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毕业生去哪里了(清北毕业生外流严重)

决战985,上清华北大,这样的梦想哪个学生不曾拥有,国内最顶端的学府,考进去意味着毕业后的发展都高一个层次。

但是如今就业环境的严峻,也许连清北的毕业生都不能独善其身,一个三线城市的中学,招聘11个教师,其中7个都毕业于清华或北大,名校人才留在国内的发展同样面临窘境,这也难怪有那么多人在统计清北人才外流数据的时候会感到讶异。

清北毕业生去哪里了(清北毕业生外流严重)(1)

人才外流,在平常人看来是“给他人做嫁衣”,在2015年前,一个硅谷让近2万清北的毕业生趋之若鹜,这些人才享受了国内最顶尖的高等教育,在每年只招几千人的争夺中抢到一个进清华的名额,毕业了,却去了国外。

“对不起,他给得太多”,清北人才外流,原因无奈又现实

任正非之前讲过一个事情,他在斥巨资引进国外科学技术的时候发现,这项专利出自中国人之手,也就是曾在国内享受优质教育,毕业后在国外搞科研的同学。

清北毕业生去哪里了(清北毕业生外流严重)(2)

一般人想到这里,会觉得痛心,教育部门每年在高校的教育经费支出上,名校的份额远远超过普通院校,不管是老师的配备,还是科研项目的支持,都想给这些学生最好的。

因为这些学生是全国几百万生源中的佼佼者,清华的计算机顶尖班型——姚班,姚教授创立这一班型的背景,是在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的职位之后,在清华任教,想要给国家培养出专业的计算机人才。

清北毕业生去哪里了(清北毕业生外流严重)(3)

十几届的毕业生,在离校去向上,有很大一部分都流向了国外,他们有的直奔硅谷、谷歌,有的在国外一流大学继续完成计算机领域的深造,而研究生毕业以后,大多也选择了留在院校任教,或是加入国际性的计算机软件企业。

一位定居在国外的留学生曾经说“对不起,他给得太多”,自己也想回国,但是国外企业给出的报酬不知高出几倍,这样的一句话,道出了无奈现实。

清北毕业生去哪里了(清北毕业生外流严重)(4)

国外顶尖名校的科研实力确实是首屈一指的,尖端的科研设备和科研投入,更是让学生们觉得学费花的够值,让这些毕业生无奈的一点还有校内的学习和实际就业存在断档,只是很多人还是没有看到实际状况,就对这些外流人才直接上价值地进行批判。

清北毕业生外流的现象,在近两年有所改善

清华和北大两所学校在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指出,毕业生的签约去向属于国外的已经减少了很大一部分,清华近7成毕业生走向了体制内的岗位。

清北毕业生去哪里了(清北毕业生外流严重)(5)

人才能留在国内发展,带动的是国内的经济增长,也让教育的投入与服务社会之间保持了平衡,这要得益于国力的不断提升,但不可忽视的还是大环境。

学生们接受教育,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国家鼓励高学历人才下基层,其实人才不外流一方面是政策的推动,让学生们能捧着“铁饭碗”,先占得稳定这个因素。

清北毕业生去哪里了(清北毕业生外流严重)(6)

另一方面就是疫情的发展,出国留学和就业不再是最优的选项,大家不能忽视学校对学生起到的正向教育作用,同时还是应该注意毕业生进体制内,或者是争相报考国企,有好的一面,但国内的私企发展,距离满足毕业生的要求还差得很远。

国内企业留住人才的先决条件,是薪酬待遇

有钱赚,谁会想要去隔着十万八千里的国外发展呢?国内的优秀毕业生不是不知道国外对于亚裔的人有别样的眼光,但是现实的996工作,已经断绝了毕业生选择的勇气。

清北毕业生去哪里了(清北毕业生外流严重)(7)

国内的企业最不缺乏的就是内卷,毕业生们要突破情商和技术的双重瓶颈才会升上另一个台阶,而在晋升之前,到手的3、4千工资,怎么会维持一个毕业生成家立业的梦想?

华为的任正非近年来在人才培养计划上加大了投入力度,这类人才在专业的领域里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上学,接受教育,然后进入像样的企业工作,这样可以一眼看到希望的发展,谁不想要拥有呢?

清北毕业生去哪里了(清北毕业生外流严重)(8)

只是这样的平台太少,那些想要追寻更高发展平台的优秀学子,虽然身上带着国家投入教育的影子,但选择去了国外,就被人冠以道德绑架的看法,人各有志,但愿国内的教育能开拓出新的模式,企业与时俱进,真的有一天能留住人才,也不枉费国家在培养人才中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名校毕业生出国发展?(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