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绣出民族情怀(传承民族文化绣)

10月12日,“乡村振兴看小康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记者走访了肃北县非遗展示馆感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馆内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蒙古族服饰,这些服饰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雪山蒙古族服饰。

一针一线绣出民族情怀(传承民族文化绣)(1)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娜仁其其格是这里的“领头人”。近年来,她多次举办蒙古族服饰制作培训班并外出授课,受到了各族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针一线绣出民族情怀(传承民族文化绣)(2)

娜仁其其格介绍说:“作为一个蒙古族人,我从小就喜欢这种服饰,服饰是民族文化最直观的展示。借助服饰,让大家把传统文化‘穿在’身上,是我最喜欢干的的事情。今后我会继续把蒙古族服饰制作的手艺传承下去。”

一针一线绣出民族情怀(传承民族文化绣)(3)

“蓝天白云是我们的天幕,绿色的草原是我们的舞台,牧人的笑脸是我们的快乐,雪域轻骑乌兰牧骑是牧民的孩子、永恒的舞者……”这是肃北县乌兰牧骑的队歌。

一针一线绣出民族情怀(传承民族文化绣)(4)

1974年,沐浴着党的春风,甘肃省唯一的乌兰牧骑——肃北县乌兰牧骑成立。40多年来,肃北县乌兰牧骑一代又一代队员迎风雪、冒寒暑,扎根草原、服务基层,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活跃在草原边关,他们走牧区、进矿场、到边防,为牧农民和边防官兵送去一场又一场文艺盛宴,传播党的声音、反映牧区新貌,歌颂军民鱼水情、赞扬爱国守边奉献精神,被誉为“红色文艺轻骑兵”。他们先后以雪山蒙古族旅游文化、草原民族民俗文化为题材创作了近200个反映民族地区建设成就、讴歌草原美好生活的舞蹈和声器乐作品,获得25次国家级奖项,120次省部级奖项,150次市级奖项,两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酒泉市“飞天”文化奖。

一针一线绣出民族情怀(传承民族文化绣)(5)

近年来,肃北县把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各类文化活动中,努力提升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感。精心打造的“丝绸之路那达慕”系列品牌节会活动,已成为民族体育赛事的知名品牌;举办民族艺术节会活动,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生活。草原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已成为对外展示肃北民族文化的新名片。

如今,甘肃酒泉市肃北县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绚丽绽放。

(摄影:王会军)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