着再喊“化水”,前面的人再跑。如果追者捉住了人,就由被捉者替换他再进行游戏。

33、走逍遥

花花绿绿的方纸上画着牛角型,牛角里面又画了多条三角线,沿线又画着许多图型和动物图型,旁边写着进几步或退几步,看谁先走到头。开始前以包袱剪子锤定先后,特别有趣。

34、黑地白地

月光照到的地方叫白地,反之为黑地,假设白地的人去黑地捉人拉到白地上,白地就多了一名成员,反之被黑地人拉进去,黑地就多了一名成员,最后以人数多少定胜负。

35、挑叶梗

在地上划一个圆圈,每人拿一定数量的干叶梗,合在一起,再以包袱剪子锤定先后,第一位拿叶梗往圈里扔扔到圈外的是下一位的。然后用一根木梗往外挑叶梗,挑时不能碰其他叶梗,否则就算瞎了。再由第二位第三位……重新搬、挑,如此这般地玩下去,直到叶梗被全部挑完后,再重新开局。

36、转扣子

用四个眼的大纽扣,用线从相对的两角穿过去,双手扯线,首先甩上几圈再拉紧放松,扣子随线的松紧反正地飞转,很好玩。

儿童搞笑游戏场景(气十足系列之山东济宁方言识趣)(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