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1)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2)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3)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4)

知识点

(转发请备注来源:小学语文网)

一、颐和园

❶思考:第1段有什么作用?

第1段开门见山,点明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点明中心。

❷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颐和园景观的?

作者是按照游览顺序描写的: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思考:读文中表示过渡的句子,体会句子的作用。

过渡句既交代了作者游览地点的变化,又按游览顺序描写了颐和园的景观。

❹品析: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文章结尾,交代颐和园的美景数不胜数,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想。

默读课文,画出起过渡作用的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游览的顺序写清楚的,再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二、七月的天上

❶思考:第1 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开篇点题,引出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为下文描写天山美景做铺垫。

❷思考:第2 自然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天山的?是从哪些景物的描写中表现出来的?

这一自然段是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写天山的。从高耸的雪峰、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的雪水、山脚下的溪流可以表现出来。

❸思考:“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中的 “漏”字换成“照” 字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原始森林蜿蜒无尽,塔松是密密的,枝丫重重叠叠,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是“漏” 下,“漏”字与“细碎的日影”相照应,作者用词精确,把天山特有的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❹思考:本文结尾句用的是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

反问句式。强调了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可以跟此时的天山比,突出了天山的美丽。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天山的,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作者是按照游览顺序写天山的。从“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可以看出来。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5)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6)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7)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8)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9)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10)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11)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12)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13)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14)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15)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16)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17)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18)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19)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提纲(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知识点)(2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