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科大是一流学科(上科大的这个学科)

2月14日,教育部发布正式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新一轮一流学科建设序列。

上海科技大学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建设和创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科教融合是学校的教学科研方式,更是学校的基本办学体制和重要治理结构。上海市和中科院作为学校的举办者,共同牵头组成校务委员会,学校与中科院各研究所开展了专家互聘、学生共育、科研资源共享、大科学装置共建、重大课题联合攻关。学校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深度融入浦东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和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诸多国内外高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深度的产学研合作,促进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始终站在创新前沿。

上科大是一流学科(上科大的这个学科)(1)

上海科技大学87.3米高景观塔,成为学校“精神地标”。

新入选“一流学科”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隶属于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该学科围绕功能材料、生物大分子材料、拓扑量子材料、光子大科学装置材料表征和数字材料等重要前沿方向,抓住光子大科学装置材料表征新方法所带来的学科发展新机遇,努力通过发展创新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形成标志性成果,在能源、信息、健康等领域做出具有战略支点特征的材料学科贡献,培养从事前沿基础研究和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技术研发的高层次、国际化的创新创业人才。

新入选“一流学科”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学校的核心建设学科,立足国家在能源、信息及健康等方面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已经初步具备了本学科教学及科研与光子大科学装置应用紧密结合的鲜明特色。目前,该学科已形成了一支由国际国内著名专家领衔、优秀中青年为主的80多名全职教授师资队伍,在功能材料、生物大分子材料、拓扑量子材料等领域产出了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在新一轮一流学科建设中,学科将依托光子大科学装置发展全新材料表征方法和手段,形成材料科学与包括量子科技、基因编辑、机器学习等重大前沿成果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数学等基础学科领域的深度交叉,支撑和指导功能材料、生物大分子材料、拓扑量子材料等的设计、制备、表征、系统集成和器件化,力争在这数个方向初步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在人才培养上,本学科重点打造高质量课程体系,学校将开设特色课程,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教材,探索发展从本科到博士乃至博士后的人才全周期培养模式。学校将充分利用光子大科学装置在学科建设中所赋予的独特优势及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的体制机制优势,与中国科学院、张江实验室及临港实验室等深度合作,开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高层次的学术与应用人才。

上科大是一流学科(上科大的这个学科)(2)

上科大校园。

上海科技大学建校8年以来,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人才培养质量、综合办学水平和国内外影响力持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步入快车道,遵循“小而精”和“特色化”的学科建设思路,聚焦新材料、新能源、人类健康、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布局学科重点建设方向,建立了大科学中心、2060研究院、上海临床研究中心等新学科增长极。学校开展了以常任教授制度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成功探索了接轨世界一流大学又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聘用和管理体制。同时,学校探索“学院 书院、通识 专业、学习 研究”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科技创新活跃,在国内外大学生学术与科技竞赛中履获殊荣;毕业生深造和就业质量优异,受到国内外同行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上科大是一流学科(上科大的这个学科)(3)

上科大校园。

高水平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学校与张江、临港和广州实验室深度合作,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培养创新团队和科技人才。其中,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全链条自主可控的关键技术研制,达国际先进水平;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暨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完成工艺测试,性能指标全面达标,标志我国在该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人民生命健康,在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领域产出了一批高水平原创性成果。近5年,学校以第一单位和主要完成单位在《细胞》《自然》《科学》发表论文35篇。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李蕾 题图来源:上科大

文中图片:上科大官网

来源:作者:李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