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头第一城市(说说长江和主要支流交汇处城市的历史故事)

长江作为中国第一长河,无论从径流量还是通航能力,都高居世界第一流,航运能力足以比肩北美密西西比河,堪称我国近代以来最为倚仗的水上货运渠道,特别是在三峡大坝蓄水之后,万吨巨轮直达重庆寸滩,已然成为我国几大经济动脉之一,全面建设长江经济带也是我国未来经济腾飞的重要发展道路。

当然,这一切都与我国历史上经济南移有着很大关系,在遥远的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没有制冷措施,导致人们对于炎热的气候束手无策,以至于百姓往往是更惧怕炎热一些。所以偏北一些的山西和陕西孕育出了我国的华夏文明,而华夏文明的中心在数千年历史的绝大多数时候都是集中在中原偏北的位置。

长江源头第一城市(说说长江和主要支流交汇处城市的历史故事)(1)

长江和支流

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冷,再加上北方战乱频繁,以致于经济中心南移,成为了历史的必然,长江流域最终取代黄河流域成为华夏民族崛起的趋势,已经显而易见。长江虽然在古代无法与黄河的重要性相比,但是同样也是我国重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长江沿岸的城市,在古代虽然无法与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相比,但也有着自己的特色。

随着南宋之后,南方彻底取代北方,成为国家经济中心起,长江便被赋予了非凡的历史使命。长江不同于黄河,有着许多的大型且持续通航的支流,比如汉江和赣江在很多时候都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动脉,特别是赣江,乃是明清时期最重要的黄金水道。而那些地处两江交汇处的城市,可以享受两条大河带来的红利,很容易发展成为区域大城,长江上便有着很多这样的城市。

今天,我们就简单说说,长江与其主要支流交汇点的城市之历史故事。这里主要围绕长江主干道,就不算雅砻江和金沙江交汇处的攀枝花了,而赤水河和秦淮河都是连江都称不上,所以不算主要支流,就不包括合江县和南京市了。

长江源头第一城市(说说长江和主要支流交汇处城市的历史故事)(2)

古宜宾

1、宜宾

万里长江第一城,金沙江、岷江和长江的交汇处,自古以来便是川南重要的交通枢纽,有着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誉,乃是四川南部重要门户,连接滇、黔的要地,加上水运便利,自古以来就承担着与云贵少数民族贸易的重要商埠的作用。

宜宾,古称僰道,秦时设立县,汉昭帝时期,成为犍为为郡治所,下辖12县,自此成为川南核心城市,后来獠人大批入蜀,在犍为郡聚居,久而久之便生了乱子,梁武帝时期,平定獠乱之后,在犍为设立戎州,治所在今宜宾。

唐贞观年间,在僰道城置戎州都督府,管理云南北部和贵州西部,以及四川南部地区,所辖地域极其广,被称之为西南半壁。北宋末年,朝廷改戎州为叙州,更僰道名为宜宾,宜宾自此得名,沿用近千年。

到了今天,宜宾作为长江上游的主要港口,承担着重要的转运作用,地区经济总量排全四川省第四,五粮液驰名世界。辖区内涵盖着38个少数民族,更是多个少数民族的世居地点,促导各民族之间和谐友爱,宜宾仍承担着相当重要的使命。

长江源头第一城市(说说长江和主要支流交汇处城市的历史故事)(3)

泸州老城

2、泸州

泸州,历史文化名城,长江和沱江在此交汇,携手奔向遥远的大海,所以才有了杨慎坐在泸州江畔,吟出那首惊艳了历史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因为地理格局和重庆类似,所以泸州也被称之为小山城。

泸州建城始于汉景帝时期,在两江交汇处设置了江阳县,也就是现在的泸州市江阳区所在地。汉武帝时期,江阳县归犍为郡所辖,直到东汉末年,刘备入川总领大局之时,重新调整了蜀南格局,将江阳从犍为划出,单独设立江阳郡,治所在江阳城,泸州历史上首次成为一方郡所。

梁武帝平定西南之乱后,改江阳为泸州,泸州自此得名,隋炀帝曾短暂改泸州为泸川郡,李唐统一南方之后,随即恢复泸川为泸州,随后设置泸州都督府。元朝时,泸州属重庆路,明代归属于四川行中书省,清代泸州置川南永宁道,仍属于四川,之后除了辖区之外,基本没有变化。

泸州最出名的自然是美酒,泸州老窖和郎酒闻名海内,另外泸州的荔枝也是比较闻名的,传言杨贵妃喜欢的荔枝便是产于泸州。

长江源头第一城市(说说长江和主要支流交汇处城市的历史故事)(4)

渝州老城

长江源头第一城市(说说长江和主要支流交汇处城市的历史故事)(5)

重庆古城

3、重庆

重庆,古称渝,李白一首《峨眉山月歌》,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写出了重庆的美,一首《巴女词》中“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更是说出了重庆水急船快的特点。作为新中国现在的四大直辖市之一,又是国家中心城市,长江上游的经济和金融中心,更是西南地区最强大的工业城市,汽车和摩托车产业具有全球影响力,重庆位于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不仅航运能力冠绝西南,更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

春秋时期,喜欢迁都的巴国便曾在江州建都,也就是今天的渝中区。战国中后期,张仪和司马错带兵吞并巴国之后,屯兵江州,在江州筑巴郡城,地址在重庆朝天门附近,自此之后,江州便成为巴郡治所地,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汉代,巴郡仍治江州,为益州所管辖。

三国时期,蜀汉为了防备东吴,在江州筑大城,南朝时期,多次平定蜀郡割据,都是由江州而入蜀,江州成为重要的战略中转站,之后两百多年,江州一直在楚州和巴郡之间改名,一直到隋朝统一天下之后,因为渝水绕城,渝水既是嘉陵江,所以改名为渝州。唐代延续渝州之称,剑南道治所在成都,渝州为剑南道辖地,治所在巴县。

宋代,渝州属夔州路管辖,北宋末年,宋徽宗改渝州为恭州,南宋初年,赵惇先被封为恭王,称藩渝州,然后被选定为皇位继承人,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南宋末年,为了抵抗蒙古,重庆扩建城池,基本形成了重庆十七门古城的格局。元朝设立重庆路总管府,隶属于四川行省。元末,明玉珍脱离徐寿辉势力,向西发展到了重庆,在川东地区建立了明夏政权,以重庆为都城。明朝一统之后,复改为重庆府,隶属于四川布政使司。

到了民国时期,因为抗战的原因,重庆升格为甲等中央院辖市,1939年升级为陪都,为中央行政院和临时政府所在地。建国后,重庆为西南大区驻地,54年,重庆与四川合并,重庆从直辖市降为副省级市。直到1997年,重庆才重新被确立为中央直辖市。

长江源头第一城市(说说长江和主要支流交汇处城市的历史故事)(6)

涪陵老楼

4、涪陵

八百里乌江画廊,从喀斯特地貌的贵州绕着美丽的酉阳,从龚滩古镇流出千年古韵,绕过武隆仙女山和彭水河谷,于青山绿水间流出一抹淡青色的清茶,在涪陵汇入了万里长江,一座青山绿水的城市伫立于两江之畔。

战国末期,置枳县,涪陵自此建城,东汉设立涪陵郡,隋唐一直设涪陵县,宋代置涪州,治所在涪陵县。之后,一直延续为明清时代,建国后设立川东涪陵专区,1983年撤涪陵县设涪陵市,1997年,重庆直辖后,涪陵划归重庆,改为区,延续至今。

长江源头第一城市(说说长江和主要支流交汇处城市的历史故事)(7)

岳阳楼

5、岳阳

岳阳,依长江、纳三湘四水,湖南门户,建城2500余年,乃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江的主要支流湘江和沅江,通过洞庭湖在岳阳注入长江,春秋末期,周敬王在岳阳筑城,名曰西糜。三国时期,在此设立汉昌郡,鲁肃为了与荆州的关羽对峙,在此修巴丘城。

东晋时期在此建成岳阳郡,郡治设岳阳。隋唐时期,改称岳州,辖巴陵、临湘、平江、华容四县,元朝改岳州为岳州路,改岳州路为岳州府。民国时期,改为岳阳县,直到1960年设立岳阳县。

岳阳最著名的景致自然是名动天下的岳阳楼,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岳阳楼自此名动天下,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闪耀华夏。

长江源头第一城市(说说长江和主要支流交汇处城市的历史故事)(8)

民国汉口

6、武汉

武汉,中华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与汉江在此交汇,武汉地处江汉平原的核心位置,武汉北边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武汉在东汉时期建制为夏口城,乃是荆州重镇。

东汉末年,荆州刘表任命黄祖为江夏太守,治所就在位于今武汉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更是在此建立了闻名中外的黄鹤楼。南朝时期,夏口扩建为郢州,成为郢州的治所。

隋朝横扫南陈,一统天下后,置江夏县和汉阳县,唐时升为鄂州和沔州,分别为州治所,自此成为江南重镇,自此之后,武昌、江夏和汉阳自此之后都是州治所在,明清时期,汉口镇成为天下重镇,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武汉真正的崛起,是在清末,随着天津条约,将汉口设置为通商口岸,自此之后武汉三镇作为天下工商业中心,汉口繁华,不亚于上海和天津卫。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爆发,武汉成为著名的革命城,武汉三镇之后分分合合,1949年5月武汉解放后,才正式意义上合并为武汉市。

新中国之后,武汉成为了著名的重工业城市,成为了全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之一。

长江源头第一城市(说说长江和主要支流交汇处城市的历史故事)(9)

九江老城

长江源头第一城市(说说长江和主要支流交汇处城市的历史故事)(10)

浔阳江楼

7、九江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九江之美,江中流淌着秋水落霞,背后倚着千变万化的庐山,鄱阳湖映着明月,古彭蠡泽沧海桑田,四处流露着历史的斑驳。正所谓,九派浔阳郡,分明似画图。

西汉初年,汉高祖设立柴桑县,这是九江建制的开始,三国时期,柴桑乃是东吴重镇,东吴水师大都在柴桑附近练兵。隋朝时期,隋文帝置九江郡,九江自此得名。唐朝时,以浔阳命名,宋时称江州,明太祖朱元璋拿下江南后,重新改江州为九江,1949年,九江解放后,新中国在此设立九江市,延续至今。

九江境内,有着庐山,有着鄱阳湖,有着万里长江,濒江扼湖,自古以来都是人间形胜之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