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禾创文创产业园(缔造原汁原味的文创殿堂)

四川省成都市禾创文创产业园(缔造原汁原味的文创殿堂)(1)

她,仅有初中文化程度,却从小乡村的女孩涅槃为大都市的金凤凰。从护工、清洁工、工厂工人到建材、汽车俱乐部、园林公司等企业的老板,她从打工妹蝶变为商界成功人士。正当事业风生水起时,她转让门店、变卖家产,将所有积蓄投放文化产业,建立起一个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艺术原创基地。如今,该基地聚集了200余位艺术家常驻创作,举办了多次“亲民化”公益性的展览,带领艺术家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艺术交流,研发的四大系列文创产品畅销国内外。她,就是成都市浓园国际艺术村董事长——杨丽。

杨丽是浓园国际艺术村创始人、中国国家画院四川创作基地主任、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艺术创作基地主任、四川美术家协会创作基地主任、四川省现代艺术促进会油画专委会副会长、成都工笔画会副会长、成都山水画会副会长、成都花鸟画会副会长,武侯区文化产业协会会长。杨丽对文化、艺术、旅游、文化产业有着深深的追求,她策划和参与策划众多大型展览活动,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园区运作管理经验和文化艺术资源,在国内外业界享有盛名。

一、创业篇:从商跨界到从艺

杨丽,1970年出生在资阳市乐至县一个殷实的家境中,在五姊妹中排行老三。由于乡村启蒙学校简陋而艰苦,杨丽下定决心飞出穷山沟,立志改变家乡贫穷的现实。读初中时,杨丽就利用业余时间帮助母亲打理门市上的生意,练就了“一抓识斤两”“口算赛珠算”的本事,同时也梳理出了一些经商的理念。

初中刚毕业,杨丽辍学瞒着父母搭乘亲戚的车到成都准备创业。到成都后,杨丽一天曾做过三份工作,吃过盐巴下稀饭。她曾经在华西医院脑外科做过护工、清洁工,在华西乳制品厂当过清洗盒子的工人。各种艰辛更加坚定了杨丽要成功的决心以及面对现实阻碍的毅力。一心想创业的杨丽发现当时成都的房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急需各类建材的供应。思想敏锐的杨丽果断决定开家建材门市,她用积蓄租下了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门市做起了钢材生意。杨丽忙里忙外地送货、进货,好在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月底盘点净赚了不少钱。杨丽随后扩大经营规模,逐渐由1个门市发展到20个门市,还为老家不少亲戚解决了工作问题。在此期间,杨丽认识了她现在的先生蒋林——一个善解人意、诚恳踏实、有艺术抱负的人。

后来,杨丽和其先生先后成立了四川首家汽车俱乐部、成都顺源园林绿化公司、向阳建材公司、红盖碗餐饮等。在做企业期间,杨丽逐渐从外乡人变成大都市的一分子,以企业经营生存到作为一个企业家社会责任,潜意识在发生巨大变化。2004年,杨丽为了帮助丈夫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卖掉门市、房产,建立了一个西部最大规模的艺术原创基地——成都市天艺浓园国际艺术村。

四川省成都市禾创文创产业园(缔造原汁原味的文创殿堂)(2)

自2007年正式开村以来,艺术村已聚集200多位艺术家,每年吸引逾10万人前来“朝拜”,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过亿元,且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杨丽作为文化艺术的推动者,带领浓园举办了多次公益性的展览,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化艺术的创作中来,让艺术“亲民化”,带领民众一起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市、区人大代表,杨丽不仅重视文化艺术的推广,更是关注民生问题,为老百姓说话,替老百姓办实事。杨丽曾经向市、区人大常委会提建议、写提案,关于地方河道、河堤的治理、维护,解决了凡夏天必旱涝的民生问题。至今为止,杨丽提出的多条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被各个部门采纳,造福了地方群众。

杨丽创办的浓园作为扎根于我区的文化企业,对地方文化的发展发挥着推动作用。通过举办多次国内外的展览展示,让文化艺术的交流达到新的高度,促进了我区文化更为专业化和多样性,提高了我区文化的影响力。浓园培养的高端型艺术人才,填补了我区文化人才的空缺,也对文化起到了传承的作用。浓园作为文化旅游园,吸引了众多境内外游客前来观展、旅游,对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交流篇:从国内跨越国际

浓园国际艺术村园区分A、B、C三个区域:A区是艺术家创作基地,占地160余亩,目前已有200多名艺术家设立了工作室(包括程丛林、杨寒梅、林跃、郭玉川、梁时民、郭汝愚等油画、雕塑、影视、国画方面的艺术大师),入驻机构达36家;B区(天艺村)是以艺术场景为主题的度假村,以浓园艺术家为依托形成独特的“美术馆 博物馆 茶室 客栈 艺术创作区 亲子艺术体验区(天图教育) 大众餐饮 台湾美食 各种策展”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村落,已举办各类型展览100余场,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出游目的地;C区(天艺浓园)是以艺术体验为主打的生活馆,可以一边欣赏艺术品,交流收藏,一边体验各种茶道、香道、花道、素食等等。

浓园的特色在于入驻的艺术家不必费心展览、行销等问题,只需要潜心艺术创作就可以。浓园每年会通过四件事情为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每年举行纯公益性质的“浓园年度展”,艺术家提交原创作品参展;每位艺术家在“浓园闹春展”上提供5件作品,并以平时售价的五折参加活动,让更多条件不算宽裕的艺术爱好者可以进行艺术收藏;举办“图像共生”世界巡展,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利用浓园外联平台,将当代艺术中的中国水墨、书法范畴艺术作品,从学术、艺术市场上向国际推展。

四川省成都市禾创文创产业园(缔造原汁原味的文创殿堂)(3)

2004年,浓园举行了“居住在成都当代油画展”;2006年,举行了“首届 open 国际行为艺术展”;2007年,在加拿大举行了“中国感觉 成都艺术”展览;2008年,在缅甸、新加坡举行了“震不垮的中国”艺术展;2016年,举行了“蜀风汉韵锦绣非遗”中国成都文化周——毛里求斯系列活动、“图像共生·行旅丝路”2016 欧洲交流活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及市场拓展活动、“音画部落”天艺浓园草坪美食节等活动……今年,浓园先后举行了“图像共生——浓园大洋洲交流活动”“图像共生·行旅丝路”欧洲交流活动。今年8月,杨丽还将率领艺术家团队前往素有“艺术家创作殿堂”之称的俄罗斯举行艺术展。从2004年至今,浓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已与欧洲、非洲、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港澳台的艺术机构形成了人才资源、文创产品的深度交流、资源共享,奠定了浓园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除作品交流展外,浓园会留出固定工作室给国外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会和其他艺术家一起在浓园创作,短则半个月,长则半年。浓园为他们配备随行翻译,免费提供颜料画具。中国名家书画院副院长李宗委是浓园的一员,他参加过国外多次展览,2015年在德国展览现场创作时,一幅达摩面壁图刚完成,当即就被现场的一位参观者高价订走。在浓园翻译的帮助下,李宗委与那位德国市民进行了深入的创作感想交流。

浓园还做了一些走进社区的公益活动,受到社区艺术爱好者的青睐。簇锦街道永兴社区成立的“浓园小画院”,成为该辖区市民与艺术大师面对面交流的便捷通道。浓园根据居民的不同诉求,不定期让艺术大师到社区与居民互动。此外,浓园还会将居民的优秀作品进行装裱,与名家画作一起亮相在社区的展览上,极大地激发了社区居民的艺术创作热情。

三、文创篇:原创品衍生产业

早在8年前,杨丽就开始着手艺术衍生品的研发,致力于武侯文创事业的发展。海瓷艺术作品是浓园最具艺术性、原创性、收藏性、观赏性的文创产品,浓园艺术名家作品以海瓷的方式呈现,更确立了其独一无二、珍贵稀有的收藏地位。浓园是全球唯一的海瓷基地授权发布单位,作为最早的原创艺术基地,形成了高品质、高效率的原创艺术创作与产业链条,有专门的海瓷艺术馆,并且会不定时举行艺术家海瓷创作,邀请国内外艺术家在园区进行创作交流,将中国海瓷艺术发扬光大。

为了将成都言子进行文化传承,杨丽构思以文创产品来呈现。早在10年前,杨丽就邀请了省内3名有绘画基础的老艺人,创作了400多件“成都言子画”。随后再请艺术名家进行深度创作,衍生出具有趣味性的系列“蜀颜坊”文创产品,突出了成都语言特色,传播了“老成都话”。2012年进行了品牌挖掘,形成了浓园“成都伴手礼”当中的文创旅游商品之一。比如将“三张纸画个脑壳——面子大”“菜板上的肉——随你咋个宰”“王大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等成都言子进行创意表达,做成了手提布袋、抱枕、手机壳,还汇编成书,在国内外深受消费者喜爱。

四川省成都市禾创文创产业园(缔造原汁原味的文创殿堂)(4)

杨丽喜欢老物件的收藏,多年来收集了各种门类的藏品达三万余件。为了让这些老物件焕发出生机和灵气,杨丽将以前的园艺技术运用起来,逐渐形成了“物名堂”系列文创产品。杨丽将一些文玩、根雕、绿色植物以及四川地区特有的龙泉窑、邛窑等物件,结合传统的漆补工艺、根艺加工、川式盆景设计等工匠技法,通过艺术整合设计而成的高端艺术绿植装置,从而使得“死”的艺术品,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杨丽介绍说:“传统的艺术品一般只是放在博物馆,供少数人观摩。想要让大众认识它,接受它,必须把它生活化。只有突破传统的局限,赋予器物新的生命,才能使其代代相传。”

除此之外,浓园的“琉璃工坊”系列文创产品也在各种展会上受到热捧。相较传统画廊、艺术机构,浓园在实现文创产业盈利方面更具优势,已经形成了以版权为核心的产业研发模式。杨丽向记者介绍说:“浓园的目标是要形成文博、文旅、文创相辅相成的格局。”浓园还将采用新文艺组织方式、新营销模式等手段,使浓园具备公共文化、艺术创作、展览、艺术经纪、网络文化、旅游、教育等行业和门类的产品和服务功能,从而构建起浓园的核心竞争力。

有耕耘总会有收获。杨丽和先生蒋林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浓园从一个“艺术家聚会圈子”,已经逐步发展成一项现代文化产业,成为成都乃至全省的文化产业典范。2009年,浓园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四川省重点文化旗舰企业”;2013年,浓园被评为“中国创意创业最佳园区”;2016年,浓园荣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称号;2017年,浓园被成都市文联命名为“成都市文艺创作培训基地”。

四川省成都市禾创文创产业园(缔造原汁原味的文创殿堂)(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