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者离职原因(善良的人都在找自己的问题)

技术管理者离职原因(善良的人都在找自己的问题)(1)

百万年薪CTO罗生门(1)|善良的人都在找自己的问题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

精彩内容尽在量子笔记APP-深度笔记栏目-深度解密专题,连载于雾拓头条号,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支持。

本期我们的探索是:职场里,善良的人都在找自己的问题?

[百万年薪CTO罗生门]

老婆很不开心的跟我说,你怎么不去做CTO,你看人家都是百万年薪,多轻松,你创业什么都没得到,我在头条上看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个给企业和政府提供机票酒店预定服务的公司的CEO,大笔融资之后谋求互联网转型。因不懂技术,他找朋友给他推荐一个好的CTO。

新的CTO能力强,不久就把公司技术和团队梳理好了,同时快速的启动了新产品研发。几个月后,组建了一个团队,产品也迅速上线了。这时,朋友又问CEO这人如何,CEO说很好,非常谢谢。这时,朋友开玩笑的问了一句怎么谢,CEO淡淡的来了一句,请你吃顿饭吧。

[冯大辉背后的大企业组织架构]

有的人说,CTO不单要懂技术,并且要会运营和产品设计,懂得一定市场知识,然后才能统领全盘。

也有人说,做CTO基本都是全栈工程师,没有十年的职业素养是干不了CTO的。

谈值不值,什么样的人才做得了CTO,有必要了解下丁香园CTO冯大辉的故事。

技术管理者离职原因(善良的人都在找自己的问题)(2)

在上个月,丁香园CTO冯大辉期权不能行权的离职风波,在互联网圈内掀起大浪,冯大辉的粉丝数百万,影响力巨大,不管他专业能力如何,他对丁香园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

问题是,让吃瓜群众包括我自己瞠目结舌的是,在阿里干了5年P8级的技术大牛,在丁香园做了6年CTO的业界领袖,一直被认为是技术大拿的人,原来是个一行代码都不会写的人,并且在丁香园期间,基本不参与设计和开发相关事务,全是丢给下面的人去做。

有必要说明一下,冯大辉并不是个例,在大公司,代码都是由最底层的几个级别的人写的,30万以上,很多都不用写代码,甚至不用会代码就能混个高级技术职称。

个中原因详见《百万年薪CTO(2)|3万月薪的菜鸡程序员是怎么来的?》,一言以蔽之,相较于创业型的最小化精简人马,为了维持上层管理层的江山稳固、以及规避核心人员离职所可能造成的技术断档风险,大公司一般采用了10倍以上的人力总成本冗余,在CTO之下,增加了总监级、经理级(组长)的中间层,甚至还有所谓的backup,经理预备级,莫说CTO不用写代码了,连小组组长都是不用写代码的。

它们的组织架构都是惊人相似的经典,技术部门总是按角色拆分小组,而不是按项目:

1、CTO

2、android组长+backup+3成员

3、IOS类似

4、服务端类似

5、设计组类似

6、产品组类似

7、前端组类似

8、测试组类似

而在我过去在职业经历中所看到的也印证了这一点,我在上市公司呆过,也与上市公司技术VP级别出来的高管共事过。

所以,我对后者所说,“做CTO基本都是全栈工程师”需要十年技术素养,是嗤之以鼻的,我更愿意相信前者,CTO什么都要懂,要能掌控全盘。

[《再也不敢挖BAT的技术来做CTO了》之真实案例]

凡事皆有利弊,大公司的这种冗余架构有他的弊端。

1、组织架构,横向拆分,所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沟通成本超高,做事的风险飙升,团队的创造力下降。//企业风险+员工风险+高管拥护。

2、企业成本10倍以上,员工的收益增上升//企业风险+员工拥护。

一者,自三国诸葛亮起,便不乏事必躬起自信能以一己之力运筹帷幄的统帅,二者,有道是“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所以,系统创造力的下降不是问题。

而对于不缺钱的大公司而言,10倍成本的飙升,也是毫无压力的。

那么为什么,渐渐的,百万跪求BAT技术做CTO的呼声开始弱下去了,截然相反的新闻标题跳出来了?

因为,这种合理性的程度其实取决于产品的阶段,并不合适于资金紧张终日命悬一线的创业初期。创业,以小搏大之举,要快、准、狠。人力成本大、跨部门沟通成本大、灵活性差,创业氛围差,这些乃高管之蜜糖,创业之毒药。

技术管理者离职原因(善良的人都在找自己的问题)(3)

但,用人成本也好,组织架构也好,无非是事,有圣主坐朝,体制易改,这依然不是《再也不敢挖BAT的技术来做CTO了》的根本原因。

真正可怕的问题是,当一个BAT的中高级职称无视这种环境差异,为了高薪高管title降落到不属于自己的土壤,通常只有2个结局:或者自己水土不服,或者让其他人水土不服最终把公司搞死。

在去年,我短暂去了一家叫上海优*信息科技的外包公司,亲历了从二十个人飙升到50个人,再崩盘到10个人不足,最终重新注册公司的结局。

当时创始人找来了自己的老上司,IBM前中小企业办公室主任马万里来主事,技术出身。老马人很棒,英文很溜,跟老外电话十分钟谈笑风生全程秀得无压力,令人好生敬佩。谈吐很中正,非常擅于沟通,为人处事非常老练,管理技巧很强,没多久就深得人心。

得人心到什么程序:

1、有的客户宣称创始人说话等于放屁,认为只有老马才可以真正代表公司。

2、公司内部,包括我,虽然不赞同他的决策,但坚决带头执行,我甚至私下多次跟其他同事说一定得支持他,因为他给我们反复宣扬的合伙人思想体现了共赢的理念,会是公司的希望。

但最后的结局,是戏剧性的,活生生《琅琊榜》的夏首尊原型,当成功逼迫销售总监(很渣)离职退出、创始人下课,和公司其他股东签署由自己担任CEO的协议之后,整个人一夜之间就变了,根本避而不谈过去宣称要解决的问题,反而摆出一副将要推出更加恶劣政策的架势,态度之恶劣比前销售总监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许只是想玩弄谈判手段,最终却摧毁了之前塑造的理念,逼反销售团队,销售团队崩盘,业务一死,技术团队就得裁员,紧接着项目官司不断,整个公司都死,落得个重新注册公司逃避官司的下场。

技术管理者离职原因(善良的人都在找自己的问题)(4)

企业如治国,业务如战场,在任何一个可持续的组织,必须要有2个贤明的角色来作为支柱:

(1)可持续的治世理念,立足于员工生态的管理。比如公平、共赢、赏罚分明。

(2)正确的兵家理论,立足于业务的决策。

有的人能兼这两个角色,如三国曹操,而有的人只善其一,如刘备,以“仁义”二字立国,却是二十年屡战屡败,只至诸葛亮出山。

而更早的时候,这个老马之所以能够得到我的支持,从来都不是因为他像诸葛亮,而因为他所不断宣扬了公平、共赢的理念。而最终为人所反,也正是因为亲手摧毁了自己的立身之本。

若论决策,当时他做过什么呢?

1、加强日常进度管理,强调每周的汇报制度。

--每个人必须写日报。

--每周开发部门必须向销售部门提交每个项目的进度报告。

2、加强项目管理,扩招测试。推行[禅道]工具。

--销售必须将项目需求文档写清楚,并建于禅道之上。

--开发人员严格依照需求开发,每天在禅道上跟新进度。

--如有需求变更,走需求变更流程。

--测试人员同样将问题更新在禅道之上。

//笔者注解:

//产品、开发、测试三权分立是90年代的项目管理哲学,说个最简单的特征,那个时候,美工根本不叫设计师,是划在开发里面的。而禅道正是这一哲学的产物,90年代正是70后的辉煌时代,所以第一时间想到禅道就可以理解了,折射的是一个人经验的时代背景。

//产品、产品、开发、测试三权分立之所以在外包领域行不通,因为这个哲学为制衡而生,在大公司自有其生存空间,跟外包效率至上的哲学是从根本上相冲的,有点管杀不管埋的味道。

3、加强销售管理和审核。

--推行报价标准化,要求销售人员10分钟可以增删成一份报价。

--要求成单的利润率达到100%。

//笔者注解:

//外包是销售主导型的三流业务。技术人员不足,销售就必然失信于客户,所以销售要求技术扩张,问题是一旦销售死,开发人员就会沦为纯成本,这是产销困境是死循环。销售人员身在前线,自然会相机行事,要求利润率达到100%,除了扼住销售咽喉,根本不可能实际推行。

//创业的魅力在于创造,用创新来寻找社会价值,涉及创业者的价值观,世界观,个人偏好,是不可能被标准化的。

4、加强成本管理。

--负责技术招聘。

//笔者注解:

//在一次统计后,我了解到平均每个开发人员的能稳定搞定的项目只有2个,而每天都在招人也每天都有人离职,效率奇差,流动性奇高,令人费解。直到离开,我才知道,公司最厉害的程序员(欲给合伙人身份),工资只有9K,而我之前觉得很不错的一位PHP,才7K的月薪!

(后来,我根据这段往事,创作了外包欺诈解密系列,连载于雾拓头条,全方位揭秘了外包行业的深水潭。)

那么,在这个真实的案例里,你看到了什么?

难道说,IBM牌子不够响亮,又或者老马没有掌控全盘的能力?恰恰相反,搞得定客户,摆平得了股东,控制得了员工,管理得了项目,还是技术出身,当然也写得了代码!

技术管理者离职原因(善良的人都在找自己的问题)(5)

所以说,后者所论的“CTO什么都要懂,要能掌控全盘”,也是扯谈!

正如前文所说,企业如治国,业务如战场,在任何一个可持续的组织,除了钱,真正的2个核心支柱:

(1)可持续的治世理念,立足于员工生态的管理。比如公平、共赢、赏罚分明。有之,则将士用命,四海归心。

(2)正确的兵家理论,立足于业务的决策。要有一颗造物主的心,看到问题解决问题。

而其他的,都是绣花枕头!

[百万年薪招CTO到底值不值?]

常言道:“大公司靠流程靠制度,小公司靠人。”

HR也经常说:“离开了团队,你其实什么都不是!”

大公司的中高层,在成熟环境成熟制度下成功的人,最佳的能力发挥空间显然依然在大公司。

一旦进入创业公司,说难听点,只能说搞事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的确还不错,但如果说真落到实处决策点对公司有用的,别说像CEO那样全盘了,像产品经理那样思考,有的甚至连产品意识都没有。

那么开篇的问题来了:

这个世界有太多不知所谓的人,没有冯大辉的影响力和资源,还没有宏观的把握和决策能力,也没有中正的理念可言,仅仅因为会沟通搞管理,就把价码叫得离谱还一副别人讨了大便宜的架势。随便找个人做CTO坑人家百万年薪,不就是欺负人家不懂技术。如果做CTO跟丁香园的冯大辉一样,具体事情什么都不懂,自有下面的能人来搞定,那百万年薪给你何用?如果要拼专业深浅,你觉得一个年薪20万的人做不了CTO?说纯管理能力,无非是有赏罚权,给谁权力谁不能做,换的只是风格问题?

我始终这么去看“高管”这个岗位,高级管理之所以为高价值,其高级之处,首先在于对可持续的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塑造和维护,其次在于决策,最后才是管理。

100万年薪,80万年薪,还是50万年薪,值多值少其实根本不是问题,值不值CTO这个岗位,才是问题......

[创业的目的各式各样,善良的人却一样]

我老婆这两天问了两个我竟有点无言以对的问题:

(1)你说你自我感觉良好,为什么别人几千万的融资随随便便就拿到,你只想拿几百万就这么难?

(2)既然你说CTO的门槛其实没那么高,那些人也没起那么大作用,那么为什么就有人愿意给那么高的年薪呢?

创业的过程遇到的问题各种各样,创业的目的也是各式各样,创业的人更是各式各样,这个问题我也很难解释,只能多少想到一些。:

(A)确实相当多的老板完全不懂技术,被坑怕了,最后对技术的难易失去了基本判断,前些天就有个重庆公司的朋友被搞残废了,外包花了十几万做一个很简单的网站,结果半年了,还完全不能用。

(B)CEO自己就是怀有做项目骗投资人钱的心思,大笔融资大手花钱,钱才能有各种明目进自己口袋,一个CTO都要百万年薪了,花5000万搞推广总归要的吧,这中间捞三五百万正常吧。。

技术管理者离职原因(善良的人都在找自己的问题)(6)

(C)自己的要价也是一个最大的原因。

善良的人,比如我们,在基层的时候,千方百计想方案,拿白菜钱操CEO的心。等做CEO了,总是在问自己有没有创造价值,每一笔账一分钱都记得清清楚楚,即使公司明天关张,想的也是对员工是不是已足够仁义,遇到问题,总是先找自己的问题,所以我们这类人没有创造价值之前,从来不会要价太高。

而更多的人并不是这样,他们并不关心公司怎么样,当他们在基层的时候,天天抱怨连天,想的是怎么谋情夺势,当他们爬上去了,想的是怎么花钱捞钱,最大可能的压榨基层。

[结语:善良的人都在找自己问题]

记得邓超曾经主演了一部戏《你是我兄弟》,反角赵远志一边利用机关政策得利,一边抱怨机关的种种不公,女主角花蕾蕾曾经这样子说他,“有朝一日你坐上这个位置,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花蕾蕾说出了自古以来的真理:“伪善的人一生都在找别人的问题,却想的是怎么利用。”

所有真正善良的人,多少有一些共性,他们大多先找自己的问题,找完了也会对别人的大是大非不做妥协,所谓的“是非分明”。

而伪善的人有一个基本套路:

“不断去找别人的问题,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交易”,最后组织的问题依旧,文化崩坏,个人却得势。

当我回头再去看过去所遇到的那些人和事,我发现,这个共性其实是比较明显的,IBM出来的那个老马如此,其他一些背后专论是非的人其实也是如此。

创业者,你还在迷茫的寻找CTO吗?那么,带着我的指引,去寻找你的CTO吧。

精彩内容尽在量子笔记APP-深度笔记栏目-深度解密专题,连载于雾拓头条号、知乎专栏,不要忘了关注哦。

此外,本期专题由开逛创始人孙琪方先生赞助,他正在寻找一笔100万左右的融资,开逛致力于帮助服装行业的实体店转型,目前产品未上线已获得湖北、山东、黑龙江三大省代,他希望以更快的速度在全国铺开,您知道怎么联系他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