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词写作常识豆瓣(格律知识提高篇)

作者:诗道骏言

律句的一号钉子户——“鲤鱼翻波”

第(1)讲说了,格律口诀“一三五不论”是有条件限制的,不能随随便便地“不论”。今天说说“二四六分明”也不是绝对的,有两个句式,“二四六”不分明,却可以在律诗、绝句中合法地使用。

五言典型句的C式:“平平平仄仄”,如果把第三字和第四字调换位置,就形成“平平仄平仄”格式,这个格式第二字是“平”,第四字也是“平”,不符合律句内部“平仄相间”的总原则,可是,这个句式在唐诗中却大量存在,据王力在小范围统计,这个句式在唐诗中的使用率比典型句式“平平平仄仄”高出三倍多(见《汉语诗律学》p111)。这种现象说明,唐朝诗人是把它当成正常的律句来使用的,所以,王力认为这是个“特定的平仄格式”,骏言认为,这是典型律句以外的特殊律句,可以叫二级典型律句。下面我举例说明:

格律诗词写作常识豆瓣(格律知识提高篇)(1)

平平仄平仄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王勃)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

相思楚天外,梦寐楚猿吟。(柳长卿)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杜甫)

七言诗C式“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和第六字平仄调换,形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格式,这与五言诗的“平平仄平仄”格式性质是一样的,它的第四字与第六句都是“平”声,不符合“平仄相间”的基本要求,但却是格律诗中的常用句,也是特殊律句,二级典型律句。例如:

格律诗词写作常识豆瓣(格律知识提高篇)(2)

仄仄平平仄平仄

涧道余寒历冰雪,

石门斜日到林秋。(杜甫)

更想清晨诵经处,

独看松上雪纷纷。(皇甫曾)

任是深山更深处,

也应无计避征徭。(杜荀鹤)

这两个特殊律句,一般情况下,形式是固定的,五言句第一字、七言句第三字必须保持平声,不可以“不论”了。否则会出现在句子前半部、中部造成“两仄夹一平”的局面。

特殊律句后三字“仄平仄”,好像中间平两头翘起的样子,所以古人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鲤鱼翻波”或“锦鲤翻波”,这是一个很有美感比喻。

总之,看到“二四同平”“四六同平”的句子,不要贸然断定“出律了”“落调了”,要看看是不是“鲤鱼翻波”这个律句家族的另类、钉子户。

格律诗词写作常识豆瓣(格律知识提高篇)(3)

与“鲤鱼翻波”相似,D式句“仄仄仄平平”也可以派生出一个拗句“仄仄平仄平”,也是不要拗救的。例如:

仄仄平仄平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

兴来每独往,盛事空自知。(王维)

仄平平平平仄平。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

不过,这种不合规则的律句,用例比较少,远不如“平平仄平仄”普遍,可以视为钉子户“鲤鱼翻波”的小弟弟。

扩展阅读:

1.骏言说诗:格律知识提高篇(1)律句要避开两个坑

2.骏言说诗:格律知识入门篇(21)格律诗入门知识总结,全是干货

3.格律规则的本质是声律美的原则,不是法律、法规

[玫瑰]要当格律通,莫做格律控!

​[心]关注“诗道骏言”,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