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富养孩子的4个特征(从身体发育角度怎么看)

注:此篇文章不涉及天文、玄学等内容,但也包含了传统文化和准备以后要讲的部分内容,由于平台涉及到教育主题,提前发出来,算是讲天干地支、天文地理中的一个插曲。


穷养儿富养女(百度百科):男孩要“穷”养:吃苦受罪,历尽沧桑,日后方能有所作为有担当;女孩要“富”养:生活精致、无忧无虑,优越的生活就像一针强劲的免疫针,使她以后会对抗诱惑,明辨真伪,成为知情识趣优雅美丽的女子。

以往理解多是从心理、心性、胸襟气度等方面。在此,个人从中医角度、身体角度解读这句话。

穷养富养孩子的4个特征(从身体发育角度怎么看)(1)

首先男孩女孩在身体和发育上有什么差别?中国自古以来都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男人以气为根,女人以血为本”、“男人多气,女人多血”,也许对于中医不甚了解的人来说,这些话有点难以理解,在此个人就换一种说法(如果您是纯粹的科学思维,就把以下的中医“气血”概念直接理解为血液):

男人的气血多在体表在四肢,这能让他拥有更多的肌肉、更强的运动能力、更不怕冷(或者说是雄性激素刺激的结果),女人的气血在体内、在内脏(包括女子胞)、在骨骼,这能够让她吸收更多营养、每月制造更多血液,也能让她为卵细胞储存足够营养,为怀孕提供足够营养和温度,为育后提供足够奶水(或者说是雌性激素等刺激的结果,这种结果也是道家认为女子身体先天有漏的原因) 。

这种结果,科学解释就是激素种类和分泌量不同,也可以说在生物演化历程中男女的角色或者自然属性不同,男人主要负责狩猎、劳作、战争以及求偶中同性的武力竞争等体力活动,女人则负责轻体力劳动和生育后代,因此形成了男人主要发展体力、肌肉,女人主要发育内脏(包括女子胞)、骨髓等的两性发育差异。这带来什么其他影响呢?

  1. 女人冬天比男人更怕冷。这有女人气血总体偏弱,也有气血分配更偏向内脏而非四肢有关,科学解释如女人更敏感、女人缺铁导致血液运氧能力差、各种激素的分泌差异、肌肉含量少导致制造热量的能力差等。与这一条同理的是,女人洗澡洗脚时需要更高的水温(通过这条,也应该知道气血弱、体寒、容易得癌症的人喜欢喝热水了吧,道理并不全是热水烫坏了消化道而导致癌症)。
  2. 女人腹部气血足,身体的正面为阳(中医倪海厦,男性为背面为阳),正面的额头也为阳(前额相对后脑气血有更足),脑内对应脑前额叶,主管语言和记忆,也管情感和性格,因此女人额头比男人饱满,语言能力、记忆能力相对更强,也更感性(一种个人理解,仅作参考)。

以上只是举例,其实还有更多差异,导致男女对不同环境、因素(如湿度、温度等)的耐受不同,最重要的我们要记住,男女的先天使命不同,女人以生育为先天使命,男人以运动(劳作和斗争)为先天使命,而先天使命结束则其带来的男女差异也会减弱,比如女人冬天怕冷这种问题在完成生育和失去生育能力(绝经)之后都有所变化。根据这些使命和差异,我们再回到男孩女孩培养的问题上来,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1. 培养女孩要尤其注意营养充足和保暖(富养),这是非常有利于女孩身体发育和下一代人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2. 培养男孩要锻炼运动能力,甚至通过适当的锻炼、寒冷、饥饿(穷养)激发其身体潜能、锻炼其阳刚之气,同时附带的还有更好的免疫力、更强的身体素质、更强的意志力以及适当的欲望和野心。

各种身体相关的培养方法可以用以上两条为衡量标准,当然,以上只是相对情况,女孩也需要一定锻炼、寒冷和饥饿来激发潜能和增强气血,“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就说得很明白,但绝对不是和男孩一个标准,锻炼也要有差别,不仅仅是锻炼的量的问题,方式也要有差别,而在饮食上面,男孩女孩对营养的需求也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如何区分,由于专业性所限,只能交给专业人士来回答)。

因此从以上逻辑看今日的一些潮流,就知道其是否健康了,比如日本和国内的年轻女人在春秋甚至冬天穿超短裙和丝袜、露肚脐露大腿等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做法就是错的,例如为了减肥吃得很少、完全不吃肉等饮食方式也是很不健康的,这影响的不仅仅是她自己,而是至少两代人。另外,对于男孩的培养,忽视体育锻炼、不晒太阳、崇尚奶油小生等这种抑制阳刚之气的培养方式,也恐怕是影响至少两代人的不良做法。

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容小觑,心智要养,身体也要养,这不是简单吃饱睡好不得病就行,而可能是他这一辈子的身体根基之所在,甚至可能影响下一代人的身体素质。此文仅从“儿子穷养,女儿富养”涉及简单的一点内容,却还有更多留待人思考。


声明:以上非专业中医,多有参杂个人理解,仅作参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