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病会有脚底皮肤脱皮的现象(脚底脱皮引发社死)

什么病会有脚底皮肤脱皮的现象(脚底脱皮引发社死)(1)

|策划/编辑:雅韵 责编:yellow&cici审核:李云

什么?现在外貌内卷已经卷到脚了吗?

继精灵耳、直角肩、A4腰之后,很多人开始追求“剥壳鸡蛋”般的脚...(真就是从头发丝到脚指头都不放过)

什么病会有脚底皮肤脱皮的现象(脚底脱皮引发社死)(2)

本红一位朋友就跟风入了号称可以告别脚部死皮,一周让双脚“如婴儿般嫩滑”的脚膜。嫩不嫩滑不知道,社死是真的社死。

她使用后没几天和朋友相约足浴(是的她完全忘了足膜这码事),结果桶里不断升起、漂浮着脱落的脚皮,直接被人误会有严重的脚气。

什么病会有脚底皮肤脱皮的现象(脚底脱皮引发社死)(3)

社死还算事小,以往还有很多因使用不当而造成化学灼伤的案例,接触性皮炎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什么病会有脚底皮肤脱皮的现象(脚底脱皮引发社死)(4)

原以为是美容神器,一不小心反而变成伤人利器。这个足膜究竟是何方神圣?先来认识认识它。

足膜究竟是什么

脚膜能让脚部皮肤变嫩其实就是通过“角质剥脱剂”来软化足部角质层,从而促进老茧、死皮的快速脱落。这些“角质剥脱剂”和面部刷酸类似,主要是水杨酸、乳酸等等。

不过相比于面部产品,足膜中这些成分的浓度往往是比较高的,因为要让使用者能在短时间内感受到“非常棒”的效果。

什么病会有脚底皮肤脱皮的现象(脚底脱皮引发社死)(5)

但随着显著效果一起来的,还有对皮肤的伤害。高浓度的酸若是使用不当,很可能会造成局部红肿、水疱、瘙痒等情况。

所以若是实在想用,一定要购买正规来源的产品,并且按照说明控制好使用时长,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需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另外,足部有伤口或者感染病灶的同学也要避免使用足膜产品,否则有可能引起伤口感染。

如何温和保养jiojio

那么有同学可能要问啦,有没有不那么“冒险”的保养方法呢?

如果脚部皮肤只是比较粗糙,可能是皮肤干燥,日常使用温水泡泡脚,然后涂抹封闭性较高的保湿霜即可,没有必要用剥脱足膜那么激进的方式“隆重对待”。

什么病会有脚底皮肤脱皮的现象(脚底脱皮引发社死)(6)

以下情况才是你真正需要引起注意、慎重对待的。当你的脚除了干燥脱屑外,还伴有瘙痒、红肿甚至水疱时,可能是有其他皮肤问题,需要前往正规医院诊断治疗。

引发脚部脱屑的疾病

  • 足癣

足癣是一种常见的浅部真菌病,致病菌以毛癣菌为主。临床上分为水疱型、间擦糜烂型、鳞屑角化型等,几种类型可以同时存在。患者通常会伴随瘙痒,且越抓越痒。

此外,足癣还具有高传染性,不但容易传染给他人,还可能蔓延到身体其他部位成为手癣、股癣。所以一定要尽早就医,遵医嘱进行抗真菌治疗。

什么病会有脚底皮肤脱皮的现象(脚底脱皮引发社死)(7)

图源:tsu.tw

  • 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皮肤病,常伴有皮肤干燥、剧烈瘙痒。皮疹往往干燥肥厚,有明显的苔藓样变,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痒疹样。

病情较轻者以保湿为主,轻微瘙痒时可短期酌情使用炉甘石洗剂、外用类固醇激素药物来止痒,病情较重者建议尽早到医院就诊。

什么病会有脚底皮肤脱皮的现象(脚底脱皮引发社死)(8)

图源:tsu.tw

  •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是一种掌跖部角质层浅表性剥脱性皮肤病。表现为手掌和脚掌出现比较表浅的干涸性水疱,没有传染性。

大多数2到3周会自愈,可以外用温和润滑剂,如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或者尿素乳膏。对于严重的可以外用维a酸乳膏(如0.025%维A酸乳膏),低浓度角质剥脱剂(如2%水杨酸软膏)等。

什么病会有脚底皮肤脱皮的现象(脚底脱皮引发社死)(9)

图源:tsu.tw

  • 掌跖银屑病(手足银屑病)

掌跖银屑病表现为在手脚心反复发作的脓疱、水疱,属于脓疱型银屑病的一种。脓疱反复发生,造成手足皮肤增厚、发红,表面有大量鳞屑剥落

如有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早就医诊断治疗,平时也要加强护理,避免刺激。

什么病会有脚底皮肤脱皮的现象(脚底脱皮引发社死)(10)

图源:参考文献[1]

最后,也希望大家不要被网络上宣传的外貌焦虑所裹挟,美是多元化的,不该被所谓的公式“精准”定义。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但健康一定是第一位。

大家最近有什么困扰吗?欢迎留言告诉我~

还有20天就过年啦,大家是不是(不想上班,只想摸鱼)准备囤年货了呢?

这次的年货节,希川科颜推出了很多优惠福利,不容错过!快快点击次条了解详情,一起囤起来吧!

〔参考文献〕

[1]李世军,汪宇,林建红,张伟,周文明,陆洪光. 手足银屑病1例[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31(04):466.

[2]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2017修订版)[J].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7,12(06):321-324.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2年01月12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