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弟子规论语(背诵三字经弟子规毒害少年幼小心灵)

“对于现在有的学校、家长让孩子读背《三字经》、《弟子规》的做法,我持坚决反对意见。说严重点,我认为这是毒害青少年心灵!”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彭富春表示,国学教育必须和现代科学民主的公民教育相适应,而且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要警惕和防止一些人假国学之名宣传封建迷信。彭富春的言论一经报道,立即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国学热”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无独有偶,某省教育厅曾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据称,此前由于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校园,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其中,有关“禁止中小学推荐学生全文阅读《三字经》”的说法一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热议。

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过《弟子规》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去年11月在第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表示,有人问他这几年讲国学、讲《三字经》《弟子规》,你觉得最大的难处在哪里?他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如果按照《弟子规》《三字经》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到社会上90%是吃亏的。“你把孩子按照《弟子规》那样培养成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到社会上混混看,马上被人摆平,这是大问题啊。”钱文忠说。

小学生弟子规论语(背诵三字经弟子规毒害少年幼小心灵)(1)

论语中国|背诵三字经弟子规毒害少年幼小心灵?

孩子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真的会毒害幼小心灵?国学教育会不会毒害青少年?

有人认为,三字经和第子规从来做为教育孩子的好读本。人类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经典,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都穿越了无数时代而有永恒的意义。比如我们都熟悉的《圣经》、《古兰经》、《金刚经》、《心经》等,其成书年代跟今天差得太远了,但很少有人会说这些经典因为时代不同、社会变化过时了。不仅如此,经典的魅力恰恰体现在,每当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人们总需要不断回归经典来寻找路标和方向。

这不是说经典不需要革新,更不是说死守经典可包医百病;而是说,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人们总能在经典中找到一些有永恒意义的灵感或思想,通过重新理解和解释,给人巨大的启示和力量。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历史上,都曾有过许多经典发挥过这种作用。

对于儿童启蒙教育来说,情况同样如此。《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之类的蒙学经典,总体上并没有过时;尤其是在我们没有创造出能代替它们的、新的蒙学经典时,不应放弃。

小学生弟子规论语(背诵三字经弟子规毒害少年幼小心灵)(2)

论语中国|背诵三字经弟子规毒害少年幼小心灵?

据科技部研究中心对国学教育改革的评估报告显示,73%的家长和87%的老师认为国学教育对孩子起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近90%的家长和96.7%的老师认为对孩子的个人修养和人格发育起到了良好作用。

有一位妈妈说:“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家里一般只有一个孩子,难免任性、娇气。孩子自从学习了《弟子规》后,在这方面改变了很多。 日常生活中更礼貌了,还学会了一些生活自理的技能,如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等。”

为此,有识之士提出三字經和弟子規需要得到萃取提純,然后再把這些東西拿給孩子們。人在出生至小學階段,記憶力是最好的,背誦熟讀這些本就簡易的東西,等到了一定的年紀自然會有所體會,融會貫通,并且身體力行。

現在出現的“國學熱”實際上是一種“偽國學熱”。國學班,穿漢服,辦私塾,中小學強制推廣全本經典誦讀等等,如雨后春筍開遍神州。

也有人指出,当前低龄孩子中的“读经热”过于泛滥,家长的目的是让孩子多认字、要听话,而学校则是为了打造学校品牌,多卖书,忽略了对经典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引导,这一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小学生弟子规论语(背诵三字经弟子规毒害少年幼小心灵)(3)

论语中国|背诵三字经弟子规毒害少年幼小心灵?

上面提到的彭富春认为,现在大家普遍接受的《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并不是国学经典,只是明清秀才编的通俗读物,是童蒙之学、启蒙之学,把这些当成真正的国学经典进行推广是不适合的,在目前这股国学热中,最大的问题是人们没有区分以儒学为主体的国学的精华和糟粕。国学确实存在很伟大的思想,但由于历史的限制也有许多错误的知识和观点。

他认为,国学中的很多知识是违背一般真理和现代科学常识的。比如,《弟子规》提倡孝道,亲有疾 药先尝”,让健康的人尝病人喝的汤药,本身是违背医学常识的。

彭富春建议政府出面,如教育部负责编著适合中小学生乃至于大学生的国学读本。国学中,很多思想能够为现代社会或人类提供启示的,应该保留推崇。如儒家的仁爱,讲亲情,对社会和谐是有帮助作用的;道家的天人合一”,避免生态的进一步破坏,这是有益的。彭富春认为,不能不加选择的用《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这些文本来教育孩子。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陈洪在出席重庆国学院成立会时说:国学不是光让小孩背三字经、弟子规,甚至上私塾。陈洪认为对国学的理解,应该是“粹取、兼容、激活、发展”,“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提取精华,重视民族文化但不排斥外国文化,研究国学服务于当下。”现在很多家长强行要求小孩背三字经、弟子规,甚至还有意让小孩上私塾,不想小孩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这是误解了国学,离今天的社会太远了。

小学生弟子规论语(背诵三字经弟子规毒害少年幼小心灵)(4)

论语中国|背诵三字经弟子规毒害少年幼小心灵?

专家建议学国学可从唐诗宋词开始:

想让孩子学点国学,陈禾教授建议:四五岁的孩子,家长可以选一些浅白的,容易上口的唐诗宋词,和孩子一同背诵,不求多,但要理解。这样可让孩子 感受汉语的美,让孩子知道语文原来是这么有趣,这么好学习。摘录一些国学的经典名句,和孩子一同背诵、讨论。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 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类语句容易记忆,也能让孩子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不妨诵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篇章,家长和老师可以给孩子做点讲解,也可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孩子,但不能贪多,关键是让孩子吸收中国经典文化的精髓。

当孩子积累了一定量的汉字后,家长不妨鼓励孩子读一些中国古典原著,不一定要求全懂,重在培养兴趣,重在阅读名著过程本身,通过阅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国学素养。

小学生弟子规论语(背诵三字经弟子规毒害少年幼小心灵)(5)

论语中国|背诵三字经弟子规毒害少年幼小心灵?

是的,国学不是《三字经》和《弟子规》,或者说,国学从来不是一味叫别人守规矩的东西,尤其不是想把天真烂漫的孩子管得服服帖帖的东西;国学不是母亲节给母亲洗洗脚,也不是重阳节给爷爷捶捶背给奶奶揉揉肩,或者说,国学从来不是只有“孝”这一个道德标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爱我中华” 之风日炽和“中国崛起” 口号之响起,尤其是“孔子学院”在海外的遍布和祭孔大典在国内的连续上演,“国学”方在海内外以前所未有的热度火起来。但是“黄河之水天上来,挟泥沙俱下”。一些文化投机者也看准这个“牛市”,将阴阳八卦、谶纬迷信、星相占卜、特异功能、巫婆神汉、建阴宅、拜神庙,乃至恢复繁体字,倡导小学生读经,都贴上振兴“国学”的标签。

国学不仅仅是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之类四书五经孔孟之道,国学包含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所谓中国国学,其实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文明的简称,涵盖了神州大地三江五岳的人文与生活经验。

撰文/陈金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