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六个虚实篇(青乌讲透孙子兵法虚实篇)

不要试图去“解决”自己所有的虚,要学会“在有虚有实中战斗”;学会“不试图解决所有问题,而是永远在问题中前进”,这就掌握了虚实的精髓。

以逸待劳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①,后处战地而趋战②者劳。

注释:

① 佚:通“逸”,安逸。

② 趋战:文中指被动地快速奔赴战场。

译文:

孙子说:凡先到达战地等待敌人的军队,就安逸;后赶到战地而仓促应战的军队,就疲劳。

孙子兵法六个虚实篇(青乌讲透孙子兵法虚实篇)(1)

晋阳抗周

南北朝时期,北方被魏国统一,称为北魏。北魏末期,高氏和宇文氏分别篡夺了北魏的政权,将魏国分成了北齐和北周。为了争夺权力,北齐和北周之间经常爆发战争。

这年,北周联合突厥,又一次发起了对北齐的进攻。由于北齐兵马未整,北齐的武成帝就想往东逃跑。当时,北齐大将段韶在晋阳守城。

天上下着大雪,积雪很深,当斥候(侦察兵)报告周军离城还有二里时,齐军诸将都想出击。段韶却提出自己的意见,他认为雪天并不适合冲锋,也不适合敌人的步兵,所以不如列阵等待,以逸待劳。不久后,两军交战,齐军果然大破周军。

孙子兵法六个虚实篇(青乌讲透孙子兵法虚实篇)(2)

青乌详解

《虚实篇》与前面的《形篇》《势篇》,是讲作战的三篇。先是《形篇》讲先胜后战;然后《势篇》讲以正合、以奇胜,排兵布阵;再之后,《虚实篇》讲避实击虚。这就是三篇的逻辑顺序。

“虚实”需要注意的,是敌人有虚实,我也有虚实,敌人有弱点,我也有弱点。能不能把我全都做实了,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好,一点儿都不虚呢?那是不可能的。

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好,就必然所有的地方都防备不好,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人的注意力和精力也是有限的。

以逸待劳就是一个节省我方精力的好办法。先抵达战场的人,可以闲逸地等敌人来,都休息得比较好,精力充沛,有利地形也占了,得了地势。

后来的人呢,好地方被对方占了,又长途奔波而来,马上就要接战,这就比较劳累。这一点很好理解,就像咱们参加其他城市的学生活动,坐火车、住酒店可能要花几天时间,当地的学校却只要等着就好了。

所有的好事都落在我们身上是不可能的,但人们就喜欢这个假设,所以我们时常有些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比如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人快我变”。

这是不承认自己有弱点的狂妄之言。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优,别人优的

我比他快,他快了我还能变,这怎么可能呢?如果能做到这样,兵法也没有用了,不需要学什么避实击虚,因为我任何地方都是“实”,去攻击敌方的任意部位都是以石击卵。

而正常的战略是什么,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无”。无论怎样防备,双方都有弱点,但我可以设法让敌人的弱点暴露出来,甚至主动制造敌人的弱点,然后避实击虚。

所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人快我变”是一句疯话。弱项就是弱项,我们应该坦然地承认自己有弱项,因为我们谁都不是神,我们只是人。那么,如果我想提高自己,有效的方法是尽量扬长避短。虽然人们也赞扬取长补短,但把所有短处都补上,是不可能的。

感谢大家观看,有不懂的地方欢迎联系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