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语言是视听语言吗(电影中视听语言到底是什么)

电影的视听语言起源是什么呢?就像是最古老的艺术——美术,原始人在山洞上画岩画,这种表意的冲动是怎么来的?看到一头牛,用几个线条把牛画出来,最初的艺术就这样产生了。而电影的视听语言来自于人的两大感官——眼睛和耳朵,其实就是字面含义,视听语言的六大变量景别、角度、焦距、光色、运动、声音是人眼和人耳天然俱足的,后面六大变量的所有配合,都来自于人的真切感受。

电影语言是视听语言吗(电影中视听语言到底是什么)(1)

好莱坞巨作——《爆裂鼓手》

电影语言是视听语言吗(电影中视听语言到底是什么)(2)

影片开头,出字幕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了,我们听到了有人在打鼓,之后没有字幕了,让观众在黑暗中去感受这个人到底在干嘛,从黑场切到影片的第一个画面的这个切点,是鼓打完了,最后一个定音锤敲出来的,这不是配乐,不是导演刻意的在营造这一切,这是自然的呈现。

电影语言是视听语言吗(电影中视听语言到底是什么)(3)

主人公出场了,但镜头不动,这是一个有趣的小远景,随着他再次打鼓镜头往前走,这从逻辑上讲,好像有一种试图探究这个人的感觉,但也有一种刻意感在里面,毕竟镜头是谁在推动,这个镜头推动的过程类似于刚才在黑幕中,我们脑补中补打的过程,刚才是在黑的打,现在是在一个推的镜头里打,我们都有探究的冲动,有一种微妙的对应,非常工整的感觉在里面。

电影语言是视听语言吗(电影中视听语言到底是什么)(4)

老师的出现给出了刚才那个推轨镜头一个现实的依据,同时,它又是延迟给出的,它使得导演所呈现的这个时空变得无比的完整和真实,好像导演所做的所有的安排,都是自然而然的贴合在一块的,形式和内容没法被分开了。一个少年在孤独的打鼓,他好像有点郁闷,不知道为什么,他在抗争着什么,然后调整一下鼓槌,在开始打的时候,镜头开始向他推,等到找到镜头,镜头推进后,我们看清他的时候,他突然做出反应,原来这个我们刚看推的镜头,就是这名少年老师的主观视角所呈现出来的画面,那刚才黑幕中的那个鼓声也是老师在听,整个故事的讲者,整个故事的阴影和故事的压力都来源于他。第一段打鼓是在黑暗中,第二段是在镜头的推进中,第三段是在这位老师的监视下,最后老师出乎意外的离开。在这第一场戏中,整个画面,从表面上看起来全都是普通的正反打镜头,没有太花哨的技巧,但这就是这种导演的魅力,他就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分解重组了这个时空,用最基本的景别和焦距,来完成这件事,营造了一种,我们很久没有在好莱坞电影中见过的压力。总而言之,导演就是靠着上述六个变量,不停的交叉使用,来分解重组时空,形成自己看的节奏、看的角度、看的方法,比如我们下面讲的这部电影。

电影语言是视听语言吗(电影中视听语言到底是什么)(5)

陈凯歌——《孩子王》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一个固定长镜头,就已经让那个时候的国际影坛注意到凯歌导演的才华,这个故事讲的是谢园演的这个乡村教师,他在云南知青插队,那个时候的知青和村支书、和给他们工分的行政当局都有很大的冲突,受他们的指使、活很重、过得很差、吃的也不好,于是知青都很怕村书记,那这个镜头是要调这个年轻老师去学校当老师了,也就是说,从此不用再出农活了,这第一幕是影片的开头,它要讲出这个时代的背景和基本人物关系的现状。第一个镜头中,男主人公脸都没有露,但他通过视听语言讲了丰富的人际关系,讲了丰富的故事,这就是凯歌导演的高级之处,当然导演会不停的在各种作品中重复的证明自己,不是一部电影好,就是全部都好,这也是电影这门艺术的一个重大的特征。

电影语言是视听语言吗(电影中视听语言到底是什么)(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