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励志散文 散文写春联

文/张福献 图片/来自网络

1

我最早接触到春联的概念,是在一堂小学语文课上。虽然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张贴春联,我对春联并不陌生,但乍闻老师讲起,我还是感到了新奇、好玩。

那天,语文老师在讲述标点符号时,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新年将至,父子三人相约一起写春联,并约好,每人只写一句。爹就说,今年好。大儿子接着说道,倒霉少。小儿子最后补充说,不得打官司。父子三人,把三句话写在一起,贴到了大门外——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却忘记了标点符号。大年初一时,有客人来访,那人读道:“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教室里如同炸了锅一般“沸腾”起来,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不亦乐乎。大丫俯在胖妞身上,笑出了眼泪;胖妞一不小心,把邻桌小敏的语文课本扫落在地;小敏慌慌张张去拾课本时,却又不小心打翻了铅笔盒……直到语文老师严肃地顿了顿嗓子,教室里才重新安静下来。

2

放寒假了,新年就要到了,父亲领着我们几个孩子写春联。他一边写,一边给我们絮叨着,他在讲述另一个关于春联的故事。

——清代大才子纪晓岚,才高八斗,不仅善作诗,善属文,还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书法家。大年30晚上,他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好运常来添福至,吉星高照永平安。可还没等一炷香功夫,仆人就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仆人告诉他,对联被人揭走了。老纪呵呵一笑:无妨!无妨!我再写一副便是了……贺佳节百福呈祥,迎新春开门大吉。老纪连写几副对联,可结局却是相同的——不出一炷香功夫,那对联就被人揭走了。

——眼瞅着妻子就要往锅里下水饺了,这可怎么办?总不能不贴对联就下饺子吧?老纪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他又写好了一副对联,这次,却没有人愿意揭走了。

我们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听着,生怕漏下一个字来。

——那么,老纪写的是什么呢?父亲看我们听得入迷,故意停顿了一下。我们睁大了眼睛,好奇地竖起了耳朵。

——只见老纪挥毫泼墨,力透纸背,写了八个大字。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

——啊?!我们大吃一惊。

——老纪冲仆人使了个眼色,仆人立刻心领神会了。他手持春联,匆匆出门而去,在门外贴上了这副对联,果然,再也没有人愿意揭走了。

——大年初一的早晨,众邻居去纪家拜年时发现,年初一时,纪晓岚在对联后又加上了几个字,那副对联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春联励志散文 散文写春联(1)

3

每到寒假,父亲便会给我们布置家庭作业。那年春节将至,为了写春联,爹就把大哥关进了柴房里,勒令他一个星期之内把毛笔字练好。

爹每天都趁着送饭的机会,检查大哥的“作业”情况,发现进展不大时,还要训斥他几句。柴房里太冷了,练字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不可急功近利!娘心疼大哥,从父亲手里要来钥匙,说是要让大哥陪着她去集市上买年货,爹不愿意和娘争吵,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父亲虽然有些急功近利,他的教育方式也有些问题,但他望子成龙之心,却可窥一斑。

4

今天是腊月五号,我和妻子就核算起买春联的事情来。从进城那年起,我们过年时,就不再自己写春联了。

我的毛笔字还没有登堂入室,实在是拿不出门去,儿子对书法也不擅长,而且网上的对联也不算太贵,买来的对联既美观又大方。

总之,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过年时门口张贴的对联也讲究起来。即使是自己写对联,也要找一位对书法有些研究的人来写,可学校的宋校长和史老师都已经退休了,朋友们中间,又没人能写得出如他们一样的好字。我自己写吧?却是有点儿上不得台面。

于是,过年的时候,就少了许多的“年味儿”。

作者简介:张福献,原名张慧峰,山东省成武伯乐一中教师。华文原创小说签约作家,南方文学编辑,中语参专栏作家,著有中篇小说《吉祥和他的伙伴们》,文集《童年撷趣》《庭院深深》。有诗歌、散文和小说数百万字,散见于各网络平台。

壹点号 张慧峰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