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人生四个定律(国学大师林语堂)

林语堂是国学大师,曾三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可他有个心愿一直没有达成,那便是回到内地。

当年他在美国,数次申请想要回到内地,数次被拒,无奈之下,他只能回到台北。

林语堂人生四个定律(国学大师林语堂)(1)

一、一代文豪,浪漫入骨

林语堂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在文学界名声不菲。他的身上,有着文人的浪漫,缺少了文人的多情。

林语堂人生四个定律(国学大师林语堂)(2)

他的妻子是他还没有出名时候的恋人,此后两人相互扶持,共同走完这一生。

他的妻子廖翠凤,是鼓浪屿首富家的孩子,当年遇上林语堂时,后者还是一介穷书生。当时廖翠凤的母亲很担心,说林语堂是牧师家的孩子,很穷,嫁过去可能会受苦。可廖翠凤的回答却很坚定:“贫穷算不了什么。”

廖翠凤的这句话,让林语堂坚定了要陪这个女子走完一生的决心。

林语堂人生四个定律(国学大师林语堂)(3)

两人结婚以后,林语堂烧掉了结婚证书,他说:“结婚证书就是用来离婚的。”这句话后来被很多人模仿。

后来的林语堂和妻子廖翠凤一起,前往美国哈佛大学留学,一路读到了博士。

林语堂曾经回忆这段生活,没有钱不得不去打工,但苦中作乐最甜蜜。太太的话不能顶嘴,如果真的生气了,就去捏捏她的鼻子,这样她就会笑起来。

林语堂人生四个定律(国学大师林语堂)(4)

他对自己的妻子是真的好,连带着家人一起护着。

对于他的评价褒贬,人云亦云,但他对于家人的保护,从来不曾被人否认。

或许,护犊子的男人,才是最帅气的吧。

林语堂人生四个定律(国学大师林语堂)(5)

二、怀念故居,一生未还

林语堂是念旧的人,从他的文章里也看得出来。

国难当头,很多人批评他的文章都着眼于小处,可处在乱世之中,却依然能保持平常心,何尝不是一种本事?

林语堂人生四个定律(国学大师林语堂)(6)

他常说,语言可以深入骨髓和血肉。如闽南语于他,便是如此。

林语堂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晚年他在美国数次申请想要回内地,却数次被拒绝,后来终于能够前往台北,也算能与家乡隔海相望了。

林语堂人生四个定律(国学大师林语堂)(7)

搬到台北后,他修了一座宅子,面朝大海,怀念故土。

他说,来台北偶然还能听到闽南语的对骂,让他心里暖洋洋的,感激涕零。

或许,失去过的才懂得珍惜,就如我们的成长,便伴随着一次次与母校的告别。

林语堂人生四个定律(国学大师林语堂)(8)

他是第一个以英文作品名扬海外的中国作家,而他的笔下,陶渊明、曹雪芹、孔孟老庄都美得惊心动魄,也让外国人感受到什么叫做沉甸甸的文化魅力。

他是个很念旧的人,一生爱着故乡,也用一生爱着故人。美色当前,他从来不曾动摇,真正做到了择一人白首。

但命运总是充满遗憾的,他的遗憾便是他一生都没有回到故乡,回到那个说着闽南语吵架的故土。

他申请了数次,却被拒绝了数次,后来转而申请回台北,批准后,他便在那儿,度过了他的晚年。

林语堂人生四个定律(国学大师林语堂)(9)

三、生而为人,守住本心最重要

林语堂的一生,如他笔下的文章,细腻而美好。

他护短,所以每当与妻子吵架,他都会让着她。

他还将这些经验写成了文字,美其名曰“金玉缘定律”。他说,太太如果开心,你要跟着高兴,太太如果生气,你要不能惹她生气。

林语堂人生四个定律(国学大师林语堂)(10)

他的太太应该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但也绝对当得起这份深情。

最初的林语堂,身无分文,也没有名气。最困难的时候,是廖翠凤典当了自己的首饰,咬着牙撑过了那段时光。

你付出什么,便会收获什么。

林语堂人生四个定律(国学大师林语堂)(11)

与其羡慕别人有好姻缘,不如反省自己是否付出足够多。当然,慧眼识人也很重要,若是对方本就不值得,及时止损才是最好的方法。

只是,没有过患难与共,便不能要求有福同享。

林语堂人生四个定律(国学大师林语堂)(12)

林语堂告诉我们的,何止是生活的美好,更是生命的得与失。

曾经没有选择与祖国共患难,等到晚年想要回来,便遗憾满满。不过,抱怨从来解决不了任何事情,行动才是唯一方法。

最后的最后,林语堂住在台北的别墅里,面朝大海,怀念故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