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高档素菜(闲说湘菜56 发丝牛百叶)

湘菜高档素菜(闲说湘菜56 发丝牛百叶)(1)

湘菜高档素菜(闲说湘菜56 发丝牛百叶)(2)

闲说湘菜56 发丝牛百叶

张效雄

发丝牛百叶是一道最有特色的湘菜菜品,丝细如发,色白如玉,笋丝与韭黄丝相间,配以红椒,经典精致,好看好吃。

记得第一次吃这道菜,是1983年。我刚开始写这个系列的时候就记载过,当时的省委书记焦林义,宴请从台湾回乡的马璧将军,发丝牛百叶就是主菜之一。做这道菜的,不知是湘菜大师石荫祥,还是他的徒弟,后来也是湘菜大师的张志君。我那时候是个初出茅庐的记者,乡巴佬似的,只晓得吃,还不知晓他们的大名。

后来才知道,发丝牛百叶做得最好的,不只是蓉园宾馆或是九所,还有在玉楼东。省政府先前有9个直属的招待所。一所和三四六所在五一路,二所在东塘,也就是现在大华宾馆。五所在韭菜园,现在成了省政府的家属区。八所是现在的枫林宾馆。九所还在老地方,只是改称九所宾馆了。七所在哪里,我至今没有搞清楚。据说是在南岳衡山,我没有认真去考证过。这几个招待所,还有奇峰阁、又一村等名家饭店,也有这一道菜的。

后来我才从记者同行盛伯骥那里得知,发丝牛百叶做得好的,还有湘菜大师王墨泉等好几位,并由他带我去“又一村”品尝过。记得新闻媒体在1980年代,为王墨泉打过一次抱不平,发了好几篇新闻报道。缘由是他带到北京去参赛的牛百叶,原料没有冰箱保存,比赛中品相不够好,与大奖失之交臂。好在他的手艺太好,在以后的比赛中依然夺魁。

长沙的老食客们,还是喜爱玉楼东的发丝牛百叶,这道菜现在还是那里的“保留节目”。这道菜的的原料主要是牛肚子,长沙人叫牛百叶。做这道菜的难处,就在其名“发丝”。要把牛百叶切至极细,形如发丝,且根根粗细均匀。除了刀工以外,大师烹调时,一是成菜摆盘讲究美观,二是烹制过程中受热均匀。成菜中,牛百叶和冬笋均切成细丝分别烫熟,然后将百叶沥干水分,进热锅爆炒待用。再将冬笋丝、红椒丝、蒜末煸香后,加入牛百叶合炒。最后加入鸡汤、米醋、香油、葱段、芡水兑成的芡汁,收汁即可出锅装盘。

因为这般讲究,长沙人习惯地认为,小店不会花功夫做这个。吃发丝牛百叶,必定要去玉楼东。

玉楼东是个老字号。1949年后,“玉楼东”其名几经变更,先后改名为“奇珍阁食堂”“广场饮食店”“长沙实验餐厅”,1982年恢复“玉楼东”招牌。其实,玉楼东最有名的,并非宴席而是夜宵。玉楼东和许多私营企业一样经过改制,早已变得非常亲民,诸多传统高档的宴席菜经过改良,能够被老百姓接受消费,而1990年代爆火的宵夜市场,又使玉楼东更成为老长沙城里有名的场所。这股风潮,一直到玉楼东配合城市改造,迁出五一广场核心城区,才有所回落。现在的玉楼东,以经营经典湘菜为主,延请各路大厨主持。

有哪些大师在玉楼东掌过勺,我实在数不过来。但我坚持认为,玉楼东的牛百叶,是真功夫炒出来的。发丝牛百叶能够传承至今,牛的是一代又一代大师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们,尤其是那刀工,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非得练过三年五载。同读书人一样,大师都自苦寒来。

湘菜高档素菜(闲说湘菜56 发丝牛百叶)(3)

湘菜高档素菜(闲说湘菜56 发丝牛百叶)(4)

作者张效雄,记者出身的作家,高级编辑,湖南日报社原副总经理。代表作:长篇小说《风起》,通讯集《到洞庭湖去》,散文集《寻觅天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