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课愚公移山注释(愚公移山中的夸娥)

《愚公移山》里说,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上帝,派夸娥氏挪走了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初中语文部编教材对“夸娥氏”的注释:神话中的大力神。我们结合典籍中的古今注释,从文字学角度对“夸娥氏”作出进一步的解释。

22课愚公移山注释(愚公移山中的夸娥)(1)

《广雅·释诂》:夸,大也。夸就是大,神话中有夸父,就是高大的男人。娥,是年轻貌美的女子,比如嫦娥,宫娥等。难道夸娥就是大美女了?不是的!

《楚辞·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王逸注:蛾,眉好貌。蛾,一作娥。

《汉语大字典》:蛾(yǐ),蚂蚁。后作蟻。

《说文解字》:螘(蚁的繁体,下同),蚍蜉也。

《尔雅·释虫》:蚍蜉,大螘(蚁的繁体),小者螘。

22课愚公移山注释(愚公移山中的夸娥)(2)

《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郑玄注: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虫耳,时术蚍蜉之所为其功乃复成大垤(dié,蚂蚁做窝时堆在洞口的土)。《经典释文》:蛾,鱼起反,本或作螘(蚁的繁体)。

也就说这里的蛾,应读作(yǐ),是蚂蚁。蚍蜉是大蚂蚁,蛾子就是小蚂蚁。术,学习。小蚂蚁时时学习大蚂蚁,不停衔泥终成大的蚁冢。后常用以比喻人的勤学。清代王鸣盛著有100卷的学术笔记《蛾术编》,就是取日积成学之意。

22课愚公移山注释(愚公移山中的夸娥)(3)

草原上高大的蚁丘

蛾与螘是异体字关系,古以蛾为正字。另外当蛾读é时,指蚕蛾。而蛾与蟻是古今字关系,后来类推简化为蚁。

所以,《愚公移山》中的夸娥,就是夸蛾,就是夸蚁。娥是蚁的通假字,当读作yǐ。

据称地球上的蚂蚁约有11700种,蚂蚁的起源可追溯到1亿年前,约与恐龙同一时代。但是恐龙灭绝了,蚂蚁却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蚂蚁之所以叫做蚂蚁,其实最早写作马蚁。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虫篇》记载:秦中多巨黑蚁,好斗,俗呼为马蚁。后来由于和蚁字连用,偏旁同化,才又加了虫字旁。

蚂蚁筑造巢穴的能力是惊人的,俄罗斯动物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向切草原上的切叶蚁巢三天内注入了10吨水泥。经过挖掘发现,占地约50平方米,深8米,几亿只公蚁约搬开了40吨土壤。这一发现让人震惊。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因为蚂蚁巨大的挖掘能力,已经将地底掏的千疮百孔了。

22课愚公移山注释(愚公移山中的夸娥)(4)

再回到《愚公移山》,大蚂蚁搬山,这种解释是合乎事理的。夸娥氏,应该是一个以大蚂蚁为图腾的古老氏族。《通志·氏族略注》记载就有以蚁为姓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