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湖广的湖)

“湖广”的“湖”字,是指现在的两湖,“广”字指的又是哪儿呢?湖南和湖北原本是一个省,后来为何被拆分了?

湖广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湖广的湖)(1)

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民间就有“湖南熟,天下足”的说法。据《古谣谚·湖广谚》载:“谚曰‘湖广熟,天下足’,言土地广沃,而长江转输便易,非他省比。”这里的“湖广”,一般都被理解为是湖南与湖南,因为,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湖南湖北同属一省,那就是史料中常常被提及的“湖广省”。“湖广熟,天下足”的意思,是说湖南、湖北两省盛产稻米,两湖丰收,则天下粮足。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湖广省”是个曾经存在了三百多年的行政区,如果从元至正十一(1274年)置荆湖等路行中书省算起,到康熙三年(1664年)被拆分为止,“湖广省”前后存世390年。

湖广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湖广的湖)(2)

“湖广省”作为省级行政区,其地名中所含的“湖”字,指的是现今的湖南与湖北,那么,“湖广省”中的“广”字指的是哪?“湖广省”全盛时期的地域有多广?最后因何又被拆分了呢?要

想弄明白这些问题,我们先搞清楚作为行政区域的“省”的历史与含义。

1/“省”的前世今生

湖广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湖广的湖)(3)

按照被史学界所普遍认同的观点,现代意义上的“省”,是脱胎于元朝的“行中书省”,民间简称“行省”或“省”。行中书省是元朝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元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也称都省;因幅员辽阔,除腹里地区直隶于中书省、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又于诸路重要都会设立行中书省,以分管各地区。“行中书省”为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在当时主要作为军事管理,掌管所辖省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及其他军政事务。元人称其制为:“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湖广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湖广的湖)(4)

其实,行省制度并非元人首创,而是起源于魏晋的行台。北朝、隋和唐初,都曾置行台(或称行台尚书省)于外州以行使尚书省职权,亦设尚书令、仆射、尚书、丞、郎等官,但不必皆备。如任职者权大位高,则称大行台。多是因军事需要而设的临时机构,唐太宗以后取消这种建置。

金初,曾置行台尚书省于汴京,以治河南地,后罢。金章宗时,遣尚书省宰臣出征、戍边或处理地方重大事务,许便宜行事,称行省于某处。金末,为抵御蒙古和镇压内乱,常命宰臣出镇诸路,或以宰相职衔授予地方长官,皆称行省。同时,蒙古所占金地,多委付归降的金朝官吏或地方军阀管辖,并仿照金朝官称随宜命职,其辖土大者,也授为行省,与金朝的行省不同,其长官都不带宰相职衔。

湖广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湖广的湖)(5)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遵用汉法,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始置丞相及平章政事、左丞、右丞、参知政事等宰执官。其后,相继于各大地区建立十个行中书省。元代设立的十个行中书省(后文简称为行省)分别为:陕西行省、甘肃行省、辽阳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淅行省、江西行省、岒北行省以及湖广行省。

2/湖广的“广”字所指何处?

湖广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湖广的湖)(6)

湖广行中书省为元朝的十个行中书省之一,湖广行省的前身为荆湖等路行中书省,设置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因拟取鄂州而别称鄂州行省。至元十四年(1277年),并鄂州行省入潭州行省,治所长沙。至元十八年(1281年),迁省治到鄂州(今武汉武昌),始称湖广行省。

湖广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湖广的湖)(7)

湖广之“湖”大家都明白是地处洞庭湖两岸的湖南与湖北。湖南、湖北之名始于北宋,北宋初年改唐“道”为“路”,最初将全国分为十五路(一级行政区,相当于现在的省),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均位列其中,此两路又简称湖北路、湖南路,所辖地域大致可与今湖北、湖南两省等同,此也是湖北、湖南作为政区名之始。荆湖北路路治为江陵府(今荆州市),荆湖南路路治为潭州(今长沙市)。

那么,其中的“广”字,又指何地呢?原来,元代的湖广行省,其管辖范围远不止两湖地区。因其管辖范围为宋之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广南西路等地,因而得名“湖广行省”。

湖广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湖广的湖)(8)

广南西路是哪?宋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广南西路为其中一路,治所在桂州,其辖区包括今日广西全境、雷州半岛以及海南岛等地。“广西”之称由此而来。南宋绍兴三年(1133),升桂州为静江府。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广南西路并入湖广行省。

3/越混越窄的湖广省

湖广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湖广的湖)(9)

湖广行省面积广大,辖今湖南、广西、海南及湖北、广东及贵州等省部分地区。元朝行省的划分改变了我国历代“山川形便”的划分原则,改以“犬牙交错”“以北制南”,仔细看元朝湖广行省地图,可以发现今湖北仅有一小部分隶属于湖广,这即符合“犬牙交错”的原则,又方便“以北制南”。

朱元璋明朝建立后,又对全国的政区进行了重新规划,因而,对元朝的原湖广行省也进行了重新将原河南江北行省桐柏山、大别山以南部分划入湖广行省,同时将湖广行省的两广部分析出设广西行省,海南岛及钦州、廉州部分划归广东行省。

湖广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湖广的湖)(10)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湖广行省改称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此时尽管两广部分已经析出,但仍沿用元朝时期“湖广”之名,承宣布政使司驻地为武昌府。

明初湖广除了两广部分析出外,原属于湖广行省的贵州部分也有一部分划入四川,明成化年间贵州承宣布政使司成立,由四川、湖广、云南三个承宣布政司各一部组成,但大部元朝时期属湖广行省。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设立后,湖广省境基本稳定,大致与今湖南、湖北两省地域等同。

4/康熙拆分湖广省

湖广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湖广的湖)(11)

清朝建立后,又改承宣布政司为行省。康熙初期,清朝才基本占领天下。顺治年间,虽然入关北京,但更多时间,基本耗费在战争,以及定立朝廷礼仪制度上。另外,为了便于统治,地广民富之地,就不得不面临被拆分的命运了。由于战争持续,天下未写,所以,清朝直到乾隆时期,才把地方行省,以及地方总督、巡抚的职权大致调整完毕。

其实,当时遭到拆分的,并不是只有湖广省。清朝初年的江南省,也被拆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因为江南省管辖内,拥有江南地区的富庶和人才。湖广行省由于长期活跃着一支抗清武装,所以,对于湖广省的改造,一直拖到康熙三年(1664年),才始进行。

湖广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湖广的湖)(12)

康熙三年(1664年)清廷将湖广行省大致以洞庭湖为界分为左右布政使,1667年正式定名为湖北省、湖南省,省治分别为武昌府与长沙府。

湖广分为两湖后,作为一个政区名不复存在,但清政府于两湖设置的总督尽管正式官名为总督湖北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但仍被通称为湖广总督。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