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为什么是稀有物种(比大熊猫还珍稀)

科幻网8月12日讯(王秀霞) 2600万年前,地球上的大象种类有400多种,但如今只剩下两属三种:亚洲象、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目前,只有非洲象生活在中国的版图上,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比大熊猫还要珍稀。8月12日是第11个世界大象日,加强对非洲象的了解和保护势在必行。

大熊猫为什么是稀有物种(比大熊猫还珍稀)(1)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体型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陆生脊椎动物,全身深灰色或棕色,体表散生有毛发。成年雄性亚洲象,身长为5~7米,肩高约24~31米,尾长为1.2~1.5米,重约2.7~5吨,雌象体形稍小。象的耳朵很大,有丰富的血管以便散热,顶端有毛刷。同非洲象相比,亚洲象体型较小,耳朵较小,前额较平。通体为灰棕色,前额左右有两大块隆起,称为“智慧瘤”,其最高点位于头顶,但它的脑却很小。头盖骨很厚,虽然骨骼内充满了气孔,可以减轻重量,但颈部的负担仍然很重。背部向上弓起。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前肢5指,后肢4趾。

食性

象是草食性动物,在早、晚及夜间,亚洲象会外出觅食,主要食用竹笋、嫩叶、野芭蕉和棕叶芦等,也会吃农作物如香蕉和甘蔗。亚洲象生活中水是必不可少的,会长途跋涉去寻找水源。它们的消化系统效率不高,一天要有16个小时用来采集食物。一天一只成年象可以吃进30到60千克食物,但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

分布状况

亚洲象的身影一般出现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沟谷、河边、竹林、阔叶混交林中。他们喜群居,每群数头、数十头不等,在林中游走后常形成明显的象路。

早在数千年前,大象还游荡在今天的河北地界,即便后来环境变化,它们也能适应大半个中国的气候。河南修水电站时,曾经挖掘出亚洲象的遗骸。河南的简称“豫”,字形里就藏着一头“象”。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步步紧逼,大象在中国大地上一路退却,最后只剩下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零星栖息地,种群数量一度跌至150头,可以说是“退无可退”。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加强,国内亚洲象的数量缓慢回升到300头左右,但依然处于濒危状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